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22 15:32:48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篇1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18-0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价值量及其变化规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多个方面的关系,形成了劳动价值的系统理论。劳动价值论对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基础。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1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力一般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或消耗,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物所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1.2商品二因素理论。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地论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互为对立统一关系,并在考察交换价值的过程中抽象出价值的概念,他指出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的属性,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1.3价值量及价值规律理论。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按照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的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在市场中的自发运行,使得市场能够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从而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不断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价值规律在市场中的运行必然将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是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来实现的。

1.4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理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和社会劳动性质。由于社会存在分工,使得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每一个生产者的劳动都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劳动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性质。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是私人的事情,劳动因而也就有私人劳动的性质。这就要求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之前或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使得私人劳动能够等同或优于社会劳动,进而使得自己在私人劳动的成果转化为社会劳动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2.深化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理论,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理论,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改革开放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2.1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认识:一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二要深化对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三要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四要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2.2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生产力水平上都与资本主义初期天差地别,由此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无人工厂、机器人和工作时间的大为缩短等现象的出现,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扩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这是当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舒宏伟.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重要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25)

[2]李素珍.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现实意义的思考[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4(04)

[3]童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J].党建研究.2001(10)

[4]程恩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动态――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4次年会学术观点综述[J].经济经纬.2007(01)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篇2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似乎不能“解释”现代经济、社会实践,各种发展、修正甚至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潮纷起,引起人们思想混乱,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再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辩证发展及现实意义。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才能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由此带动生产关系向前发展。如果简单的以所谓的现实已经超越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局限性及辩证发展人手讨论它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由劳动创造和决定的理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等首先提出。斯密系统地加以论证。他认为“劳动一般”是商品价值的真实源泉和尺度,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商品同商品的交换也就是劳动同劳动的交换;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他还开始明确区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但因他把交换价值看作物与物的关系,不了解价值的本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社会性,所以在考察什么劳动决定价值时,陷入了混乱。李嘉图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斯密价值论的不彻底性和错误,批判了斯密混淆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以及价值决定于三种收入等观点,继承了斯密价值论的合理成分,坚持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资产阶级限度内所能达到的高度。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虽说由李嘉图创立.后由马克思完善的劳动价值论比起效用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这是劳动价值论具有更大影响力,甚至西方有着不同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家也尊重马克思的原因之一。我们坚持劳动价值论.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科学的经济理论。从历史看,劳动价值论对于推动工人阶级革命,获得解放,也产生了极其巨大的作用。然而.正像真理也是相对的一样,今天来看,劳动价值论仍是不完善的,这是我们今天在坚持它的同时,又要深化对其讨论的原因所在。

当今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但却远远不能创造世界第一多的价值和财富,人均财富量就更不用说了。简单地坚持劳动价值论,只能导致不断地强化“劳动是最重要的”这种意识,而轻视、忽视非劳动要素;这种认识不仅与当今中国实际经济活动过程不符,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不符,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辩证发展

针对上述原因。到底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存在局限性,还是人们对之认识肤浅所致。首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是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对客观世界作出的正确解释,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般性。同时,它又是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是对资本主义前期的经济活动作出的正确分析,具有具体性。马克思时代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社会分工较简单,物质生产部门比例较大,相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对经济影响较大,而劳动密集型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以体力劳动为主,科技水平不高,管理活动不普及,而生产力相对不发达决定供给因素主导市场,基本上没有需求方面的制约。因此,马克思以当时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为材料,考察劳动侧重于物质生产方面考察价值侧重于价值创造方面。考察价值量侧重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揭示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盾。

四、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尽管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基本与马克思的逻辑推理相符合,但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崩溃的预言并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多年的经济发展、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匀速发展的阶段,这不同于劳动价值论形成时的生产力爆发性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是社会由动荡趋于稳定的前提。其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关系,工人阶级的谈判能力不断增强,缓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福利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劳动者的收入不再仅仅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水平上;第三,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和服务业的兴起,机器大工业的时代结束,社会不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极分化,而是多元化,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阶级关系复杂化,但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至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赖的几个基本的时代特征基本消失了,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逐渐丧失,现实性转化为历史局限性。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篇3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议题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劳动价值论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再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解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对党和国家的方针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不能全面的解释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劳动价值的全部问题,但对于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和精髓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具有合理科学内涵和重大理论价值的一个科学范畴,其理论核心是围绕价值这一核心来展开的,具体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起点―商品价值,即商品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商品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的劳动,具体体现在劳动的二重性,也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三是价值的量的问题,主要回答价值多少的问题。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四是价值的形式即交换价值,主要解释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的表现形式从简单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五是货币的本质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属于特殊的商品。六是就是价值的规律,揭露商品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七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发展劳动价值论,扩大化理解商品范畴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研究的商品大多数是物质产品,研究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属于范围狭隘的商品和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的劳动价值论就要求对商品和价值的范畴扩大化,在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中,商品不仅包括第一、二产业生产的产品,也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扩大商品的范畴,将商品划分为有形商品(物质商品)和无形商品(精神商品)。 农工商建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物质意义上的商品,是有形商品,同时科学家、画家、教师、艺术家、影视工作者、旅游、医学等也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价值是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商品范畴的内涵在扩大化,不断的深入到各行各业,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商品及其价值的范畴也在不断的扩大。

三、发展劳动价值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劳动价值学说的根本命题,马克思从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逻辑的推理论证。首先交换的是两个不同商品,按照一定的比例能够交换,说明存在等量的关系;其次两个物品存在共同的特性,这个特性可能是抽象出来的共同点,这就意味着进人交换领域的商品是劳动产品或者可以抽象的劳动产品。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认识,就要求我们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首先具体劳动是指劳动的具体形式,而抽象劳动则是抽掉了一切劳动的有用性,这是效果上的不同。其次从性质上看,各种具体劳动是有差别的,抽象劳动是没有差别的,有意义的只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数量。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寄于具体劳动中,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的体现。可见从社会属性来反映劳动的价值,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十分重要。

四、发展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遵循价值规律,保证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常的运行。然后市场经济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条件下,自发运行就会出现最大的弊病―失灵。这就需要政府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灵活利用财政手段、货币杠杆等措施对国民经济在结构上、总量上进行调整和控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即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最重要的是能促进按劳分配、减小贫富差距,使整个社会能全面发展。发展劳动价值论,要做到按劳分配就要求能理解劳动的的分类,劳动分为体力与脑力劳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所具有的新特点表现在:第一、科技含量提高,体力劳动减少。第二、关系复杂化,加强管理的重要性;第三、产品社会化,为产品的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提供服务的各种劳动如提供信息、咨询、审计、评估、认证、广告、经纪及交易服务等相继衍生出来。如何做到能按劳分配,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劳动的分类,劳动的价值。

五、结束语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再一次进行认识,要充分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利用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精髓指导我们的政策和方针的制定,同时我们对面对的问题要直面解决,充分认识到科技对价值创造的作用重视科学的管理对价值创造的意义,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信息、资源等对价值创造的作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根据当前发展形式,进一步充分认识和研究劳动价值论,找到指导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经济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晏智杰.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动态;2001年03期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篇4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创造;价值分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认清其科学内涵和本质,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和理论依据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露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价值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反对资本统治、反对剥削,追求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团结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因为劳动价值论的提出,并不是为了让资本家良心发现而放弃剥削,只是使广大无产阶级看到自己的处境,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自身的解放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资本剥削,争取自身的解放。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利益的理论体现,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理应拥有自己创造的价值,这是劳动者的利益所在,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代表了劳动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大趋势。

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反对资本统治的理论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它还是劳动者实现自由发展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济是公有制济,是劳动者的各种济权利得到充分发展和实现的济,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势所在。只有坚持劳动价值论,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坚持作为社会文明创造者的劳动者拥有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劳动者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和自由发展。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劳动者争取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这一核心的内涵没有改变。因此,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断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把握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

关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非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创造的主体是人,物没有意识,怎能谈得上创造?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商品的价值,物化劳动根本不能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价值本身除了劳动本身没有别的任何‘物质”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而非具体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地说到,“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这一理论无疑是科学的,因为物化劳动已凝结在作为商品的物质中,是不可能再“活化”的,不会再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尽管资本和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形成过程,但是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他们都不创造新的价值,仅仅转移了原有的旧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实际上回到了马克思曾批判过的非活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的理论上。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所有权和资本,尽管会对它们的所有者形成收入的源泉,也就是,会给他们一种权力,让他们可以占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但决因此,便成为他们所占有的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是批判资产阶级学家把劳动作为与资本、土地同等的生产要素,抹杀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而提出来的。企图把与劳动相对立的资本、土地都看成是创造价值的,这种观点忽视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同资产阶级济学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劳动同资本、土地一样作为生产要素没有什么两样,这是在从根本上否定劳动价值论。

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所有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一方面,济学上所说的价值始终是商品的价值,即交换价值。所谓创造价值是指创造交换价值,而不是单纯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指资本统治下、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中的雇佣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进而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因此,马克思研究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侧重点是指人类特殊的生产劳动。关于生产劳动,马克思既论述了生产劳动的一般,也论述了生产劳动的特殊。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马克思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并对此进行了补充,“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生产劳动的特殊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起的。“生产劳动只是这整个关系和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内借以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方式的简缩表现”。可见,马克思分析生产劳动,完全是围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围绕生产剩余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论,正是站在了生产劳动者的立场上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

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生产劳动只在很小的私有制范围内存在,私有制范畴内劳动者的劳动还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不宜再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因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社会的主人,而不再是“会说话的生产要素”,劳动不再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指合法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也包括无形的商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创造价值的劳动一定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必要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比如,公务员劳动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它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对于这些劳动者而言,不过是用自己的劳动,从已创造出的社会价值中为自己创造出一定的份额。

三、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关系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二者是两码事,价值分配依据的不是价值创造,与劳动价值论没有关系,笔者不敢苟同。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密切相关的,价值创造是因,价值分配是果,有价值创造作用,才有价值分配权力。没有价值创造作用,是不能参与价值分配的。谁创造价值,谁就拥有价值,这是劳动者解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没有价值创造作用,却要得到分配的价值,那么这种分配关系或生产关系就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必然会被合理的分配制度所替代。

1.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是通过所有制走向分配的,与资本雇佣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是按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联系在一起的是按劳分配。马克思所处的年代,社会济生活中按要素分配占主体地位。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本不应该参与分配,但站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背后的所有者,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下,凭借对生产要素的私人占有,分配了更确切地说是占有了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这种占有关系正是由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马克思正是在批判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来批判按要素分配的,进而揭露和批判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当然,这里提到的按要素分配,指的是与资本雇佣劳动联系在一起的,至于小生产者取得的要素收入并不在此之列。因此,与资本雇佣劳动在一起的按要素分配,是对价值创造者的剥夺,因此必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让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获得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所以,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毫无疑问是要求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在批判按要素分配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换句话说,如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含有批判当时的按要素分配的理论要求,就绝对不会形成剩余价值理论。当今社会,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济制度,这种公有制还不具有纯粹和完全的形式,商品货币关系依然存在,私有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且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也必然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按要素分配的问题。尽管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私有制占从属地位,社会主义又保证了劳动力所有权的实现,所以其对抗的程度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在现阶段存在的合理性,并不说明它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分配必然会被按劳分配所取代。

2.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

有的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也没有关系,理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当然也就不会认为还存在什么商品价值以及按劳动创造价值的分配制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马克思在提出按劳分配时的条件是商品和货币都消亡了,价值的概念已不存在了,劳动不再形成价值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以实物的形式表现的,而不表现为价值的形式,但是马克思仍然指出,消费资料的分配原则,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原则。可见,按劳分配的基础仍然是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篇5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努力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无与伦比

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最核心的基石和前提就是劳动价值论,没有劳动价值论,也就不可能有诸如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再生产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重要理论,从而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和马克思主义。所以,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思路来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的。马克思认为,一切商品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它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人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实际上是在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通过分析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进行波动的市场现象,论证了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指出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由此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工人基础之上的。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为人们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历史过渡性,并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以及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揭示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和必然规律。

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来看,其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商品具有二因素,价值是商品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实体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价值创造、实现和分配分别发生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间题;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生产价格是价值的内在转化形式等。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深刻剖析,建立起了完整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不可抹杀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它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即价值的来源问题,回答和解决了长期以来包括古典经济学家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就其学术水平来讲,是站在他那个时代学术最高峰的一个伟大的理论创造,在人类思想史上永远占有辉煌的位置。即使后来许多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大师们也不得不为这一理论的论证和严密逻辑所叹服。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一致强调:只有推翻它,才能从逻辑上摧毁马克思经济学和共产党的理论大厦,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尤其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指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从而成为动员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的直接思想武器。它启迪了整整几代被压迫无产阶级的思想和智慧,使他们觉醒起来,组织起来,为自己的阶级利益同资产阶级展开长期艰苦的斗争。它能够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动员感召起全世界十几亿人为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而进行革命斗争,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并且,它直接在20世纪催生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在一种科学理论指导下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制度。一直到今天,信奉和实行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的人口仍占到了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此一点,这一理论自它所诞生以来的巨大作用即可见一斑。可以说,如果没有《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工人们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及其在国际上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也许还要在漫长的历史中探索。因此,从政治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劳动价值论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是必须坚持的。比如,马克思关于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量的决定,以及价值规律、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科学分析,是我们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有效方法。特别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所包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是我们今天必须坚持的。理论界出现的一些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一些观点,如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左”的根源的观点,以及一些人提出的用“知识价值论”、“科技价值论”、“社会价值论”来代替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等,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二、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实践发展劳动价值理论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什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首先,我们面临的客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在他的劳动价值论中,始终站在劳动者的一边,强调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他在劳动价值论中所说的劳动主要指的就是物质生产部门中工人的生产性劳动。虽然马克思在有些著作中也提到过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科学劳动,但最主要的还是指生产第一线产业工人的体力劳动,这不仅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鲜明阶级性的体现,也是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的实际情况的。因为,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资本主义生产主要是靠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支撑的,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本家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整个社会劳动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比如,在恩格斯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时,英国产业工人占劳动者总量的80%以上。英国1860年纺织工人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是16. 5小时,经常出现累死人的事情。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所指的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是符合当时经济生活实际的,体现了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实践发展到今天,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与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时的环境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一是表现在脑力劳动已经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已经变得“微不足道”,而科技、知识、信息这些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脑力劳动已经(或逐步)取代体力劳动而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劳动形式。目前,英国蓝领工人只占工人总数的10%左右。美国在1956年就第一次出现了蓝领工人少于白领劳动者的情况,此后白领人数迅速递增,传统的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少,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脑力化、白领化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到20世纪90年代末不到5%。所以,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靠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特别是100多年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后掀起并完成了科技、企业组织形式、管理等方面的革命,大大扩展了传统的劳动形态和内容,出现了科技劳动、现代服务劳动等新型劳动形态,管理劳动也成为一种独立的劳动形态。这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对人类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二是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出现了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发展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迅速提高。如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第三产业还微不足道,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世界平均超过了60 %,一些发达国家已达2 /3以上,美国第三产业占到80%以上,我国第三产业也占30%以上。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领域。这些都远远超过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所能够论及的范围,是马克思在当时所无法预料的。

其次,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来说,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分配体制的改革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格局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逐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很大差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急需在理论上加以说明的问题,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如何认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认识私营企业主的经营活动、收人来源的性质和特点?如何看待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劳动?如何看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如何解决改革开放带来的收人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如何应对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等。我国的一些现行政策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并不一致,如果我们教条地照搬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是不能解释和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必须根据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把它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机械地照抄照搬,还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们创立了科学的理论,还在于他们以科学的态度来指导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不断修改自己的理论,不断创造新的理论,为我们树立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对一定历史时期客观情况的反映,“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因此,当时间、地点和条件发生了变化,针对具体历史情况的个别论断就会成为过时的东西,必须用符合新情况的新理论来取代过时的理论。对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成神,以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把他们的理论看做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当做现成的公式并按照它来剪裁实际生活的做法,他们一向是深恶痛绝的。马克思指出,运用和发展理论,要把一般原则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也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就没有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没有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实践深化认识,立足现实,修正错误,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充分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和永久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所以,我们不能把劳动价值论视为禁区,人为地封闭起来,必须根据新的实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劳动价值论,使其不断吸收鲜活的时代内容,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

首先,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基本原理。这不仅仅是因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两个必然”理论的基石,而且更是因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一个科学原理。机器、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离开了人,任何先进的机器、高深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都将毫无用处。价值是抽象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抽象的人类劳动是指人类生产商品时所付出的体力和脑力。机器、知识、技术等作为生产要素,凝结着人类的抽象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它们只能帮助劳动者把劳动凝结在生产的新产品上,产生新的价值,同时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上,而不会创造出新的价值。

其次,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创造价值却离不开生产要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知识这些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只强调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而对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和强调不够。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就是要在坚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重视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以相应的经济报酬。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从而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基础。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再次,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能涵盖按劳分配,二者的结合也没有动摇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人认为,劳动是生产要素之一,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包括了按劳分配,就可以不提按劳分配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中的“劳”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是不同的。前者的“劳”指的是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综合体现,有质和量之分;而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指的是劳动力,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在市场上能够进行买卖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个过程,只存在于生产过程中,能够作为商品买卖的东西应该在买卖以前就存在,而劳动在出卖以前存在的只能是劳动力。劳动和劳动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所反映的间题的实质不同,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正是由于二者中“劳”的不同涵义,所以不能用按生产要素分配涵盖按劳分配。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也没有削弱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因为分配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的必然反映,我国公有制经济是占主体地位的,因此,就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领域的主体地位。尽管我们强调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并且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部分在居民收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按劳分配仍然占主体地位,现实中居民收人的绝大部分依然是通过按劳分配取得的。当然,有些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人可能多于按劳分配的收入,但并不否定按劳分配在整个社会的主体地位。当然,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会限制或否定其他分配方式的作用,采取其他分配方式也不是针对按劳分配,不是为了否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都有自己的作用空间和方式,它们是相互补充的,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中体现出来的,没有其他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也就不成其为主体了。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篇6

关键词:价值论;财富论;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人们一般重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但肯定和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在中外经济学界长期存在着。这种争论一般会涉及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的异同问题。从理论研究的整体上看,人们对马克思的财富论的独立意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内部,在肯定和维护劳动价值理论的同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的理论观点,理解得不够准确,对马克思的财富论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意义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连马克思的财富论都没有提及。其实,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特别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马克思的财富理论有它独特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价值论与财富论的适用范围不同

什么是财富?在今天看来,财富的内容可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讲到财富一词时,一般是指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因此,无论论述财富的创造、财富的源泉,或是研究财富论的适用范围,其内涵一般是指使用价值。但马克思的财富论的适用范围比价值论的适用范围要广阔一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包括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马克思的财富论的适用范围更广,它适用于一切社会,更适用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最终实现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的充分涌流,达到所有人共同富裕的目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价值与财富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而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财富的生产。社会经济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提高,社会的财富越增进;而社会财富越增进,人类社会也越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作为物质财富,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历史范畴,而使用价值则与人类共存,是非历史范畴。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财富,是以产品的形式直接存在。而价值则不然,在商品经济中,价值只能通过交换价值或其发展形式——价格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人们重视价值,归根到底并不在于价值自身,而在于作为价值表现物的货币可转化为相应的财富即使用价值。正因为这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把货币也作为财富。马克思从价值形态上讲财富时,称其为“抽象财富”,意指可转化为各种具体财富的一般财富。

作为财富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中,它是商品价值的载体。在自然经济和未来的产品交换经济中,价值不存在,但财富依然存在。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需要有用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财富。

二、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要素,而生产商品所必要的要素,也就是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所必要的要素。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离不开劳动和生产资料,但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所需要的要素,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不是一回事,不应将二者混淆。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生产财富的要素既包括劳动,也包括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这些非劳动要素的多少、好坏都影响财富的增长。《资本论》中讲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所谓“简单要素”就是最一般的、任何劳动过程都普遍需要的生产要素。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只要生产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就需要这些要素。这又表示着另一层涵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会增多。如,在现代生产中,管理、科技等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按照马克思的财富论,生产越落后,劳动生产率越低,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越大。反之,生产力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在生产财富中的作用越小。这是因为财富的生产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的增进、劳动组织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他又说:“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同时,“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马克思的论述包含了以下三层思想:

第一,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都离不开生产要素。就是说,诸生产要素是生产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必要条件。只有劳动,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既生产不出物质财富,也生产不出价值。第二,生产资料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科技进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益成为物质财富增长的决定力量。第三,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讲价值的源泉,是讲构成价值的实体是什么,即价值是由什么形成的。商品价值是由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构成的,而其中的新价值是由活劳动形成的。因此,价值的实体就是人类一般劳动。非劳动要素并不构成价值的实体部分。讲财富的源泉,是讲构成财富的实体是什么。生产资料是生产财富的必要条件和要素。科技进步和创新会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成为财富增长的决定力量。但不能说它们都构成财富的源泉。

三、劳动和自然物质是财富的源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所讲的“土地”,不只是指种庄稼的土地,而是泛指自然物质。马克思解释说:“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讲:“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源泉。”在《论土地国有化》一文中,马克思讲:“地产,即一切财富的原始源泉。”这里所说的地产,就是指自然界原有的土地,它是财富的最初的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讲:“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而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转贴于

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呢?这是因为:首先,不能混淆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有的经济学者混同了价值与财富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混同了二者源泉的不同。其次,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是一种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论断。只有劳动构不成任何财富的实体,只有将劳动凝结在一定劳动对象之中,才能生产出财富。再次,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如果只要有劳动就可成为财富的源泉,可形成财富,那么,在私有制社会中,一切劳动者就都应拥有财富,而不该有忍饥受寒、穷愁熬煎的现象了。事实上,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一个人如果只有劳动力能劳动,但不占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他就不得不受占有生产资料的人的支配和剥削。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非常重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要求以劳动群众占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是,劳动与“自然物质”或与“自然界”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而没有说劳动与生产资料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这是因为除劳动对象即原材料会成为财富的实体部分外,其他劳动资料如机器设备、厂房等,都不会构成财富的实体部分。怎样理解“自然物质”或“自然界”与劳动一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呢?任何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经过层层分解,最后都会归结为两个要素即劳动和自然物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劳动与自然物质或自然界。

四、财富论的现实意义

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看,重视财富增长是更为现实的追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财富的迅猛发展与扩大。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实现财富的充分涌流,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富裕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对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需求的满足。从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来说,重要的不是通过劳动者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是力求用相对较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财富,以满足其物质文化需要。同时,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时间的减少,表现为休闲时间即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马克思对此有过明确的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这表明财富本身是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社会财富的增长,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这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与革命。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篇7

关键词:G. A.柯亨;劳动价值论;剥削;清晰论证

中图分类号:B56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1-0101-05

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已故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G. A. 柯亨(G.A.Cohen)自称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①[1]导言9,165,虽然历经多年的思想磨砺和冲击,但依然对马克思主义痴心不改[2]。对于国内的学者而言,柯亨的学术贡献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1978年发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目前国内有两种翻译版本,分别是岳长龄翻译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和段忠桥翻译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此举扭转了英语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印象[3],而柯亨自己也因此成为了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创者之一;二是转向政治哲学后持续而有效地对自由主义正义观(主要是右翼的诺齐克和左翼的罗尔斯)进行了批判,为社会主义的可欲性和可能性进行论证。柯亨曾以自传的方式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从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护(此辩护之旅长达15年)转向道德和政治哲学。他在许多文章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认识到,如果要说服人们并使他们相信,值得追求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因为这些理想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为社会主义的正当性进行政治哲学辩护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规范性的问题凸显之后应该从事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面对当代西方自由至上主义者(如诺齐克)和平等自由主义者(如罗尔斯)对资本主义正当性的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柯亨坚信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无疑,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论是批判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作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自然会首先面对这一武器。柯亨像马克思一样坚信工人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但不同的是,柯亨认为马克思的剥削概念并非一个价值无涉的概念,它包含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这样一种价值观,不仅如此,柯亨还认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传统剥削论证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劳动价值论与剥削概念》本文原题为“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the Concept of Exploitation”,载于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 1979, Vol. 8, No. 4, pp. 338-360。本文的中译版收录在吕增奎编译的《马克思与诺齐克之间――G.A.柯亨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文中,柯亨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细致地解析了劳动价值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被称为“清晰论证”(plain argument)的剥削论证。本文就以这篇文章为基础,阐述柯亨是如何论证劳动价值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怎样的一个新的剥削论证,最后简要提出笔者的反驳和点评。一、柯亨对劳动价值论存在的问题的论证过程柯亨认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剥削论证是这样的:

(1)劳动且只有劳动创造了价值。

(2)工人获得的是其劳动力的价值。

(3)劳动产品的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

(4)工人获得的价值少于他创造的价值。

(5)资本家获得了剩下的价值。

(6)工人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4]28-29。

其中,(1)来自劳动价值论,而(2)、(3)、(5)来自剩余价值论,而剩余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推论,所以全部的论证基础是劳动价值论。柯亨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

首先,柯亨把劳动价值论的表述作了严格学说和通俗学说之分,并指出通俗学说无法从严格学说推出。柯亨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劳动价值论既被表述为类似于(1)劳动且只有劳动创造了价值,又被表述为: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1)被柯亨称为劳动价值论的通俗学说(popular doctrine),(7)被称为严格学说(strict doctrine)[4]32 。所以,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劳动价值论就以两种版本出现:严格学说和通俗学说。柯亨用极端的反例论证了劳动价值论严格学说即使是正确的,也不能得出劳动创造价值。柯亨认为,依据劳动价值论的严格学说,一件商品在一定时间T内拥有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是由生产此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T这段时间内的,也只有在这段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才可以得到解释。柯亨认为即使劳动价值论的严格学说是正确的,它也不能推出劳动创造价值。柯亨举了一个反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a)假设有一个使用价值a。a是在过去生产出来的,当时诸如a这样的物品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产生;但是,现在诸如a这样的物品的产生不再需要那种劳动。因此,根据劳动价值论,尽管劳动物化在某物中,a仍然是没有价值的。(b)反之,假设现在有一种待售的商品b,并且 b也不是由劳动制造出来的,但现在生产像 b这样的东西需要大量的劳动(在 b或许是大量的瓶装新鲜空气之后,制造新鲜空气才成为必要的)。因此,即使没有劳动物化在其中,b仍然拥有价值[4]31。柯亨根据反例得出结论,劳动价值论严格学说并不支持劳动创造价值这一通俗学说。

柯亨说马克思有时混淆了这两种表述,但并不总是混淆使用。然而马克思没有注意到这两种表述的差别意味着什么,柯亨举了一个低效率劳动的例子来表明两种表述是相互冲突的:与一只在高效率条件下因而在更短时间内生产的灯泡相比,一只在低效率条件下生产的灯泡拥有更多的价值吗?对于此问题,从严格学说中确实得不出肯定的回答,但是为什么从通俗学说中也得不出肯定的回答呢?如果劳动通过凝结在产品中创造了价值,因而如果花费了更多的劳动,难道产品中不应该凝结了更多的劳动,从而具有更多的价值吗[4]28-29?

其次,柯亨论证了借助混合表述来拯救通俗学说的企图不会取得成功。柯亨说,马克思主义者知道通俗学说与严格学说之间存在冲突,但他们仍然不愿意抛弃通俗学说,毕竟这两个学说之所以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之中,任何一个学说之所以都是不够的,是因为它们各自都有要加以实现的思想或政治功能(或者这两种)[4]34。

面对低效率劳动这样的难题,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种混合的解释,旨在修正通俗学说,从而使之符合严格学说。他们说:

(8)当且仅当工人的劳动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他才创造价值。

柯亨认为(8)肯定不符合严格学说,因为(8)引用了错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即在商品制造出来时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产品在出售时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忠于严格学说,一种混合的表述不应该是(8),而应该是这样的:

(9)当且仅当工人在产品出售时所完成的劳动量会成为社会必要劳动的量,他才创造了价值。

但是,柯亨马上指出严格学说并不蕴含混合表述(9),严格学说的确可以推出类似于(10)这样的陈述:

(10)如果所花费的劳动时间量在产品出售时会成为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量,价值就是由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4]34-35。

但是(10)并不支持(9),因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其出售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只有当过去生产商品的劳动量等于出售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时,商品的价值才由所花费的劳动量决定,所以决定商品价值的依然是出售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因此混合表述依然无法抵挡前面的反例。一些人之所以认为(10)支持(9),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类似如下例子中的数量关系。如果量值m对于量值m’有一种因果依赖关系,比如m=k m’,并假定m’’等于m’,那么不论量值m’’是多少,量值m都可以从量值m’’中推导出来,于是就有可能产生如下的错觉:量值m’’可以解释量值m。其实,解释m的只能是m’,而不是m’’。柯亨认为恰恰是这种错觉俘获了所有以为(9)与严格学说相一致的人[4]35。

柯亨还指出混合表述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超常效率的劳动,或者是使用比现在更先进的生产资料的劳动。在这两种情况中,都会使所需劳动时间少于现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样的两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所耗费的劳动量将是社会必要的劳动量,而声称这些本没有耗费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也就是说,当效率低下时,就有机会伪称,一些耗费的劳动没有创造价值,而当效率特别高时就不能同样伪称,那些并没有花费的劳动确实创造了价值。所以,柯亨说借助混合表述不能拯救通俗学说。

最后,柯亨认为劳动价值论即严格学说也是错误的。柯亨指出严格学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否定了价值的约定定义,他在文章的第一节就阐述了一个价值定义,并指出这个价值定义所表述的内容就是劳动理论的内容。柯亨说,交换价值是一种相对的量,潜藏在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背后的是它的价值,一种绝对的量 ,如果商品a和商品b的价值比是n,那么a就拥有n单位b的交换价值:I[4]25。柯亨认为,劳动价值论按照价值的定义并不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主张是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更明确地说,一件商品的交换价值始终与标准生产条件下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量成正比。柯亨认为一个明显反对价值论的论证是,价值量受到了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的物的影响,这样一个不同的物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模式,它通过反映出自身的谈判能力的分配,能够影响价值。因为这个原因,生产资料(存在某种程度的垄断)的产物很可能要求的均衡价格比本来的更高,因而根据我们给出的价值定义很可能拥有更高的价值[4]37。

根据价值定义,我们可以得出(11)价值决定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在均衡中,价格等于价值,由(7)和(11),我们能提出(12),即:

(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均衡价格。

但是(12)的反例很多。比如说前面提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模式所提出的反例,而且《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许多地方专门论证了这一事实。既然(12)是错误的,那么(7)和(11)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如果我们遵从价值的约定定义,那么(11)是正确的,所以可以认定(7)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依据价值定义,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柯亨认为只有抛弃价值的约定定义,才能保留一个失去实质内容的劳动价值论,只要我们遵从价值的约定定义,那么劳动价值论就是错误的。从劳动价值论(7)的表述形式来看,它是一种实质性理论,而面对(12)的反例,马克思主义者只好抛弃价值的约定定义,也就是抛弃了(11),而把劳动价值论(7)当作定义性的真理,即把价值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是这样的话,劳动价值论就变成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失去其实质内容。由于有通俗的形式即劳动价值论通俗学说(1)来解释劳动价值论严格学说(7),从而确定了(7)没有指认的问题:谁创造了价值?因而只要劳动价值论能解释成劳动创造了价值,从而为抽空了的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种内容[4]38。而我们又知道劳动价值论的通俗学说无法由严格学说推出,它们是相互冲突的。

二、柯亨提出的“清晰论证”

柯亨与马克思一样都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都认为工人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但柯亨并不认为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剥削论证是成功的,他认为该论证的基础――劳动价值论是存在问题的,鉴于此,柯亨提出了被他自己称为“清晰论证”的学说。

首先,柯亨认为劳动创造了价值这一命题对工人受到剥削这个命题来说既非必要也非合理。因为即使我们假设其他某种东西创造了价值,比如说一件商品的价值全部是由对它的需求的范围和强度决定,这就否定了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只要我们能证明劳动创造了拥有价值的东西和资本家占有了其中的一部分价值,那么我们仍然可以提出剥削批判。另一方面,劳动创造了价值也不是批判剥削的合理理由。因为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价值是工人提出获得那些价值的合理理由,那么如果需求创造了价值就能据此认为需求者提出获得那些价值是合理的吗?更进一步能认为需求者也受到了剥削吗?因此,工人由于创造了其他人所获得的价值而受到剥削的论断是荒谬的[4]43。

接着,柯亨认为批判剥削的真正基础是:

(13)只有工人生产了拥有价值的产品。

柯亨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剥削论证之所以存在问题,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者把不是明显真理的劳动价值论当作了明显真理。柯亨的论证表明,如果劳动创造了价值,那么过去的劳动也创造了价值,进而过去的劳动决定了产品的价值,但是,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当前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即使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过去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所以,柯亨认为以劳动价值论作为批判剥削的基础是不成功的。虽然劳动不创造价值,但是劳动的确创造了某种东西,它们创造了产品,即它们创造了拥有价值的东西,柯亨认为这一措辞上的细微差别包含着巨大的观念差别,要对剥削进行批判,并不在于资本家得到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而在于资本家得到了工人生产的产品的一部分价值。无论工人是否创造了价值,他们都生产了拥有价值的产品[4]40。

只有工人生产了拥有价值的东西吗?资本家没有参与生产吗?这是柯亨面对的关键问题。柯亨对此问题的回答非常谨慎,他说他并不是说拥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生产的,也就是说,不是任何拥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被生产出来的,但只要是被生产出来的拥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是工人生产的,在最大可能的意义上,只有劳动者才生产出拥有价值的东西,并且资本家在这种意义上并不是劳动者。柯亨认为资本所有者的行为虽然有助于产品的生产,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他参与了该物品的生产。资本所有者就好比下例中刀的所有者,工人甲没有刀,而资本家乙拥有一把刀,工人甲没有刀不能进行切割,现在资本家乙把刀借给工人甲完成了切割。在例子中,生产者只能是工人甲,而不是资本家乙,柯亨把资本家乙的活动称为生产性活动(productive activities),而把工人甲的活动称为进行生产的活动(producing activities)[4]41-42。

既然(13)只有工人生产了拥有价值的产品是一个明显的事实,那么我们就获得了以此为基础的论证(清晰论证):

(13)只有工人生产了拥有价值的产品。

(14)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15)工人获得的价值少于他所生产产品的价值,并且

(16)资本家获得了工人所生产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6)工人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4]42。

最后,柯亨认为无产阶级受到的剥削在范式上类似于农奴所受到的剥削。马克思主义者宣称要揭示雇佣工人受到的剥削就必然需要劳动价值论这样的复杂论证,并借助于在此基础之上的剩余价值论。柯亨不同意此看法,他认为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无产阶级受到的剥削较为隐秘,但是,正是通过论证无产阶级的处境在事实上或许与农奴类似,马克思才试图表明无产阶级也受到了剥削,所以柯亨说,如果马克思主义有某种剥削范式的话,那么它就是封建农奴所受到的剥削[4]44-45。

三、对柯亨清晰论证的反驳与评论

柯亨在细致论证劳动价值论存在的问题之后下的结论是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即使正确也与剥削批判无关,给人的感觉是柯亨将提出一个非常高深、严密的模式来充当对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的论证,但是让人惊讶的是柯亨却提出了一个十分简单易懂(所以他称之为 Plain Argument)的论证。当然这个论证也是很有说服力的,而且似乎避开了劳动价值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但是笔者认为柯亨的清晰论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下清晰论证,它虽然解决了谁是生产者的问题(经过谨慎说明,柯亨把资本家排除在生产者的范围之外,确认了只有工人生产了拥有价值的产品),但是仅仅确认只有工人生产了拥有价值的产品并获得该产品的一部分价值,而资本家获得了工人生产产品的一部分价值,就可以认为工人受到了剥削吗?笔者认为要使以上的结论成立,必须补充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工人生产产品的价值应全部归工人,而资本家不能获得任何工人生产产品的一点价值,否则就是剥削。也就是说,产品生产者能对由其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提出完全的且排他的所有权吗?这似乎与一些更复杂的问题有关,比如剥削的含义,比如分配正义问题。

从文章的结尾来看,柯亨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清晰论证存在像笔者所提出的那样的问题,所以他说:“由此不能得出结论,(13)是一个可靠的正当性证明,并且得到适当阐述的清晰论证是一个充分的论证。”[4]46柯亨说希望能在其他的著作中对清晰论证作出评价。柯亨的这一点说明正好解释了他自己为什么在后来的有关论述剥削的论文中不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对象,而转换成了诺齐克的“自我所有”(self-ownership)。后来柯亨意识到正是自由至上主义者代表人物诺齐克的“自我所有”概念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剥削的最大敌人,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剥削论证似乎依赖于“自我所有”概念,而诺齐克恰恰是用“自我所有”来反驳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1]167。

柯亨虽然明确提出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但其目的并不是要否定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改进这一种论证,使其能经受住当代西方学者更具技术性的考验,同时柯亨批判劳动价值论所使用的方法所带来的清晰性和明确性的确值得我们国内学者借鉴吸收。对于国内学者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可能无法接受柯亨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但是笔者要问的是到底是劳动价值论这种论证资本主义是剥削制度的这一具体理论不能动摇,还是不能动摇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这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笔者认为,绝对不能动摇的是后者。正是基于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像柯亨这样的左翼学者,虽然他们在有些问题上放弃了对马克思观点的敬畏,但是其立场仍然与马克思一致,他提出了当代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可以被称为“国外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柯享G A. 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M].李朝晖,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COHEN G A. Marxism after the Co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J]. The Journal of Ethics,1999(3):99-104.

[3]MILLERR W.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Forces of Change: A Review of Gerald A. Cohen, Karl Max’s Theory of History: A D efense[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981(1):91.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篇8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兴起与70年代,起始于1978年出版的G.A.科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一书。在80年代形成一种学术思潮,影响至今。严格的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学派或者流派,因为它没有通常能够成为学派的基本的立论特征,比如,相互认可的基本特征,原理,主要观点等,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松散的互相讨论、学者之间的观点并不是互相认同,那为什么称之为一个学派呢?原因有两个,以使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有英美分析哲学的底子,采取的用分析的方法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分析哲学20世纪起源于英国,1905年罗素《论指标》,其产生是自然科学升入发展,数理逻辑影响空前的催化下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分解分析法,就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组成要素,形式分析法,分析科学预言,命题,推理形式结构,意义分析法,分析词语,命题的意义,特别是分析元逻辑,元科学语言的意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确化,清晰,严密。其二他们声称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追求的是重构一种既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意义是指,符合20世纪的哲学标准,机构严谨,话语明确,革命的意义是说,一种有关解放的理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注重理论的诠释和概念化,拒绝或批判各种形式的方法论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微观基础,一些强调以理性选择为方法论原则探讨理论的微观基础,既反对整体主义也对基础注意持某种否定态度,而且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来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一套和信心年集中在一起的紧凑实体,不存在一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存在一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式,分析的马克思只是将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路径结合到了一起。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方法论问题,二是经验理论部门,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三是规范理论部分,主要是对异化,剥削等伦理问题的分析。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早代表人物是柯亨,埃尔斯特,罗默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柯亨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中取得了影响,罗默是最具创造性和独创性的人物,他的关于资本主义和积极剥削的博弈理影响很大,埃尔斯特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否定多于重构,他对方法论的研究影响颇大,赖特将它的阶级理论与在几个国家进行的经验调研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对实际现存于资本主义中的阶级和剥削模式的剖析,他还发起并参与了名为“真正的乌托邦”的对社会主义建设前景的研究,范帕里斯将环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他的基本收入理论影响广泛,布伦纳对不同的前资本主义欧洲经济中阶级结构的变动提供了一种历史的说明,重新开展了关于从封建主义相资本主义过渡的特征的争论,鲍尔斯以有关不完善的劳动契约的思想,考察了工厂中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巴洛汉研究了第三世界的半封建关系和新生的资本主义,他还与罗默一起研究了有关市场社会主义设计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近的,金里卡也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自己的经典评价。通过一个体系在考察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剥削和异化理论,对强制性的转移剩余价值就是剥削这一个观点的坚持,事实上,这是一种对自我所有权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关注,金里卡对正义、平等这些伦理与哲学概念也作出了重新解构与诠释,用自己特有的方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说对政治哲学发生了重要影响。在这里尤其是有关对剥削和异化的分析,对这些规范理论的伦理性分析,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

二、对剥削理论地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展开的。马克思从商品一因素到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再到只有劳动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又是基于其劳动价值理论之上的,即剥削也就是对被剥削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夺。剥削特指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榨取的价值(以产品的形式),超过了对工人劳动力的报酬(以工资的形式)。资本家就是工人的剥削者,资本家只是在能够榨取公认的“剩余价值”的前提下才会雇用工人,因此,这种通过剥削把剩余价值从工人转向资本家的做法存在于所有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关系。马克思对剥削的概念采取了这种技术性的定义。并且马克思主义者都把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当作不正以的证据,事实上,当作不正义的范例。马克思主义的剥削观是否还有道德意义,例如,是否涉及着对他人的不公平利用,技术意义上的剥削是一种不正义,对此的传统论正是这样的。

a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

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少于他所创造的价值

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e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削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对剥削下的技术性定义,并且左证了这是一种不正义的范例。随着时代的变化,也遭来了广泛的质疑。

2、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按照劳动价值论,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劳动量来决定,但如柯亨所指出的那样,劳动价值论事实上正好与a相反,因为,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产品的价值由当下所需的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量所决定,而不由再生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所决定,如果技术革新使得当下生产某种产品只需要过去一般的劳动量,劳动价值论就说,对于已经在过去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言,即使投入其中的劳动量没有什么变化,该产品的价值也只有以前的一半,如果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话,工人实际投入的劳动就不是价值的决定因素。重要的不是工人创造了价值,而是他们创造了具有价值的东西,使得剥削的指控得以成立的,不是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一部分价值,而是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东西所具有的价值的一部分,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不同于创造那些产品的价值,而前者才真正构成了对剥削的指控,就算不是工人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恰当的论证是这样的:

aa只有劳动这才是创造产品的人,而产品才具有价值

b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要少于他所创造的产品具有的价值

d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的价值的一部分

ee劳动者被资本家所剥削

当然这种论证还是不能解决关于正义的问题,因为存在着主动将自己的劳动力贡献出来的问题,后来将这种剥削关系加上了强迫这一限制性条件,工人为资本家工作必须是强迫的结果,对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是一种剥削。但是这种限定也出现了问题,他把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出自强迫的劳资关系排除到了剥削范围之外,同时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正当的。最重要的是,按照这种强迫的观点,保护儿童和妇女的强制性征税也是一种剥削。剥削理论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问题。这引起了第二次的修正。是不是剥削取决于对剩余价值的具体处理是否符合更大的分配正义的模式,存在着使剥削成为不正义的更深的不正义,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

第二、对剩余价值强迫转移的修正,正如罗默后来对剥削的定义,不是基于剩余价值的转移,而是基于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拥有,按照他的观点,某人是否遭到了剥削,取决于在一种假像的分配平等条件下他的境遇是否会更好,那种假像的条件意味着,某人可以带走自己的劳动力和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而推出现行的分配条件,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经济群体当作由现行财产关系确定规则的游戏的参与者。那么,某个群体一旦满足了下述条件就被视为遭到了剥削,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带着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推出了这个游戏并开始自己的游戏之后其处境反而更好,按照罗默的看法,如果退出资本主义的游戏,在岗工人和下岗工人的处境都会变得更好。因此遭到了剥削。剥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分配不正义的最常见的结果,在这里就直接解决了强迫与正义的问题,这样的解释允许我们处理劳资关系之外的分配不正义,这些都源于对资源的不公平占有。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首先罗默扩大了剥削的范围,并使之覆盖所有形式的分配不平等,我们需要基础性的原则去证明人们对自身和外部资源拥有的权利和资格,只有从在先的和更宽泛的关于不平等分配的原则,才能推导出剥削的观点,金指出剥削不过是分配不正以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金对罗默混淆了平等与剥削也提出了批评,如果不平等需要某种更深入的平等原则加以裁决,这就是要使拥有资源的途径化的伦理命令,剥削在平等理论中就不再占有道德关注的中心地位;关于私有财产的不平等占有,金里卡认为并不一定导致剥削,如果能够在罗尔斯“持有财产的民主”得那样制度中产生,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选择的后果,如果人们的不同偏好是在正义的条件下形成的,事实上也是这样的,相反,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也许会引起剥削,使资源平等也许不会产生剥削,而使资源社会化也许会产生剥削,这取决于人们的偏好和境遇;最重要的是,金里卡通过一种整体的有关对正义地分析,表达了与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的正义观相一致的部分,而不是仅仅简单的一种摆设。

三、对异化理论的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仅是对剥削的关注,而且诉求这对异化的完善论式的关注,这种完善论的观点不仅强调,私有财产的问题在于存在剥削,而且因为剥削的受益者遭到了异化而无法发展他们作为人的本质能力。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生产出来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4页)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于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与自身相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即劳动者的劳动成为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5页)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人是类存在物,这不仅是说人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且是说人把自己也当作活生生的类,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对待这种自由的存在物同自然也是和谐统一的。异化劳动从人那里把自然异化出去。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即劳动产品为他人所占有。马克思指出,外在于人并奴役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存在物只能是人本身。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自己同作为异己的、与之相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目_也生产出其它人同他的生广“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本身同这些其它人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

2、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禁止私有财产提供了很好的辩护。但是劳动的异化与否却并非唯一的价值准绳。如果我愿意通过异化劳动而获得闲暇。同时有些人对消费价值的关注,使得他们宁愿去获得异化劳动,而非异化劳动也不是天赐馅饼,需要动用资源去获得。同时非异化劳动也是对友谊是一种威胁,这种对生产的关注,却是忽视了友谊和消费的价值。它并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利益。同时,自由合作的生产,才能使我们成为认这个观点并不能成立,人们会赋予劳动的不同的价值,只要提供一种机会平等的条件和财产的公平划分,异化劳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福祉,完善论并不完全是正确的。

另外一些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则作了另外一种角度的修正,他们并没有就如何分配资源给与完善论的启示,他们预见说,人们将会珍视非异化劳动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他们绝不同意用闲暇时间或家庭生活的增加来对异化进行弥补。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对于这种预见,金里卡认为,通过禁止非异化劳动而干涉人们的选择是没有道理的,对有意思的工作进行分配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人的偏好并不一样,不应该不恰当的把某些个人的偏好放到特殊的地位,而是对个体带入市场交换的资源进行修正性分配。个体在拥有平等资源份额的情况下,自由的决定什么是愿意从事的有价值的事情,这会引起一系列关于公平分配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要尝试着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

四、结论

上一篇:人力资源规划解决方案范文 下一篇:劳动价值论的含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