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远离生活

时间:2022-06-12 02:38:11

都市远离生活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都市”。

人类常常自设圈套,自我毁灭。科学、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的节奏越来越快,一切行为都呈现出远离生活的倾向,与人的心灵和精神需要背道而驰。

笼罩感

在都市生活,有一种被笼罩的感觉,就像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在家里时,被楼层所笼罩,看不出去,连邻居也是陌生人;在办公室里,被高楼所笼罩,同事间的关系也是简单而有隔阂的;在路上,被汽车笼罩,人山人海,常常有被淹没的感觉。

当有被笼罩的感觉时,需要仰望天空,而天空没有蓝色,长期雾蒙蒙的,尘土飞扬。看不到蓝天,也看不到空旷,人们却乐此不疲的生存和纷争,就如鱼儿一样在浑浊的污水中游来游去,对环境已经污染到了极限却并不知情。

亚健康

都市里的人,大都出现了亚健康:颈椎病、身体发软、有气无力、慢性疲劳、失眠、无趣。

价值观迷失

都市的一切生活行为,都是需要用金钱去购买的,因此在习惯的观念中,金钱是衡量生活标准的重要尺度,于是人们都在直接或潜意识的追求金钱,把金钱作为安全感的保障,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作为是否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殊不知,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人们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失去了对平凡生活的感动,失去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失去了对完整人生的追求。当人们不再那么疯狂的追求金钱时,可是又无法找到新的价值取向,这也是社会缺乏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整体堕落。

人情冷漠

人情,是一种爱的需要,但友情、亲情、邻里之情,在都市里被都市文化瓦解了:人的流动性,决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短暂性;高节奏的工作形态,决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浅层化;经济、效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只认结果不讲过程的竞争和冷漠关系;家乡观念的消失,决定了都市人缺乏“根”的归宿。这一切人情的失落,导致了都市人孤独的傲慢、寂寞的疯狂。

虚无心理

虚无,是转型社会时期,特别是经济转型期容易出现的心理状态。贫富差距拉大,机遇若隐若现,命运的偶然作弄,人们的内心蠢蠢欲动,既想在经济浪潮中获益处,又对自己的追求充满质疑,同时又找不到新的价值追求,虚无感油然而生。

爱情快餐化

人们对爱情有着憧憬,却又无法去感受爱情的过程和内涵。一步到位的爱情取代了相依为命的爱情,人们更注重实际的条件而忽视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婚姻关系中的责权利和自我倾向更加明显,决定了婚姻关系的形式化和合作化特征,这种理性思想渗透在感情中也,常常让双方都失去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人们不想也无法在感情上投入过多,导致了大龄男女的单身主义倾向越来越多。

奢侈品的“廉价”

住房和交通工具,本应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在都市却成为了奢侈品,有房有车成为了成功和身份的象征。房子和车子,在都市是多少人向往却又无以实现的,而这些奢侈品本身却是十分廉价的:有车的人常常为堵车而恼火,为找不到停车位而着急,为养车的高额支出而痛心,成天躲在一个铁壳子里怨气十足;有房的人,住在一个若干楼层若干格子里的某一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无以挪动的,并且也不完全属于自己,这个空间的四周的墙壁都是公用的,住在这个由一个数字作为标志的空间里,常常也充满着压抑感,因为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人情。

熟悉的陌生人

网络,不能不说是十分便利的,它能让在天涯海角的人在上边交流,但是网络的虚拟化性质,也常常让真实的人变为抽象的人:在办公室里,宁愿跟网友聊天也不跟同事聊天;网上的交流具有非真实性,网上交流多了,陌生人变得更加神秘,熟悉人变得更加陌生。网上交流的依赖性,也正反映了人们对真实沟通的逃避和厌倦,反映出现代人的内心空虚和无聊。

上一篇: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下一篇:印度风情上演奇幻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