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7 11:30:30

校园资产管理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校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一款集存储、整理、归档、查询以及应用分发为一体的媒体文件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视音频资料、图片、文档等媒体文件的统一管理,智能整理和快速查询。立足于学校对媒体文件的管理需求,以知识管理理念为设计原则,使用灵活,扩展性强。适用于学校历史资料保存,部门资料共享,多媒体教学,数字图书馆等多种应用场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集成了先进的硬件架构。系统适用于海量媒体资产的管理应用,满足了媒体资产拥有者创建、挖掘、存储、管理、各种形式信息的要求,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媒体资产”的价值。

关键词:

0引言

校园煤体资产管理系统融合了视音频数字压缩、网络传输、资料检索、存储管理、多媒体、数据库、WEB应用等技术,综合解决了视音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工作流程管理等问题,为媒体资产的使用者提供了对现有内容的简便的访问方法;成为一个安全、完整地保存媒体资产和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媒体资产的信息数字化平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学校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回头却发现历史资料因为保存介质的原因、或者因为设备的原因,无法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随着社会对优质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的分校区也越来越多,如何让不同校区享受到相同的教学质量,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等教学方式促使校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诞生。

1系统应用价值的可行性

系统利用网络创造新的获得效益的机会。使校方媒体资产能够得到更多新的和利用方式,扩展到新的教学领域,创造新的价值。系统建成后减少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以降低生产和发行成本外,还一切从用户角度出发,尽可能以先进的技术思想降低系统投资,降低运行成本。所有的内容都实现了在线管理,可以方便而快速地得到;整个过程实行了数字化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长期完好保存资料,方便资源检索、调用、。关键设备可支持数据库定期备份,必要时可选用双机热备模式,结合成熟的存储软硬件技术,针对素材和用户的多级权限管理。采用媒体资产管理技术,把大量的视/音频资料变为资产提供给全社会,使学校在信息社会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从媒体资产的创建、管理到应用,涵盖了整个媒体资产的生命周期,实现了多格式多码率的编码压缩、分级存储、分层可定制编目、智能数据迁移、流媒体等所有需要的功能。

2系统的构建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由媒体资源采集上载工作站、媒体资产管理平台、编目工作站、检索下载工作站、转码工作站等构成。媒体资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和总体解决方案,它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因此可以在资源采集上载工作站、媒体资产管理平台、编目工作站、检索下载工作站的系统构成上,方便拓展数据备份迁移工作站,各子系统间在以太网基础上相连构成有机的整体。

2.1采集上载工作站

实现媒体资产管理,首先要进行的是媒体资产的创建,那么各种资料的数字化就成为了关键。系统数据化的直接结果使得节目素材由各种不同格式转换为高低两种码率对象数据。根据两种码流的不同特点,高码流数据(MPEG-2素材文件)用于长期保存和非编制作,而低码率数据(MPEG-4预览文件)主要用于网络传输及浏览。这样解决了媒体资产的保存和再利用的问题,而且媒体作为一种资产,最终要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实现媒体资产的真正价值。

2.2编目工作站

媒体资源再利用的关键是检索,而任何资源的检索都是建立在编目基础上的,通过录入的编目信息作为检索的依据。所谓编目就是对信息资源的形势及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然后再将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化组织起来。合理的编目体系将为媒体资产的检索提供快速、准确的保障。满足相关的编目规范和标准: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制订的行业编目标准编目。

2.3管理平台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就是内容管理与存储管理。内容管理负责对系统结构化数据对象(索引类数据对象)进行管理,而存储管理则完成系统非结构化数据对象(媒体数据对象)的存储迁移。系统运用先进的内容管理技术,为媒体资产的管理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内容管理平台。通过以Web服务的方式提供媒体资产系统管理平台,包括资源管理、数据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系统字典表、系统设置等功能模块,符合用户实际工作情况,确保系统在安全、健康的管理机制下运行。媒体资产管理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的海量存储。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科学有效的存储管理,才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2.4检索下载工作站

编目用于系统数据的加工处理,而检索则承担着系统数据的再利用。在对资源安全保存,完善编目管理的基础上,那么资源就可以发挥利用的价值了,而再利用重要的手段是高效的检索。系统基于强大的检索机制,实现内容检索、文本检索、图像检索,满足用户多方面的资源再利用需求。实现用户自行定制检索条件,避免了检索的盲目性,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支持关键字查询、条件组合查询、全文检索等多种查询检索方式。多种检索方式进行复合应用,提高检索效率和检索精度。

3系统功能机制和技术

3.1资料分类机制

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极具灵活性,对于校园音视频资料的分类可以完全根据学校日常工作的资料管理分类方式来定义,可按照资料类型分类,或按照教学系,教学组等方式,如可以建X月X日X课的分类,可以把X月X日X课要用的资源全部放入该分类。

3.2编目机制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遵循国家音像资料编目原则,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制订的行业编目标准编目;支持原有数据的导入;支持用户的自定义编目;采用树状描述结构,可以对节目进行多层次描述;风格化的编目界面,可以与节目类型相关;通过用户权限设置,对编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3.3检索机制

视频资料的检索:视频资料的检索是对数量极大的视频管理的重要手段。检索是针对低码流的MPEG4文件,可以提供视音频浏览服务,可实现多人同步检索;用户也可以自定义检索条件;并且支持全文、分类、关键字、图片、组合查询多种检索方式。检索是建立在视频资料编目的基础上的,是对打包的视频资料节目层和内容帧的检索。系统提供高级检索功能,可以自定义检索字段,如按照用户名检索,可以精确检索出某一人员上传得所有资源。

3.4统计技术

系统强大的日志统计功能时刻记录着系统的每一次数据操作,包括资料的上载、查询、浏览。同时系统提供各式清晰全面的统计报表,可按照用户、资源所发生的事件展现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以及可设置的时间范围区间的统计报表,如可以对老师有上传资源数量、资源被下载次数,被点播次数的统计。

3.5网络技术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以视音频数据为主要处理数据对象。由于视音频数据固有的特点如数据量大,需要稳定带宽等,因此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难以支持媒体资产视音频业务的正常开展,视音频网络系统必须引入新的技术。采用FC+以太网的网络技术保证多路视音频数据流的实时传输,同时满足文字、管理数据的传输要求,其优点是FC满足大数据视频流的传输(非编应用),而且将来可以很方便扩展存储系统和功能服务器。

3.6视音频处理

应用此网络结构,我们在对视音频资料数字化时必须生成高低两种码率对象数据,其中高码流数据用于长期保存和广播级制作、播出,而低码率数据主要用于网络浏览及网络编辑。在本系统中,从技术先进性和可发展性考虑,高码率我们建议采用MPEG2IBP25mb/s的编码格式,通过测试数字化后能达到广播级质量。低码率采用MPEG4300kb/s,通过测试在局域网上浏览可达到VCD质量。

4结束语

系统以信息资料(信息视频、音频、图片资料、演示文档、电子文档、表格文档、压缩文档、精品资源等)为管理对象,运用存储技术、Web2.0技术、流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建设信息资源库为核心目的,完全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实现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上载、分类、编目、检索、下载、预览、保存、转移、剪切等实用功能的信息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本系统有效组织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并将这些信息资源运用到学校日常工作中。视音频资料是极具价值的媒体资产,它的完好保存、全面管理和充分再利用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信息资源库建设。系统遵循国家音像资料编目原则,字段根据用户要求增加、修改、删除。独立的支持音频、视频、富媒体、图片管理;支持原有数据的自动导入。编目系统可以与非编系统无缝进行数据交换;使用户可根据不同资料定制相应编目方式,提高效率、节省资源;通过用户权限设置,对编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信息录入记忆功能,降低编目人员的工作强度;完善的审核机制,保证编目质量;自行创建各种媒体资料的专题分类树;多样化的用户空间管理,完成信息资源编目体系建设。系统可以提供视音频浏览服务;支持全文、分类、关键字、图片、组合查询多种检索方式;检索字反红显示;检索界面与编辑系统紧密结合;浏览器方式,便于维护升级;用户可以定制检索条件,完善了信息资源检索方式。采用媒体资产管理技术,把大量的视/音频资料变为资产,科学完整的存储下来,并通过完善的检索机制展现在使用者面前,使学校为科技发展提供媒体资源,在信息社会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作者:李志刚 单位: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黄诚,吉萍.基于云存储的媒资管理系统[J].传媒观察,2013(1).

[2]杨升.媒资系统架构设计探讨[J].有线电视技术,2008(3).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校园一卡通 资产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事业发展要求和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的提升,我国很多高校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了各自的校园内部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一般以IC卡为载体,记录了学校各类人员的基础信息,对于高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可以起到信息桥梁的作用。校园一卡通集成了电子支付、费用收缴、身份证明等各种功能,产生的大量数据对于高校管理特别是高校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对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特别是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有了新的要求,而这个要求可以通过和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的对接来实现。

一、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简介

1、基本情况

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一个涉及全校范围、包含多种应用的大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实现意味着信息管理从面向计算机的管理向面向数据管理的转变。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从全局的观点对各部门生成的大量数据进行统一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能够经过科学的提取、净化,导入数据库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使得信息系统可以满足从业务处理,到中层管理的控制以及通过对各阶段各部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最终达到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的要求。它从功能组成上来说,可以分为三层:一是底层的信息获取和数据服务模块,包括卡的选择,读写,即各方面原始数据的获取;二是中层的数据传输模块,涉及到网络体系结构的搭建,数据的传输安全;三是高层的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模块,基于各方面的海量数据进行各种数据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达到辅助决策的目的。

2、主要功能

目前,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通过十余年的搭建,基本架构已经较为成熟,校园卡本身集成了多种功能,可以取代现有的多种证件,包括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借阅证、医疗证、会员证、就餐卡、钱包和公交卡等,相关功能已经非常强大,并通过扩展可以与银行联网,甚至可以代替存折,减少了取款与续存的麻烦。

校园一卡通应用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管理:日常注册、注销、选课、查询成绩等;二是身份认证:图书馆、网络与信息中心、校医院等;三是缴费:学费、住宿费、水电费、使用仪器设备、医疗;四是购物:自选商场、零售商店、新华书店、教材等;五是娱乐:体育馆、游泳馆、娱乐中心;六是金融:存款、取款、汇款等;七是网上交易:上网费、电话费、网上购物等。

高校校园一卡通要完成上述功能,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有关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结构情况如图1所示。

校园一卡通在实现各项功能时,系统会生成存储海量数据。如果善于挖掘利用这些数据,可以为高校资产管理提供一些必要的基础数据。若将校园一卡通系统和高校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行数据资源共享,则有利于建立健全高校资产管理机制。

二、高校校园一卡通数据对于资产管理的意义

教育部于2012年11月出台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提出“高校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规范可行的方法、标准和程序,真实地反映和评价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而高校校园一卡通数据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意义重大。

1、校园一卡通信息有助于建立健全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增加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的难度,一是高校经费机制原因。高校购买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设备经费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来源于财政拨款,有的来源于各种科研经费。经费来源的复杂性提高了仪器设备集中管理的难度。如使用学校财政拨款经费购买设备,一般由学校组建测试中心或实验中心等类似的机构统一管理使用并计费,实现了资产有偿和共享使用。而由各项科研经费购买使用的,则由经费负责人负责使用管理,一般放置在其所在学院,虽然有的学校一直在倡导搭建学校和院系共享二级平台,但实际情况并不如人意。这种仪器设备放置地点分散的情况,使仪器设备难以集中管理,给建立共享机制增加了难度。

二是使用机时统计原因。由于使用仪器设备时操作步骤和规范较严格,一般仪器设备使用机时统计都需要采取事后统计的方式进行,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存在人为登记,进而使得统计情况比较粗糙的问题。特别是独自使用贵重仪器设备做实验时,无法对其登记机时进行复核检查,可能存在人为篡改机时的风险。这也给准确统计仪器设备使用情况造成了困难。而借助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较好的解决该问题。贵重仪器使用登记可以借助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行统计,如进出放置贵重仪器设备的房间时,需要使用校园一卡通门禁系统,并产生使用贵重仪器设备有关数据。或者可以参考热水系统模式,使用者插卡时贵重仪器设备开始运转,抽卡时则停机,这样可以产生更为精确的使用数据。而资产绩效评价系统通过抽取上述数据和资产存量数据结合分析,可以获得较为全面的资产管理分析数据。

2、校园一卡通数据有利于对高校后勤产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校园一卡通管理部门可通过鼓励学校师生凭校园一卡通赴饭堂、超市、餐厅和招待所等地消费,加强校园一卡通的使用普及。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可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获得有关消费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获得学校后勤产业有关收入情况的数据;另一方面,可以藉此对后勤产业特别是同业务实体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如学校某校区内后勤设有两家饭堂,一家设在学校北部,一家设在学校南部,通过分析两家的收入消费数据,在剔除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外,可以获知哪家饭堂经营管理情况略强,更加价廉物美,得到了广大师生肯定,这也便于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总务管理部门制订有关经济制度。

3、校园一卡通数据有利于分析水电和资源占用费等有关成本数据

学校可以尝试将校园一卡通和水电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插卡供水供电,抽卡停水停电,使校园一卡通数据和水电表数据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有关系统数据的共享,了解学校各单位用电用水情况,便于成本核算。

此外,学校房屋资源利用也是学校资产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高校很多二级单位有“占山为王”的惯性思维,加之历史原因等因素,容易造成有的单位存在房屋面积闲置的情况,如二人一间办公室甚至一人一间办公室,而有的单位用房紧张,十来个人挤在一间小办公室里面,购置仪器设备也无空余地点放置,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行政办公和教学科研工作。为了摸清楚学校房屋利用情况,可以充分发挥校园一卡通身份识别功能的门禁系统作用,要求每位师生必须使用校园一卡通进出有关办公室,通过各房屋门禁系统获得有关房屋的使用情况,充分了解各房屋资源利用绩效。而该项功能的实现,也能推动房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于学校资源合理分配意义重大。

三、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要充分发挥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作用,需结合高校实际,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进。

1、加强宣传和培训,树立广大师生资产绩效管理观念

要通过校园一卡通数据加强高校资产管理,人的因素是首要的。因此,提升观念意识是加强资产管理措施的关键任务。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宣传和培训手段,结合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大家了解高校资产绩效管理理念,明白高校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发展需要的资产管理机制。

2、消除“信息孤岛”,加强校园一卡通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的对接

目前,一些高校信息系统建设的普遍现象是,你建一个系统,我建一个平台,彼此独立,没有形成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缺乏相应的整合机制,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也没有体现出合力,无法发挥系统的最大效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各个信息系统的最大功效,树立“全校工作一盘棋”的观念,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和各有关资产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通过数据的整合,发挥校园一卡通数据对于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最大作用。

3、完善校园卡功能,建立健全校园一卡通系统

由于各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原因,校园卡功能不尽相同。有的高校校园一卡通功能涉及广泛,而校园一卡通功能则拓展有限,如仅为饭卡功能。为了充分发挥校园一卡通功能,需要尽力拓宽校园一卡通的边界,拓展校园一卡通的功能,使其真正做到“一卡通”,使广大师生在校园工作生活时,习惯用校园一卡通替代其他交易工具,从而使校园一卡通有关数据更加完善。而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不断建立健全校园一卡通系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预见,通过不断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与资产管理系统的对接,可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从而不断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

(注:“中国教育审计学会”课题编号:JY20190819。)

【参考文献】

[1] 吴天吉: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开发与安全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8).

[2] 罗华群:校园一卡通数据的挖掘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节约型校园;制约因素

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成因

1.资产使用单位监管乏力,责任意识不明确。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在一定程度上也因为是国家财政拨款,就使得部分人们淡薄核算经费使用,并对国有资产管理上并无珍惜、节约使用等概念。因而也造成对资产管理的松懈,认为管理国有资产无关紧要,这个观点必然是错误的。高校教职员工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来看待高校财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意志和合法权益,一起做好资产的节约型管理,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2.片面追求高配置,造成部分资产使用率低下。有些仪器设备使用单位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购置资产缺少有效制约机制和计划性,设备实用性、重复性关注不够,在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的情况下,互相攀比、盲目购置。结果购进的设备或是质量差,或是不实用,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重复购置状况到处可见。

3.对已坏资产处置不规范,未及时办理报损报废手续。使用单位配置固定资产以后,单位领导对资产使用情况和已坏仪器设备下落不闻不问,以致于一些资产已不存在,单位领导却一无所知。再者资产管理人员对闲置、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较为随意,没有按相关制度规定的程序履行审批手续,不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就擅自随意处置,低价出售、无偿调拨、无偿出借等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出现较大的资产浪费现象。

二、建设节约型校园,加强资产管理对策

1.提高认识,科学的管理,避免浪费。节约型校园建设涵义之一:相对于浪费而言的节约。即要求师生员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减少对资源的浪费,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预期效果。提高认识,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强化管理意识,是改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前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赖于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赖于资产管理人员提高认识,以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树立起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广泛宣传、树立国有资产全民管理意识,对高校财产的管理,从校领导到广大教职工,要做到人人关心、人人负责。

2.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科学配置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涵义之二:构建节约型管理运行机制,即要求在高校运行过程中,以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建立节约型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各种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也在日益增加,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公用软件等。我们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同类资产管理的难度和办公设备的重复配置。为了杜绝资产的闲置浪费现象,建议各使用单位统一购置的综合性能好、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强的办公设备,利用局域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使用率较低的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等,可分配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根据需要进行统一调配使用。

3.注重法规政策宣传、营造校园节约氛围。节约型校园建设涵义之三:构建节约文化,即培养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树立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消费观,为社会培养具有节约品行的高素质的人才。高校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和产权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学习。并在校园内营造建设节约的人文环境,使政策法规和节约意识深入人心。广泛开展各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来推动校园内节俭的理念,使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都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杜绝为了小团体或个人利益而侵害高校利益的情况。在全校师生中树立以爱惜国有资产为荣、以损害国有资产为耻的观念。只有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才能深入人心。

4.严把资产采购和报损报废关,把好资产头尾“两道门”。在资产采购环节,传统方式一般是由使用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设备采购单,后由资产采购部门根据清单进行招投标。但是,由于使用单位追求高配置、高性能,往往忽略设备具体实用性,如办公室常规使用的电脑常常与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电脑一样要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而。在采购环节上。可由资产采购部门根据每年实际情况。统一列出常规设备的配置,由各单位参考,有其他需要增加部分进行额外采购;如无需要。可按规定配置进行采购。这样,一方面杜绝高配置出现的浪费;另一方面。批量进行招投标,可降低采购成本金额。综上所述,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忧患意识和节约观念,在校园内形成一个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良好氛围,上下努力,全员参与,该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安全.挖掘高校资产管理的潜在效益引领节约型校园建设[J].高校后勤研究,2013(1).

[2]邹世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4(6).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中学;固定资产;管理;慈溪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4. 012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4- 0024- 02

慈溪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乡镇企业更是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三甲,是杭州湾南岸的工商名城,慈溪2012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48.29亿元,人均GDP已超过8 000美元,最近几年,慈溪加快省教育现代化市建设,逐年加大教育力度,教育经费从2007年的11.7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9.43亿元,2006年至2009年,每年投入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经费超1 500万元, 2009年,全市投入学校常规教学仪器235万元,小学学具82万元,2010年,85.2%的中小学达到省标准化学校水平, 2012年全市拥有普通中学49所,小学8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所,96%以上班级实现多媒体进教室,90%的学校建成校园广播、通讯系统。累计建成公办幼儿园22所,70%的镇(街道)建有公办幼儿园,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90.8%,44所学校(幼儿园)通过宁波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园)评估验收。随着学校固定资产的增长,如何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防止资产流失,如何加大校园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利用率,如何防止资源浪费,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1 我市农村中学校园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村中学学校的教职员工对校园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不足,存在着只重视校园固定资产的增加,不重视校园固定资产的管理;只重视现金财务的管理,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只重视当前购置和现在使用,不重视后期维护和管理。有时固定资产购买回来后,没有及时登记入账,直接使用,后来也没有专人管理,慢慢地,学校的固定资产就不是很清楚了。现在的教学环境下,学校领导只是重视教学质量,不重视校园固定资产的管理,校园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就下降了,校园固定资产损失现象也时有发生。

1.2 校园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资源浪费严重

有些农村中学由于学校较小,学校物品的审批、购买、付款、入库由一人负责,这样资产权责不分,容易造成校园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一些校园固定资产,由于体积小,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由于不是专人看管,造成校园资产私人私用现象。有些学校虽然提倡节约资源,但没有奖罚制度和实施办法,加上有些教职员工节约意识淡薄,办公室的电灯和空调常年开着。有些学校的教师寝室没有安装个人电表,这样没有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吃大锅饭,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

1.3 管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农村中学校园资产管理人员,大多年龄较大,有些是兼职人员,大多不懂会计基本知识,持有会计证者更少,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偏低,存在着固定资产区分不清的情况,财务只是列出支出,不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学校添置固定资产时,只是登记事业支出,没有登记固定资产账目,会计分录只是登记事业支出,没有同时登记固定资产。外来捐赠物品,也没有在学校账目中反映。学校对房屋进行维修中,投入的资金超过了维修工程的数额规定,应为增加固定资产,但只写成了维修工程。有些学校把一些容易损耗的实验器材和体育用品也作为校园固定资产,导致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1.4 校园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

财务制度规定,每年学校要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但大多农村中学只是走在过场,没有进行仔细清查,导致对校园固定资产的情况不清,当购置资产回来后,发现有些是重复购置的,造成固定资产多余积压浪费。而且学校各个部门间可能缺乏必要的协调沟通,有些设备器材管理,出现多头管理,但都是未管好现象。大多学校的器材购买分配后,可以一直使用,但损坏保管责任都没有,出现了积极占有器材设备,但利用率很低的现象。

2 我市农村中学校园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校园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总负责。这就要求单位领导要熟悉一些校园固定资产管理知识,成立以校长为领导的,分管校长、总务主任、会计、管理人员组成的校园固定资产管理小组,落实职责,明确分工,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农村校园固定资产的管理。

2.2 建立严格的校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农村中学应该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健全校园固定资产档案,加强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审批、购买、入库、验收由不同部门完成,对入库固定资产,要检查其原始凭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造册,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档案,定期对校园固定资产进行盘查。

2.3 加强师生固定资产保护和环保节约意识的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如广播、班队活动课、校园网络、板报等方式向师生传递我国资源严峻形势,加强校园固定资产保护的意义,在师生中营造一种节约氛围。

3 结 语

最近提出“八项规定”, 厉行勤俭节约,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资源形势严峻是人类当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学校,加强校园固定资产管理,建设节约型校园,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在平时的管理中多学习,提高责任心,农村中学校园固定资产的管理一定能创出一片新天地。

主要参考文献

[1]顾志峰 .浅谈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 会计之友,2009(9).

[2]康伟强.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 会计之友,2009(9).

[3]汪路明,陈小君.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6).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不可识别 无形资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资产范畴不断地扩大,从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来看,表现为重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专利等资产管理,轻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师资水平、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及经费的来源等。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是能够在高校的各项活动中发挥作用,并能够为高校的稳定发展创造效益的一种经济资源。

2 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现状

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是学校或者使用者提供的某种权利的资产,其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又不具有实物形态,面对不可识别无形资产成本寿命、未来使用价值及产生的经济效益都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同时其中部分又没有资金的支付行为,价值难以核算,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针对现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1校园文化资产管理现状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通常人们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文化的本质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群体精神,是由一定社会群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构成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通过培育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高校整体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增强高校的竞争力。高校的校园文化是追求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办学目标,在高校内部各个领域通过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形成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有关学校的各项研究表明,高校率的学校都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气和换就能够,能够激励学生去学习。在这些成绩斐然的学校里,关注学生学习的明确目的深深植根于该校文化中,并鼓励所有学生对未来拥有较高预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经历坎坷,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文化生活逐渐的丰富多彩起来,各种形式的社团和各种类型的讲座、演讲层出不穷。校园文化逐渐确立了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文化服务的新目标,并相应的建立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组织管理机构,以学生社团为中心,学校的宣传部、学工处、团委等部门为指导性的机构,高校的校园文化走上了一条科学性、系统性和时效性的新道路。一般来说,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物质文化主要指高校的各种教学场所、仪器设备和校园环境,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行为文化主要指高校日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学生的文化活动及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等。制度文化主要指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条例,及行为准则和要求等。精神文化主要指高校的校园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所高校的校园传统和精神。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独立的传播继承和发展。

校园文化的管理在整个校园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首先,能够提高高校办学的积极性。高校如果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高校教师将会勤奋工作、发扬坚持不懈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学生们保持不断进步的韧劲,那么不仅教师能获得成功,学生也在这种环境中努力学习,师生都将获得精神上的回报。其次,加强校园文化管理,培养教职工、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的归属感。高校全体师生在高校的崇高目标的感召下,遵循高校的宗旨全力以赴为其实现而努力。为了高校的发展,教职工和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增强高校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加强教师和学生的集体感,热爱自己的学校和提高对高校的满意度。再次,加强校园文化管理能够增强沟通和交流。高校的全部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同构建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管理,让高校的教职工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激励,主动追寻创新和冒险精神。在管理过程中推行一种协作关系和自我管理,遇到问题时有效的传递信息,在交流中把握主动,共同努力解决出现的问题,鼓励团体精神下的实践创新。最后,高校的校园文化管理对高校个组织团体的带动作用。积极有效的校园文化管理,将会使整个高校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全体师生和管理人员必将积极乐观,深受这种气氛的感染,乐于帮助人,高校将以和谐发展为最高宗旨。

2.2声誉资产管理现状

声誉领域的领军人物Charles J・Fombrun 认为公司声誉是“与其他领先的竞争对手相比,一个公司凭借过去的行为和未来的前景对所有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吸引力在认知层面的表达。”要想赢得好的声誉,涉及的因素范围很广,如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越,因其产品优良、信誉卓越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者是因历史悠久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或者因为经营兴旺发达而形成的高于同行业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超额盈利能力,以及在社会公众和同行业中所获得的美誉度和良好形象。“大学声誉是指与其他大学相比,一所大学凭借其过去、现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大学精神、大学行为、办学条件、社会贡献等大学身份识别要素对公众产生的吸引力在认知层面的表达。”高校显然是非盈利性质的经济组织,高校的声誉通过高校的历史、学术水平、所处的地理位置、知名度、高校的内部环境、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反映出来,高校的声誉是高校的整体形象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声誉的存在有着动态性、波动性等特点,高校声誉管理与高校整体相关,是高校所有成员与资产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价值的波动是随着环境以及高校自身长期发展变换带来的,课件“声誉是无形资产中最无形的”这一说法也是有道理的,高校声誉管理是高校资产管理的新课题。

3 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对策

面对开放的国际教育市场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国外教育力量的介入,这将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面临更多的机遇。如上文所述,我国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加强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保护管理是当务之急。

3.1树立高校品牌意识,赢得核心竞争优势

品牌竞争力包含了高校在资源、能力、技术、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是形成并实现高校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高校应宣传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的知识,唤醒不可识别无形资产意识。明确校园文化、声誉以及关系类资产都是高校办出特色的基础,大量创造、培育不可识别无形资产,树立名牌意识。名牌是高校的生命,是高校的办学特色,而名牌来源于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哈佛大学最具影响力的是哈佛商学院,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品牌优势――它的目标是培养杰出的、能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商业领导,寻找的是有着较高成就和深刻思想的领导者、激励者和创新者。哈弗大学商学院的特色还在于为学生聘请世界500强的知名企业家来授课,这些严格的录取标准、精心的教材编制、独特的授课方式以及难以逾越的出门关,使哈佛商学院一直保持MBA名校的桂冠,可见,只有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品牌竞争力,高校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3.2明确资产评价指标,完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高校的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的衡量很是复杂,应确立相应的指标加以衡量,作为提高管理的依据之一。美国高校普遍使用的一套指标体系,它主要是对高校学术声誉给与最高的权重,通过对同一类型的大学的校长、教务长和招生主任的调查来对学校的教师贡献等不可识别无形资产进行评价,学生群体的能力和抱负决定学校的学术氛围。

在我国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的三个方面可根据这些指标进行考量,任何组织都把认知度作为首要的指标,高校的认知度就是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认识情况,是高校的形象信息。美誉度可以作为高校的评价指标,即公众对高校的评价,有肯定也有否定。随着高校的发展,不断充实高校品牌的评价指标,从而根据这些指标来不断提高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同时根据高校在美国大学评价中的指标,结合自身特点,力求达到世界一流高校的大学评价标准。力求掌握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挖掘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的特色,确立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评价中的动态指标,打造出高校自有品牌,获得价值的增长。

3.3确立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高等学校的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诸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问题是贯穿于高校教学、科研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因此,要把无形资产分门别类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有必要在高等学校行政机构任务中增加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的内容,并设立负责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的专门职能机构,配备必要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门经费,全权负责学校的声誉、高素质人才资源管理等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的工作。在落实管理机构的基础上,高校经过充分调查研究,依据国家业已颁布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完善各种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对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的形成、管理、使用等问题做出明确的具体规定,从而使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确保高校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的价值。

4 小结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高校的不可识别无形资产管理工作,运用品牌理论进行探讨,其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是论文的主线,也是本文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汪汉荣.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浅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5(3).

[2] 王义秋,李翌.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6(9).

[3] 王俐华.论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J].高校教育管理,2007(11).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6篇

目前,各地高校都对校园绿化用地的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以确保校园园林景观的别具匠心、夺人眼球。但绿化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的是,绿化工程的竣工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结束,更是后期浩大管养工作的开始。但由于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高校面临着绿化资产管理不到位的现状。

1.1绿化用苗存在“以次充好”现象

校园绿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一个高校的文化底蕴,点缀了校园的艺术气息。一些高校在建设新校区绿地时,为创造更好的园林效果,趋向于做精品的园林景观,以达到形成亮点、吸引眼球的目的。因此,有些高校在选择园林设计方案时,偏向于用精品苗木堆砌而成“大制作”,认为有名贵的绿化树种,便能凸显学校的景观品质。而不少绿化公司便是利用了建设方这一心理,在设计图纸上夸大精品苗木的景观效果,但在实际施工中却“偷梁换柱”,在苗木蓬径、干径等指标上“缩水”,更有甚者,用其他品种替代,最常见的便是用四季桂替代金桂。虽然这些所谓的“精品苗木”孤植在校园一角后很难看出和原本设计方案的差距,但是就是地径、干径几厘米之差,或者品种上的小小差异,就能造成建设资金的巨大流失,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缩水。

1.2绿化资产账目不清

绿化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不同的是,它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在前期建设过程中,便可以根据建设方的要求,改动绿化的品种或者种植地点,特别是小型乔木及灌木,起苗与种植都无需动用太多的人力,可以较轻易地完成,因此即使是绿化建成后,也可根据管理者的个人喜好或者其他原因随意变动其种植地。另外,区别于办公家具等固定资产,绿化资产是有生命的,冷暖、干湿等气候因素以及管理养护等人为因素都会导致绿化的死亡,造成国有资产的折损;或者一些绿化在一定年限后自然老化而死亡,为不影响景观需进行换植,造成绿化资产的变动。存放地及数量的不稳定性就给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如在绿化资产发生变动时不及时登记、上报,资产管理员盘查绿化资产时就很难追溯其来源及去向,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绿化资产账目无法清理。

1.3绿化资产后期管养不到位

自21世纪初的扩建大潮至今,大部分新建校区已有10年左右的历史,早已超出绿化建设单位的管养年限,为保证绿化的存活,学校会选择外包给绿化管养单位,或者自己组建绿化管养队伍。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除农林类高校外,大多数学校对绿化管养仍属于粗放型和自我封闭型,管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造成苗木的生长不良及死亡,再加上苗木的自然老化,每年学校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投入绿化环境建设中,无形中占据了一部分教育资金。

1.4绿化资产无法体现其附加意义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师生带来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但高校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因此高校绿化景观的作用不应局限于净化空气、供人欣赏,而应更多地体现其教育意义,如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品位,提供园林景观配置信息,普及植物知识等。现今大部分高校对其投入大量资金的绿化资产没有进行充分利用,而是任其不断地自然损耗、流失,无法像其他固定资产一样做到“盘盈”,可以说,这是对绿化资产极大的浪费。

2造成高校绿化资产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2.1绿化资产管理制度不严,方法不新

就目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对家具、电器、实验设备等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严格,制度规范,标准齐全,有完整的资产入库、原值变动、调拨、报废等一套程序,有明确的归属部门及责任人,并且能在各省市的资产管理网络体系中得以体现,便于每一件资产的跟踪和追查。而绿化资产虽然在固定资产管理网络中有专门的一项,但是却很少有高校将其作为固定资产录入系统。大多数高校对于绿化资产的管理没有建立严格的制度体系,责任到人,定期盘查苗木数量及生长情况,对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和修缮,而是仅仅停留在维持绿化生长的基本需要,发现有死亡苗木就更换,没有完整的计划和方案。再加之绿化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不同,没有具体的生产厂家、出厂号、保质期等,即使录入系统也信息不全,更无法将打印出的固定资产标签号贴上,种种问题都给绿化资产的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

2.2管理者对绿化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高校对绿化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准确的认识,认为投入了大量资金,绿化景观得以顺利竣工,便完成了任务,殊不知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大多数高校目前还没有将绿化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的范畴,所以不会要求有专门的绿化资产管理员,不会特别留意绿化资产的数目及存放地是否属实,对于绿地的新增和改造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思考,绿化死亡后也没有认识到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当然更不会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绿化资产,配合教学科研,使其盘盈增值。管理者的不重视从根源上导致了绿化资源的账目不清,变动不明,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笔“糊涂账”。并且因为没有专人负责,也没有要求建立单独的数据库,往往绿化资产在发生变动后,仅只有具体经办人清楚详细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调动,这些变更资料和依据也因缺乏记录而无从追查,有时甚至导致学校资金的严重浪费。

2.3管理者缺乏绿化资产管理专业知识

俗话说“三分靠栽,七分靠养”,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固然重要,但后期的养护才是管理好绿化资产的根本。合理的养护计划、及时的病虫害治理、定期的造型修剪等养护手段能使绿化苗木健康生长,体现校园绿化景观的美感,提升校园景观品质。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岗位设置,很少会配备专业的绿化养护专员,且大多数高校会选择将校内绿化管养工作外包给其他绿化单位,学校本身缺乏专业队伍,对绿化的养护工作也仅仅停留在“干了浇水,有虫打药,枯了就修,死了就拔”的状态,没有一套专业、完整、详细的管养计划,导致绿化苗木生长不良,没有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更有甚者,由于缺乏对苗木识别的专业知识,在绿化工程建设时,无法辨别以次充好的苗木,或者绿化建设单位擅自更换绿化品种也无从得知,在计量时,对于乔灌木的计量方式也没有足够的知识,以上种种都可能导致绿化建设单位浑水摸鱼,从中牟利,绿化景观不能达到要求,学校资金也不知不觉大量流失。

3提高高校绿化资产管理实效的几点建议

绿化景观自身的环境作用、教育意义,使其相较于其他固定资产而言,更多了层衍生意义,因此,如果在校园建设后管理好园内绿化资产,并将这种特殊资产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做到物尽其用,是一个需要全面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严把检验关,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场

为保证建成后校园内的绿化景观达到设计要求,并确保高校建设资金利用的最大化,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把质量关。绿化工程进行期间,每一批进场苗木都要有专人严格把关,对苗木品种仔细确认,认真清点苗木数量,并按照合同要求,对乔灌木的干径、地径、蓬径、高度等进行详细测量并记录,对不达标的苗木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更换或退货。对整批进场苗木的数量、质量都无异议后,甲方、乙方、监理方三方签字确认,才允许种植。这样既能够从根源上保证校园绿化建设用苗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场,保证建成后绿地的景观效果,保护学校的利益,又能促使管理人员增强责任心,为建成后绿化资产管理打好基础。

3.2完善绿化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建立绿化资产原始台账

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尽量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如确有需要变动的,须及时在图纸上予以体现,整个施工过程甲方人员必须全程跟踪,每一个改动方案也应记录在册。项目竣工后,绿化建设单位须以最终建设的方案为准,出具详细、精准的竣工图,标明苗木品种、数量、面积大小、种植地点等。不出具最终竣工图纸的,或者出具的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的,甲方不予验收。高校绿化资产管理人员应以已验收合格的绿化工程竣工图纸为基础,分地块进行统计归类,建立绿化资产原始台账,这样能相对减少绿化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能清楚地体现每一个绿化用地上苗木的具体情况。在后期管养过程中,如有苗木的更换、增减,应及时在图纸以及绿化资产台账中详细记录,以便于日后资产的跟踪和管理。

3.3加强绿化资产专业学习,打造专业管理队伍

绿化专业知识的匮乏无疑是绿化资产管理的一大障碍,因此,高校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绿化知识培训,以达到能辨别苗木品种,清楚绿化生长规律,掌握绿化养护要领,并对校园内日后绿化配置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数。绿化资产管理人员应和校园信息化专业团队合作,制作符合高校自身情况的绿化资产管理台账和系统,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专业管理队伍的打造有助于绿化的生长,减少死亡率,维护校园绿化景观,避免绿化资金的浪费;信息化管理能直观体现绿化资产的变动情况,帮助管理人员监控绿化资产的盈亏。定期盘点绿化资产,组织人员分地块对绿化资产进行清查,摸清绿化生长状况,每次盘查后,对于数量上的变动及时录入系统,并对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资产变动添加备注,可以使得绿化资产管理人员掌握全校绿化资产变化发展的总体过程,脉络清晰,账目清明。

3.4师生共建,实现高校绿化资产增值

实现高校绿化资产的增值,并不仅仅是在价值上、经济上得到收益,因为高校绿化资产不同于一般绿化用地单纯实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必须体现其教育意义,实现功能的增值。高校可组织师生互动,由绿化管理人员为师生讲解植物种类的辨别、植物养护的技巧等,扩充知识的同时发掘师生对植物、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开展绿化认养活动,为名贵树种、高大乔木制作讲解牌,作为绿化的资产标签,请学生亲手为自己认养的树木挂上标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及保护植物的意识,可从侧面减少破坏绿化的事件发生,有利于绿化资产的保护。在绿化工程建设时,注意将同种苗木在一定规模内集中种植,成林成片,如南京林业大学的樱花大道,南京理工大学的二月兰,既能形成独特的景观,享誉各大高校,又因成片种植,同种苗木集中,便于绿化资产管理,且成片种植的效果更能形成视觉冲击力,能带给师生更多美的享受。一些便于繁殖的品种,可以由专业的绿化团队带领,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扦插繁殖或者种子繁殖,对于种植成活的学生进行奖励;收集草花的种子,由专人集中培育,长成后分配给各个部门,由各部门自行分配,组织造型展、摄影展等。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师生对绿化种植的兴趣,体会绿化养护和绿化资产管理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校园内的绿化景观,自觉保护绿化资产的同时,校园绿化资产也在管理人员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扩大、增值,使其教育意义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创建了信息化校园体系,特别是在资产管理方面,有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一环,绿化资产理应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高校应因地制宜,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平台,提升绿化资产管理能力,以实现绿化资产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避免浪费,实现绿化资产利用以及学校利益的最大化。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固定资产;RFID;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年来各类职业学校得到国家或地方财政的大量投入,加 上各类学校的合并、升迁等情况,出现了学校使用的设备数量急速增加,导致了学校内的固 定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固定资产的类型也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利用信息 化等新技术手段来加强职固定资产管理。

一、目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通过笔者对全国各地部分中职学校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很多职业学校的资产管理存在: 资产管理手段跟不上;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不统一,不明确;不能进行 定期的资产清查或资产清查停留于表面形势等。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高效、快捷的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和实时跟踪,避免很 多学校因采用传统的手写标签和条形码导致资产清查难度大,制度跟不上的问题。

二、基于 RFID 技术的应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从概念上来讲,RFID 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

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 RFID 则使用专用的 RFID 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 RFID 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 RFID标签传送至 RFID 读写器1。

目前基于 RFID 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广泛,包括军用识别、物流货品跟踪、汽车防盗和识别、商品防伪、动物管理、物联网的应用等。

三、中职学校基于 RFID 的资产信息化管理思路

1浅析射频识别技术在酒类防伪中的应用中国安防展览网

1 / 4

利用 RFID 技术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中职学校校园固定资产管理,可 以高效、可靠、实时的进行动态管理。

利用 RFID 远距离的射频识别实时对校园的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清理、管理,借助 在贴在固定资产上的电子标签,通过 RFID 读写器实时的读取标签,利用校园互联网络将数据 传给资产管理服务器,然后利用资产管理应用平台对数据进行统计核实,避免了以账面为基 础的管理缺点。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可以让管理人员很清楚的了解资产的存放位置,有哪 些东西,现在使用的情况如何,资产购买的时间和详细的信息等都可以随时的通过 RFID 读写 器读取 RFID 标签信息传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实现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一)基于无线 RFID 校园资产管理系统示意图 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基础平台,安装无线数据采集器对采集范围内的资产进行实时的监

测和管理。无线数据采集器不仅可以通过无线 WIFI 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通过现有的有

线网络或 3G 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过在校门和校园内的无线数据采集器可以对校园内包括 进出校门的资产设备进行检测和实时报警等服务,确保了资产设备在校内的安全。

(二)实训车间 RFID 资产管理系统平面示意图 将固定资产电子标签打印并固定在资产上面,利用实训室或实训车间门口的 RFID 读写

器可以掌控固定资产的位置和使用情况,同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到资产管理服务应 用平台,可进行实时的跟踪和核查以及预警等。

2 / 4

(三)RFID 读写原理示意图

RFID 读写器通过天线与电子标签进行通信,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

(服务器),通过安装在服务器上的资产管理应用平台可以轻松的实现资产的管理。

3 / 4

四、结束语

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技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各类职业学校近年来加大各类设备的投入,这样就出现了如何有效的管理投入的设备:实时的进行监测和管理,防止资产的流失和损失,避免重复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等。必须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借助现有的网络平台,使资产管理更透明、高效。采用 RFID 的技术进行资产管理的手段将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实力,为学校的建设规划、设备的投入做好有效的信息支撑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 PConline 网. 基于 RFID 校园固定资产管理 解决方案. 2011

[2] 韩云珍.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 理工高教研究,2006

[3] 毛行标.基于 RFID 技术的高校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物联网的构建.RFID 世界网,2011-11

作者信息:

李权(1976-11),男,汉族,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师,软工硕士,联系电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绿化资产;资产管理;资产增值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311-03

1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考扩招以来,各地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这变化,也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高校面临着老校区的改造和新校区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考虑到优雅、整洁的校园绿化环境能愉悦人的身心,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养的提升,学校管理者和面临择校的考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校园环境、绿化景观上来。为此,在校园绿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更倾向于选择有一定资质的绿化公司,对校园绿地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改变原来的仅仅是“有绿化”,力求绿化效果做精做细,甚至有不少高校已拥有标志性的景观,闻名全国。

校园绿化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一部分,经费自然出自政府拨款,因此,高校内的每一块草皮、每一株乔灌木都属于国有资产,理应和家具、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共同纳入资产管理体系。

2我国高校绿化资产管理现状

目前,各地高校都对校园绿化用地的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以确保校园园林景观的别具匠心、夺人眼球。但绿化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的是,绿化工程的竣工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结束,更是后期浩大管养工作的开始。但由于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高校面临着绿化资产管理不到位的现状。

2.1绿化用苗存在“以次充好”现象

校园绿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一个高校的文化底蕴,点缀了校园的艺术气息。一些高校在建设新校区绿地时,为创造更好的园林效果,趋向于做精品的园林景观,以达到形成亮点、吸引眼球的目的。因此,有些高校在选择园林设计方案时,偏向于用精品苗木堆砌而成“大制作”,认为有名贵的绿化树种,便能凸显学校的景观品质。而不少绿化公司便是利用了建设方这一心理,在设计图纸上夸大精品苗木的景观效果,但在实际施工中却“偷梁换柱”,在苗木蓬径、干径等指标上“缩水”,更有甚者,用其他品种替代,最常见的便是用四季桂替代金桂。虽然这些所谓的“精品苗木”孤植在校园一角后很难看出和原本设计方案的差距,但是就是地径、干径几厘米之差,或者品种上的小小差异,就能造成建设资金的巨大流失,导致国有资产的严重缩水。

2.2绿化资产账目不清

绿化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不同的是,它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在前期建设过程中,便可以根据建设方的要求,改动绿化的品种或者种植地点,特别是小型乔木及灌木,起苗与种植都无需动用太多的人力,可以较轻易地完成,因此即使是绿化建成后,也可根据管理者的个人喜好或者其他原因随意变动其种植地。另外,区别于办公家具等固定资产,绿化资产是有生命的,冷暖、干湿等气候因素以及管理养护等人为因素都会导致绿化的死亡,造成国有资产的折损;或者一些绿化在一定年限后自然老化而死亡,为不影响景观需进行换植,造成绿化资产的变动。存放地及数量的不稳定性就给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如在绿化资产发生变动时不及时登记、上报,资产管理员盘查绿化资产时就很难追溯其来源及去向,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绿化资产账目无法清理。

2.3绿化资产后期管养不到位

自21世纪初的扩建大潮至今,大部分新建校区已有10年左右的历史,早已超出绿化建设单位的管养年限,为保证绿化的存活,学校会选择外包给绿化管养单位,或者自己组建绿化管养队伍。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除农林类高校外,大多数学校对绿化管养仍属于粗放型和自我封闭型,管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造成苗木的生长不良及死亡,再加上苗木的自然老化,每年学校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投入绿化环境建设中,无形中占据了一部分教育资金。

2.4绿化资产无法体现其附加意义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师生带来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但高校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因此高校绿化景观的作用不应局限于净化空气、供人欣赏,而应更多地体现其教育意义,如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品位,提供园林景观配置信息,普及植物知识等。现今大部分高校对其投入大量资金的绿化资产没有进行充分利用,而是任其不断地自然损耗、流失,无法像其他固定资产一样做到“盘盈”,可以说,这是对绿化资产极大的浪费。

3造成高校绿化资产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3.1绿化资产管理制度不严,方法不新

就目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对家具、电器、实验设备等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严格,制度规范,标准齐全,有完整的资产入库、原值变动、调拨、报废等一套程序,有明确的归属部门及责任人,并且能在各省市的资产管理网络体系中得以体现,便于每一件资产的跟踪和追查。而绿化资产虽然在固定资产管理网络中有专门的一项,但是却很少有高校将其作为固定资产录入系统。大多数高校对于绿化资产的管理没有建立严格的制度体系,责任到人,定期盘查苗木数量及生长情况,对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和修缮,而是仅仅停留在维持绿化生长的基本需要,发现有死亡苗木就更换,没有完整的计划和方案。再加之绿化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不同,没有具体的生产厂家、出厂号、保质期等,即使录入系统也信息不全,更无法将打印出的固定资产标签号贴上,种种问题都给绿化资产的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

3.2管理者对绿化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高校对绿化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准确的认识,认为投入了大量资金,绿化景观得以顺利竣工,便完成了任务,殊不知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大多数高校目前还没有将绿化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的范畴,所以不会要求有专门的绿化资产管理员,不会特别留意绿化资产的数目及存放地是否属实,对于绿地的新增和改造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思考,绿化死亡后也没有认识到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当然更不会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绿化资产,配合教学科研,使其盘盈增值。管理者的不重视从根源上导致了绿化资源的账目不清,变动不明,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笔“糊涂账”。并且因为没有专人负责,也没有要求建立单独的数据库,往往绿化资产在发生变动后,仅只有具体经办人清楚详细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调动,这些变更资料和依据也因缺乏记录而无从追查,有时甚至导致学校资金的严重浪费。

3.3管理者缺乏绿化资产管理专业知识

俗话说“三分靠栽,七分靠养”,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固然重要,但后期的养护才是管理好绿化资产的根本。合理的养护计划、及时的病虫害治理、定期的造型修剪等养护手段能使绿化苗木健康生长,体现校园绿化景观的美感,提升校园景观品质。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岗位设置,很少会配备专业的绿化养护专员,且大多数高校会选择将校内绿化管养工作外包给其他绿化单位,学校本身缺乏专业队伍,对绿化的养护工作也仅仅停留在“干了浇水,有虫打药,枯了就修,死了就拔”的状态,没有一套专业、完整、详细的管养计划,导致绿化苗木生长不良,没有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更有甚者,由于缺乏对苗木识别的专业知识,在绿化工程建设时,无法辨别以次充好的苗木,或者绿化建设单位擅自更换绿化品种也无从得知,在计量时,对于乔灌木的计量方式也没有足够的知识,以上种种都可能导致绿化建设单位浑水摸鱼,从中牟利,绿化景观不能达到要求,学校资金也不知不觉大量流失。

4提高高校绿化资产管理实效的几点建议

绿化景观自身的环境作用、教育意义,使其相较于其他固定资产而言,更多了层衍生意义,因此,如果在校园建设后管理好园内绿化资产,并将这种特殊资产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做到物尽其用,是一个需要全面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严把检验关,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场

为保证建成后校园内的绿化景观达到设计要求,并确保高校建设资金利用的最大化,必须从一开始就严把质量关。绿化工程进行期间,每一批进场苗木都要有专人严格把关,对苗木品种仔细确认,认真清点苗木数量,并按照合同要求,对乔灌木的干径、地径、蓬径、高度等进行详细测量并记录,对不达标的苗木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更换或退货。对整批进场苗木的数量、质量都无异议后,甲方、乙方、监理方三方签字确认,才允许种植。这样既能够从根源上保证校园绿化建设用苗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苗木进场,保证建成后绿地的景观效果,保护学校的利益,又能促使管理人员增强责任心,为建成后绿化资产管理打好基础。

4.2完善绿化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建立绿化资产原始台账

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尽量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如确有需要变动的,须及时在图纸上予以体现,整个施工过程甲方人员必须全程跟踪,每一个改动方案也应记录在册。项目竣工后,绿化建设单位须以最终建设的方案为准,出具详细、精准的竣工图,标明苗木品种、数量、面积大小、种植地点等。不出具最终竣工图纸的,或者出具的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的,甲方不予验收。高校绿化资产管理人员应以已验收合格的绿化工程竣工图纸为基础,分地块进行统计归类,建立绿化资产原始台账,这样能相对减少绿化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能清楚地体现每一个绿化用地上苗木的具体情况。在后期管养过程中,如有苗木的更换、增减,应及时在图纸以及绿化资产台账中详细记录,以便于日后资产的跟踪和管理。

4.3加强绿化资产专业学习,打造专业管理队伍

绿化专业知识的匮乏无疑是绿化资产管理的一大障碍,因此,高校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绿化知识培训,以达到能辨别苗木品种,清楚绿化生长规律,掌握绿化养护要领,并对校园内日后绿化配置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数。绿化资产管理人员应和校园信息化专业团队合作,制作符合高校自身情况的绿化资产管理台账和系统,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专业管理队伍的打造有助于绿化的生长,减少死亡率,维护校园绿化景观,避免绿化资金的浪费;信息化管理能直观体现绿化资产的变动情况,帮助管理人员监控绿化资产的盈亏。定期盘点绿化资产,组织人员分地块对绿化资产进行清查,摸清绿化生长状况,每次盘查后,对于数量上的变动及时录入系统,并对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资产变动添加备注,可以使得绿化资产管理人员掌握全校绿化资产变化发展的总体过程,脉络清晰,账目清明。

4.4师生共建,实现高校绿化资产增值

实现高校绿化资产的增值,并不仅仅是在价值上、经济上得到收益,因为高校绿化资产不同于一般绿化用地单纯实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必须体现其教育意义,实现功能的增值。高校可组织师生互动,由绿化管理人员为师生讲解植物种类的辨别、植物养护的技巧等,扩充知识的同时发掘师生对植物、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开展绿化认养活动,为名贵树种、高大乔木制作讲解牌,作为绿化的资产标签,请学生亲手为自己认养的树木挂上标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及保护植物的意识,可从侧面减少破坏绿化的事件发生,有利于绿化资产的保护。在绿化工程建设时,注意将同种苗木在一定规模内集中种植,成林成片,如南京林业大学的樱花大道,南京理工大学的二月兰,既能形成独特的景观,享誉各大高校,又因成片种植,同种苗木集中,便于绿化资产管理,且成片种植的效果更能形成视觉冲击力,能带给师生更多美的享受。一些便于繁殖的品种,可以由专业的绿化团队带领,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扦插繁殖或者种子繁殖,对于种植成活的学生进行奖励;收集草花的种子,由专人集中培育,长成后分配给各个部门,由各部门自行分配,组织造型展、摄影展等。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师生对绿化种植的兴趣,体会绿化养护和绿化资产管理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校园内的绿化景观,自觉保护绿化资产的同时,校园绿化资产也在管理人员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扩大、增值,使其教育意义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创建了信息化校园体系,特别是在资产管理方面,有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一环,绿化资产理应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高校应因地制宜,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平台,提升绿化资产管理能力,以实现绿化资产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避免浪费,实现绿化资产利用以及学校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慧兰.高校绿化养护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09(8):21~22,30.

[2]杨莉.关于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12):21~22.

[3]熊孜,梁万花.浅谈高校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提升之道[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53~55.

[4]朱双营.浅谈高校校园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25):153~154.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9篇

1高校资产管理现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1高校资产管理现行模式

高校资产具有种类多、数量巨大、储存和使用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建立高校资产采购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旨在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强资产在采购、使用、处置、维修等环节的全面监管[2-4]。虽然大多数高校正在逐步建立资产管理制度,但仍存在实施效率不高、整体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1.2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普遍呈现各自为政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平台,平台对于资产从规划到处置的全过程也往往难以实时追踪记录。这种“半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逐渐不适用于高校资产管理的要求。因此校园资产管理急需更为智慧高效、规范完整的模式进行统筹规划。目前高校资产管理虽然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和解决。1)高校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完善在规划阶段,程序流程不规范[5],审核不严谨,采购需求不合理,缺乏计划,导致重复购买同类资产[6];在采购阶段,未做到通用设备的统筹采购和统一分配,导致后期运行和管理难度大。在使用阶段,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未能共建共享,导致资产普遍利用率不高[7]。在处置阶段,缺乏动态的长期监管,无法准确掌握待报废资产的真实具体信息,较难做到处置时账实相符[8-9]。2)资产管理平台缺乏与其他系统融合互通智慧校园是整合的、一体化的校园应用系统,具有高度的感知、控制、协同的服务能力。资产管理系统与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房屋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OA)融合互通性较低。各大系统由各部门自建和管理,功能分散、多头管理、相互独立,并未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实现资产档案、财务预算核算数据、文件签批信息等数据的共享[10],导致高校资产信息重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3)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力入库入账不严谨,未按照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资产信息录入和审核;资产调拨后,使用部门、存放地点、使用人等信息未进行实时更新,缺乏长期的动态管理;处置过程缺乏可行性分析论证、市场价值评估[5],有些资产报废后长期没有下账,仍存放于原使用部门,造成账实不符;资产管理系统只具备简单统计和查询[11],未有相关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功能,无法给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基于全生命周期构建高校资产管理智慧化的策略

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业务规范、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采资一体化”原则,对资产管理全阶段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集成,形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平台。该平台强调实名制和实名存放地的管理,全面实现资产信息数据共享和流程共享,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益[12]。实现资产全过程、全日志记录的过程化管理,将规划阶段、申报阶段、实施与使用阶段、处置阶段这四个阶段进行线上与线下的有利结合,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2.1规划阶段

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讲求效益、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流应用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编制各部门资产采购项目规划,在资产管理平台上填写资产配置预算表,与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

2.2申报阶段

资产申报阶段主要分为资产初审、论证评审和立项审批环节。资产初审:各部门在每年规定时间统一在资产管理平台上进行线上申报资产采购项目,填写资产采购需求清单等。统筹部门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各部门资产采购规划及需求清单进行核对,调研场地需求和现有教学实训条件以及其他综合情况,进而审核资产采购的基本情况、必要性、可行性、实施方案、需求资产内容以及相关配套是否科学规范,并在资产管理平台进行审核意见的反馈,初审环节结束后,资产采购的相关材料自动流转到平台的下一环节。论证评审:组织校外专家、各职能部门进行线下论证和评审,校外专家主要对申购的资产从可行性、必要性,是否具有前沿性,是否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如何提高利用率,配置参数是否需要调整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各职能部门包括高职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科研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对需采购的资产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招投标采购实施、软硬件资源共享、资产管理、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并提出评审意见。由统筹部门在该平台进行意见的反馈,并与OA系统对接,提交申请校长办公会审议,关联各部门的相关材料,并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立项审批:由申购部门在资产管理平台填写资产采购申请表,平台自动关联前期的资产采购需求清单,并上传项目建设报告等相关资料,由申购部门、统筹部门、职能部门在平台上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

2.3实施与使用阶段

资产实施与使用阶段主要分为招标采购与合同签订审核、资产入账与验收、资产标签和单据、资产调拨、设备维修、资产折旧、数据上报、资产清查环节。招标采购与合同签订审核:申购部门上传招标采购文件、合同等文档至资产管理平台,由统筹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将前期资产采购需求清单与以上文档清单进行比对,包括针对质保售后、培训、付款方式、拟采购资产的品牌、型号、参数以及台套数等内容等,并在平台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资产入账与验收:由申购部门对到货的资产进行技术验收,并在平台进行资产入账,录入资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规格、数量、金额、购置日期、使用人、使用部门、存放地点、质保期、供应商等信息。由申购部门、统筹部门、国资处等相关部门去现场进行资产的商务验收,包括资产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功能等是否与合同清单相一致,并在平台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与人事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OA系统、校园一卡通等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资产标签和单据:资产管理平台支持对接自助服务终端,利用智能化终端可方便各部门对平台数据的简单方便操作,可实现身份认证、业务单据自助打印、个人业务查询、状态检查、自动开关机、系统配置等。资产标签采用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利用微信小程序扫描资产标签、房间资产二维码,可显示该房间下所有资产的详细信息及汇总信息。可在资产清查时一键上报资产异动,方便核查。也可利用平台的资产地图模块,点击某学院、某科室或某楼栋来查看该环境下所有资产的详细信息,以及统计资产总值、资产总数量等汇总信息。资产调拨:分为部门内调拨和部门外调拨。对资产进行调拨分配,资产设备从入账、入库到新使用部门后的调拨情况、使用轨迹都可实时查询到。设备维修:各部门在平台填写设备维修单,自动关联每个资产的入账信息、招标文件、合同信息、验收报告等信息,可查看每个设备的维修周期和步骤,与后勤管理系统、OA系统对接,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资产折旧:按照年度计提,季度计提和月度计提三种不同的计提方式进行资产的计提折旧。完成分类折旧年限调整、数据治理、财务对账、资产的补提与按月计提折旧、折旧数据报送财务等工作。数据上报:实现常用的资产管理类统计报表,同时支持财政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上报数据一键生成直接导出上报。与教育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严格按照教育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的规范,实现数据直接上报、事项同步的功能,减少学校重复输入数据。资产清查:利用条码采集设备,对已粘贴条码标签的资产进行快速清查。通过全面清查,准确掌握各类资产的详细资料,切实摸清家底。采取部门自查、资产清查办公室全面清查原则。由各部门领导总负责,资产管理员、各科室负责人担任资产清查员,负责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进行资产清理、盘点,检查资产原值、待报废资产的数额及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关注资产分类是否合理;详细了解资产目前的使用状况等。及时在资产管理平台提交资产清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资产清查总体情况,资产盘盈、资产损失清查情况,重大事项披露等。在各部门完成盘点工作后,由清查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对盘点工作进行全面清查复核,确认盘点结果,确保盘点工作质量。

2.4处置阶段

资产处置是指部门对各类资产进行产权转移或注销的行为。包括报废、报损、转出、出售、投资等。资产的处置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制度,规范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处置阶段:首先将处置类业务由职能管理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审批,对接OA系统,提请校长办公会议决议;然后会议决议后进行集中的财务销账和资产销账,进行资产评估;最后完成实物处置操作,进行账面资产数据的核销,并与财务管理系统、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OA系统、校园一卡通等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

3结束语

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智慧校园背景下,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智慧化建设强化了高校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动态监管,通过系统智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类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异动信息,实现资产重要指标监控预警功能,并促进资产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蒋东兴.“云端一体化”高校智慧校园畅想[J].中国教育网络,2014(1):49-52.

[2]石鑫磊,张鑫.高校智慧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90-292.

[3]高东辉.智慧校园视野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20(11):38-39.

[4]徐召,胡宁,王攀,等.高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2):282-284,296.

[5]吴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164,167.

[6]高惠玲,王海滨,郭万喜,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在“放管服”背景下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33-36.

[7]张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建思考[J].财经界,2020(10):103.

[8]李明,王静,张石磊.智慧资产管理模式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7):157-158.

[9]曹杰,郭俊芝.智慧资产管理模式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20(9):149,154.

[10]赵善庆.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基于财务预算角度[J].财会月刊,2015(31):22-25.

[11]姜远达,王晓菊,杨雨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1):289-292,302.

[12]田鹏,落巨福.高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237-240.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不断加强,校区建设日益庞大,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也逐渐突出。其设备成本较高、配置地点不集中、使用时间长、使用效率不高、使用灵活性不强等问题,都使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增大,高校的固定资产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防止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等都是高校管理层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素养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高校固定资产利用率。

1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创新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现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要有合理、高效、符合高校自身情况的管理制度。现在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固定资产的管理主体不明朗。由于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是公办制的大学,适应了向国家“伸手要”的习惯,这导致高校管理层对固定资产抱着重视投入、轻视管理的思想意识,这对有效管理固定资产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其次,高校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虽然现在的固定资产都是数字化管理,但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大都停留在账本管理层面,即账物管理层面。但学校在构建固定资产时,是一次性计入“事业支出”,资产不提折旧、成本核算不准确等问题致使账目虚增固定资产总额,与实际固定资产价值不相符。且由于高校面积广,分支机构众多,致使固定资产在盘点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间接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种种问题都告诉人们创新管理制度迫在眉睫。第一,具有多个校区的高等院校要明确各个下属单位的关系。以校财务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为主体,各个学院为二级单位,学院下属的各个部门为三级单位。这样层层管理有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层次性。第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学校应设立校级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对高校内各学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中让学校固定资产处于“管控当中”。第三,在内部控制方面也要有所创新。比如在固定资产日常保管方面,各个学院的管理部门应做好对账工作。学院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要账账相符,学校层面的总账与明细账要核对相符,当然,实物的抽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不断的检查中可及时检查出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有利于高校管理固定资产。

2设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方法

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合理、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其可以由学校教师自己设计,也可以请专门的企业为学校设计,还可以购买市面上成熟的管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可将学校采购的设备数量、哪个校区哪个部门的配备设备数量、设备单价成本、运输路径等信息进行一个系统化的记录,更可以在学校采买下单时就进行记录。这样集购买、安装、维修、折旧、报销等为一体的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可以使校园固定资产处于一个实时监控的状态。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固定资产由以往的静态管理发展为动态管理,更可以防止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出现,有助于学校实现切实管理固定资产。另外,在校园中也不难发现有些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这时就可以引入“固定资产绩效考评机制”,结合固定资产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大性能综合考评设备是否有必要进行再次购买。如现在很多学校引入了“校园一卡通”,将以往的“多卡制”换成“一卡制”。因此需要许多的校园卡一体机,但买回的校园卡一体机数量是否合适就不能判断。这时可以根据绩效考评模式,判断校园卡一体机的数量是否合适或放置地点是否合适。比如有些地点过于偏僻、或者是学生不太可能在这里使用校园卡一体机,根据一段时间的考评可以准确判断出这台机器放置在这里是否合适,或者是哪些地点还缺乏校园卡一体机。如此就可以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成本,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在高校经费日益紧缩的今天,控制固定资产成本,将固定资产最大化利用也是高校管理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

3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工作素养

由于高校的固定资产数量众多、使用时间较长、配置地点也非常分散。因此这很考验各个岗位上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如思想意识、技术水平。在思想意识方面,高校应树立管理工作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只有思想端正了,行为才能加以约束控制。且要树立责任意识,不能将思想仅仅停留在“保管”固定资产上,还应考虑如何合理配置固定资产等问题。在技术水平方面,人们知道现代的信息系统管理与以前的账目管理有很大分别。工作人员平时接触的“工作伙伴”是计算机。这对一些资历长、年长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来说,进行计算机管理就会显得很陌生。在加上固定资产是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动的资产,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学校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培训进行考核。

主要参考文献

[1]安晓红,郭兰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09(25).

[2]程艳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浅析[J].商业经济,2014(9).

上一篇:辅导教学范文 下一篇:篮球投篮教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