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急治理范文

时间:2023-08-23 17:03:03

社区应急治理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安全;安全风险;安全治理;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6-0052-09

doi:10.19366/ki.1009-055X.2016.06.009

在《社区安全的理论与实践》(2010年)中,笔者主张广义的“社区安全”概念。在该书中,笔者将“社区安全”定义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社区有关组织积极整合社区内外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犯罪行为和治安侵害,杜绝安全隐患,防止意外伤害,减少社区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避免社会断裂等,努力为社区成员创造安定和谐、安全有序、安居乐业的社区环境”。[1]8笔者指出当前我国社区普遍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犯罪行为、治安侵害、安全隐患、意外伤害、矛盾纠纷、社会断裂等,并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防范社区安全风险的思路与措施。[1]9-15在《城市安全研究概述》一文中,笔者提出“城市安全是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人身健康和资源供给等方面保持的一种动态稳定与协调状态,以及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与经济异常或突发事件干扰的一种抵御能力,这种状态的保持和能力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及其政府对自由安全边界的责任意识和价值判断。……城市安全是一种全方位的安全,内容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科技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等,其中公共安全又包括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内容。影响城市安全的因素大致包括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国防因素、国际恐怖主义等”。[2]24-25城市的安全问题无一例外都会体现到社区中来,影响社区安全的因素也随处可见,我国社区依然面临着上述的各种安全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国社区安全治理的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

一、当前中国社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从广义的“社区安全”定义出发,我认为,当前我国社区总体上面临着以下安全风险:

(一)来自自然领域的安全风险

这类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地面塌陷、断层滑坡、泥石流、风灾、雷击、洪灾、涝灾、雪灾、旱灾和虫灾等。我国城乡社区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来自自然领域的安全风险。其中,风灾、雷击、洪灾、涝灾、雪灾、旱灾等较为常见,南方多洪灾、涝灾,北方多雪灾,偶见洪灾;处于地震带的社区可能多发地震,处于山区的社区可能面临泥石流等风险,我国城乡社区也经常遇到地面塌陷、断层滑坡等风险。靠近活跃火山口附近的社区还可能面临火山爆发的风险。

(二)来自社会领域的安全风险

这类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社会动乱和社会灾难等,如杀人、抢劫、偷盗、爆炸、投毒、火灾、矛盾纠纷、交通事故、空袭、、意外伤害等。尽管社会动乱和社会灾难发生的概率很低,但大多数社区普遍面临着各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矛盾纠纷、交通事故、火灾、意外伤害等的威胁,爆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处在经济社会文化多重转型期的中国社区,来自社会领域的安全风险明显增多。

(三)来自环境领域的安全风险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包括是否存在放射性污染、是否存在沙尘暴、是否存在雾霾等空气污染、是否存在酸雨、是否存在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污染、是否存在土壤污染等。因为这些安全风险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四)来自经济领域的安全风险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每一个人都越来越感受到来自经济领域的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最终都会反映到社区中来。这些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就业的安全、生产的安全、金融的安全、投资的安全、交通运输的安全、能源的安全、社会保障安全等。这些风险都无一例外地会影响到居民的工作、生活及生命的安全。

(五)来自技术领域的安全风险

随着各种新旧技术的不断应用,我们现在面临技术领域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多,如重要公共技术设施的维护、高新技术的负面危害,包括毒气泄漏、核泄漏、生物化学技术、光辐射、电波干扰、建筑物倒塌,其他安全隐患等。

(六)来自其他领域的安全风险

这类安全风险如卫生领域(人体卫生安全、动物防疫安全、水生物防疫安全等)、生态领域(海洋生态安全、自然生态安全等)、信息领域(国家机密、计算机住处、网络信息、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等)、文化领域(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冲突、文化侵略等)、政治领域(政治动乱、政治颠覆、政治斗争、国家分裂、情报破坏等)、国防领域(包括外敌入侵、危害、领土完整等)、国际领域(国家间冲突、国际恐怖主义等)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二、当前社区安全治理的基本格局

吉登斯认为,“生活在高度现代性世界里,便是生活在机遇和风险的世界中。这个世界的风险与现代制度发展的早期阶段不同,是人为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3]4特别是近代社会以来,“随着人类成为风险的主要生产者,风险的结构和特征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现代意义的‘风险’,并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社会’雏形”。[4]22-23无论是哪个地方的社区,都没有绝对的安全或绝对的不安全,一般都处在绝对安全和绝对不安全之间,都面临着人为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种风险,因此,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社区安全隐患问题的治理,更好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不断地提升社区的安全度。尽管社区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风险,但不是所有的安全风险都是现实的安全威胁,安全风险与安全威胁之间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安全风险转化为现实安全威胁是有诸多前提条件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指出,“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5]15多年来,我国在探索完善社区安全治理格局的过程中,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职能部门指导、基层街道社区统筹、社会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安全治理格局。社区安全治理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安全领域“模糊地带”的有效管控,切实控制有利于安全风险转化安全威胁的前提条件,这有赖于我们对社区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和高效治理。那么,当前社区安全治理的格局究竟如何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一个话题。分析社区安全治理格局的前提和基础,是对社区各类安全风险发生概率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分析社区安全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从而发现当前社区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各类社区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如上所述,当前我国社区总体上面临着来自自然、社会、环境、经济、技术及其他领域的诸多安全风险。那么,这些安全风险的可能范围和发生概率如何?这是我们研究社区安全问题不可回避的问题。下面,对各类安全风险的发生范围和可能性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列举了我国城乡社区可能遇到的62类安全风险,其中大多数安全风险在大多数社区都可能发生,只有少数安全风险发生的范围较小,还有一些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尽管不同安全风险发生的地域范围和可能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我国城乡社区普遍面临着各类安全风险,需要我们认真地应对。

(二)当前社区安全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分析

城乡社区作为居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风险直接影响着居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社区安全存在着较多的“脆弱性”和“易变性”,而且存在较强的“外来性”,因此,社区安全风险的管控往往与社区外的其他主体紧密相关。也就是说,不仅社区安全是脆弱的,今天安全不等于明天也安全,这里安全不等于那里也安全,这个方面安全不等于那个方面也安全,更重要的是,很多社区安全风险来自于社区的外部,仅仅社区内部的治理是难以奏效的,需要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审慎地反思当前社区安全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那么,面对这么多的安全风险,谁是社区安全风险的管控主体呢?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理清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部门职责和个人的理解,笔者在此进行梳理,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了解到,社区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的管控主体达50多个,多发的各类安全风险管控主体也多达30多个。尽管其他社会单位、公民和社区都有协助管控安全风险的义务,但真正能够最有效管控社区安全风险的依然是国家各职能部门及军队等强力机关。这实际上就带来了一个现实中的尴尬问题,那就是“有权管的部门可能不知情,知情的基层社区可能管不了”,这也是我国当前社区安全状态普遍不佳的重要原因所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社区安全应急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完善社区安全治理格局的几点思考

努力为居民群众和社会单位创造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目标。面对社区的诸多安全风险,亟待进一步完善社区安全治理格局。完善社区安全治理格局,需要标本兼治,既要治标,切实防范和处置好各类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治本,努力通过完善法律、政策、监管、技术等手段切实减少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努力让我们的社区处于更加安全的状态。具体说来:

(一)树立安全风险意识,打造安全社区文化

“居安思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就较为重视安全问题,有着较高的安全意识。进入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的风险源成倍增加,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多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安全风险在不断地转移、扩散和变化,可现实社会中很多单位和公民对身边的安全风险浑然不觉,身处险境之中而不自知自觉,常常置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于不顾,甚至执意扩大并扩散安全风险,放任安全风险转化现实安全威胁,危害社会的正常运行,给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说到底,是安全意识匮乏、安全文化缺失的表现。因此,迫切需要全社会树立起强烈的安全风险意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时刻关注和识别各种安全风险,时刻防范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认真学习安全防范技术和知识,努力提升全社会的安全程度,建设打造更多的安全社区或平安社区,使建设安全社区(平安社区)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安全社区文化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能见到成效。

(二)将社区安全要求切实融入城乡建设规划

各地在开展城乡建设规划时,切实将社区安全风险因素纳入规划的统筹考虑之中,在城乡建设规划之初,就要全面摸清各个社区所在位置和周边地区历史上曾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现存的安全隐患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按照最高的防御标准或安全标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预防、整改和防范,配齐各种安全防范设施,切实从源头上提升社区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从而帮助更多的社区在面对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和其他各种安全威胁时,具备应有的安全防范能力,减少人身和财产损失。在已经建成的城乡社区,也要积极排查现存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可能的安全风险,尽最大努力建设和完善社区的安全防范设施设备,提升各社区的安全防范能力。对安全隐患较大确实难以整改或整改成本过大的社区,当地党委政府要尽最大努力提供优惠政策动员帮助当地居民尽快搬迁到安全地区。

(三)完善安全法律法规提升社区安全的强制性

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全国人大要切实履行立法职责,尽快组织力量对涉及社区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适时提升社区安全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社区安全领域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和强制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要根据上位法的要求,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订更加切实可行的本地社区安全法规,进一步增强社区安全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大幅度提升违反社区安全法律法规行为的成本,增强本地区安全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本地区社区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及时整改社区安全隐患

要按照“法律贵在实施执行”的要求,切实调整优化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进一步将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街道(乡镇),按照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原则,切实使基层安全监管和执法力量落实在基层,执法人员的责任与具体的社区网格挂钩,通过培训等各种方式提升基层安全监管执法力量的执法能力和水平,通过持续的努力不断查找社区当下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各类安全风险,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公民和社区切实履行相关法律责任,消除安全隐患,主动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加强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及时公示相关的违法行为、处罚结果和整改情况。

参考文献:

[1]袁振龙.社区安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王文水,王鸿春.首都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3.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谢尔顿・里姆斯基,多米尼克・戈尔丁.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M].徐元玲,孟毓焕,徐玲,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8]颜烨.安全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9]段华明.城市灾害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沈国明.城市安全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陈秋玲,何丰,姜立杰,等.上海城市安全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2]石剑荣,陈亢利,等.城市环境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3]刘亚臣.城市化与中国城镇安全[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

Abstract:Thispaper,throughthereviewoftheconceptofcommunitysafetyandurbansecurity,analyzesthekeyrisksfacingtheChinesecommunity.Itshowsthatpossibilitiesandcontrolsubjectsinthecommunitysafetyriskmanagementpatternarediscussedtofindthefatallimitationexistingincurrentsocialsecuritygovernance.Italsopointsoutthepossibilitiesofcreatingasafetycommunityculture,improvingthecommunitysafetylawsandregulationstoenhancecommunitysafetyofmandatory,strengtheningsafetysupervisiontoeliminatethehiddentroubleofthesafecommunityperfectthesupervisionofcommunitysafetymanagementintheexpandingchannelsofsocialsupervision.Itfinally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ofcommunityemergencymanagementpatterntoimprovethecommunitysafety.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层社区;应急治理能力;提升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基层组织,基层社区的应急治理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事关一个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行、事关经济社会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城乡形态、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基层社区在应急治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为整个区域及国家的应急治理工作提供了关键支撑。但与此同时,我国基层社区治理中依然存在不少矛盾和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应急治理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层社区在应急治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基层社区的应急治理能力虽然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来看,仍有不少短板亟待解决。1.应急防控体系不完善,居民协同联动和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突发事件事关社区居民个体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整体的平稳运行,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协同解决。由于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应急管理的体制有待完善、居民对自身作为社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清晰等,人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迅速融入协同联动的应急事件处置机制中。这要求我们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健全社区组织的参与机制,着手完善与社区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提高基层社区的应急治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2.基层社区人员的应急能力不足,应急人才缺口大。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迫切需要专业的具有高水平、高素养的社区管理人才。当下,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学习能力较低,公共服务意识欠缺,不能为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面对突发事件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应急人才短缺导致基层社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此外,某些社区工作人员还存在着亲和力差、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方法不恰当的情况,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3.基层社区应急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应急演练开展不够扎实。社区宣传是民众了解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基层社区应急治理的重要举措。就目前来看,基层社区针对居民参与社区突发事件处置的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致使许多民众对政策缺乏了解、对应急治理的内容把握不清晰。此外,由于基层社区针对应急突发事件制订的预案以综合类和消防类为主,因此,当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基层社区难免出现应对不力的局面。与此同时,社区民众在应急演练中的参与度不高,导致某些应急预案演练往往停留在方案阶段,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基层社区提升应急治理能力的途径

1.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立稳应急治理的核心。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社区处理应急事件的根本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战胜重大突发事件的制胜法宝。在处置应急事件的过程中,基层社区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应坚决服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清自身责任使命,这是提高基层社区应急治理能力的关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P4)基层社区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必须办事关人民生活的实事、做解决燃眉之急的好事、解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难事,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全面履行应急治理职责。二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培养高效精准的应急执行力。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2]基层社区要有责任意识,做到精准发力。基层社区干部是社区应急治理的关键力量,因此,要努力培养更多既懂管理、又懂专业、还能应急的复合型领导干部,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应急处置的预判能力、决断能力、执行能力,确保其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社区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用好科学的方法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迅速理清思路,找到重点,按照科学防治有效联动的模式制订出合理有效的举措,实现应急事件防范化解与可持续化发展的一体化[3],绝不能自己先慌了手脚。三是提高社区公共决策民主化水平,构建广泛参与的立体式应急机制。基层社区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一定要发挥强大的领导力量和组织力量,将各方力量汇聚起来。坚持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前端化解;坚持以网格化、结构化的管理模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坚持强化组织力量,合力化解矛盾危机,构建党统一指挥、人员结构合理、社区功能完善、应对反应灵敏、工作协调有序、运转快速高效的社会运行秩序和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能。还应通过理念引领、政策倾斜、财政奖励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完善多主体间协同参与应急管理主体体系。[4]2.坚持文化自信,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区民众共识。一是坚定文化自信,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落后,古人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可以利用的技术力量比较有限,因此,提高治理能力成为古人应对突发事件最核心的要义。基层社区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治理智慧,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二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凝聚社会共识。基层社区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宣传,使社区民众自觉地把自己的未来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基层社区可以凝聚社区群众的共识,在基层社区中产生共同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唯有如此,基层社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进而统一战线,以最快的速度、最协调的行动投入到突发事件的处置当中。三是依法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尤其是在形势不明朗、事件走向缺乏把握的境况下,民众会渴求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导致话语生产、传播与交流的频率显著提高,进而引发各种不同话语的“大爆炸”。其中的危机话语会持续地造成人们情感、观念和认知的激烈冲突和深刻矛盾[5],使民众产生恐慌心理。基层社区要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做好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要公开、及时、准确信息,回应群众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情;要坚决依法制止和澄清各种谣言,以稳定社会情绪、增强民众的信心、防止人们焦虑恐慌。3.强化科技赋能,优化治理结构,创新基层治理举措。一是构建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体系。要加大公共卫生防控建设投入,优化医疗救治体系;要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和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要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健全医疗应急机制,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同时,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基层社区体系保障,搞好统筹协调。二是运用数字技术,强化基层社区应急治理的科技赋能。数字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传统局限,是基层社区提高应急治理能力的有力武器。要建设智慧社区,进一步将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到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中,为基层社区研判潜在风险、制订精准的防控措施、优化资源调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智能化响应、可视化指挥、闭环式处置,提高网格管理的精度、拓宽社区宣传的广度、提升应急治理的速度。三是提高物资储备效能,建立物流应急体系。按照社区集中管理、物资统一调拨、做好平时服务、突发事件应急、采储有机结合、运转便捷高效的原则,通过实体储备、协议储备、能力储备等方法,健全统一高效的国家和地方应急物资分级储备保障体系,构建应急物流系统,打造应急电商物流平台,关键时刻调得出、供得上、保障好。四是扎实开展基层社区应急演练。基层社区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采用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模拟灾害发生时的真实情境,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居民参加应急演练的积极性和获得感,带领居民学习并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切实提高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防灾救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以期在灾害来临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孙彩红.地方政府危机治理的系统与联结机制分析——从疫情防控视角观察[J].兰州学刊,2020,(5).

[3]马彦涛,于永达.中国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挑战与实现路径[J].学术探索,2020,(4).

[4]张海波,童星.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9,(4).

[5]吴畏,石敬琳.公共危机、话语构型和认识治理[J].求是学刊,2020,(3)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1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盲区

1.1治理盲区:行政化倾向较严重

当前,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较严重,基层政府习惯性包揽基层应急治理事务,较少考虑社区的实际情况与差异,社区居委会的自治职能弱化。一方面,政府不断将卫生防控的重心向社区下沉,政社之间职权界限较模糊,社区居委会往往是被动等待基层政府的应急指示,错过有效处置的黄金时间,事后又急于展示防控成果,存在形式主义。另一方面,部分基层政府将防控最严峻的任务转嫁到人力最薄弱的基层社区,比如在缺少医疗防护物资的情况下,仍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逐户排查,基层社区工作量巨大。

1.2心理盲区:居民风险意识不强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频现,社区相关宣传效果有限,社区居民风险意识不强,对社区的卫生隐患检查、健康信息填报等工作不理解、不配合。部分居民个人卫生防护意识较差,对疫情防控措施不以为然,抱有侥幸心理。

1.3物理盲区:卫生应急设施薄弱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设施相对不足,部分防疫物资储备缺失,社区应急处置的运行负担相对严重。社区应急设施配置侧重于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类型的突发事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设施建设重视不足,个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仅能提供测量体温等简单的服务,无法满足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另外,社区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不足,种类相对单一,消杀器械、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相对短缺。

1.4技术盲区:高新技术利用不足

社区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智能信息系统相对滞后,许多社区高新应急技术利用不足。社区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衔接较差,系统运行缓慢,信息采集主要依靠人海战术与手动操作,信息数据质量不高,安全性与方便性也得不到保障。另外,智能技术强化了管理者的依赖性,社区工作人员过度注重数据而缺乏工作主动性,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1.5制度盲区:社区卫生应急制度执行力弱

随着我国减灾示范社区的发展,社区制定了较多的应急制度,但疫情防控期间仍暴露出社区应急预案执行力弱。社区层面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同质化、模板化突出,一些社区不考虑自身实际,照抄上级部门的行政性意见,机械地运用其他社区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实用性与时效性较差,难以在应急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

2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特性

2.1重视主体协同性

传统社区应急管理单纯依靠政府,治理主体单一[5],恪守科层制的组织结构,逐级落实应急管理工作。韧性社区更加注重社区与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的交互与联动,强调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主张建构并完善社区风险预警机制,在不断加强预防的基础上实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6],防患于未然。同时,韧性社区更注重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社区、居民三元联动预警机制,建立与专业公共卫生组织的协作预防机制,变被动单一的应急救灾为主动风险监测。

2.2重视风险抗逆性

韧性社区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充分发挥韧性的抗冲击能力,克服自身应急管理方面的脆弱性,在短时间内整合资源,化被动为主动。同时,在不改变社区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社区活动、公共秩序、日常生活等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具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持续抗逆性。

2.3重视动态适灾性

传统社区的事后应急管理工作多为经验性处置,随着时间推移,防范意识会日渐淡薄。韧性社区重视动态适灾性,能从每一次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快速恢复社区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展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同时,不断强化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不断提升社区韧性。

3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构建原则

3.1坚持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结合

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应坚持内在与外在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社区自身应急属性,挖掘内部优势,又要加强社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为社区应急管理营造良好的协作环境。一方面,韧性社区不仅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对象,更是有效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应急主体,社区自身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从社区空间布局、群众动员、持续学习等环节进行全面统筹,事前规划建设预留必要的冗余空间,事中迅速整合资源与动员居民抵御冲击,事后进行多角度的反思拓展,完善“事前预测预警、事中应急处置、事后反馈提升”的全周期预警机制[3]。另一方面,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涉及面较广,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构建共建共享、信息畅通的应急管理合作机制,对提供社区应急服务的社会组织给予财税适当减免等优惠政策[7],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应急治理。同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主体的合作协调机制,推动社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消除信息孤岛,整合信息资源,畅通反馈渠道,营造高效快捷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合作环境。

3.2坚持统一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应坚持统一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遵循政府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安排,又要立足社区实际,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政府对社区卫生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贯彻落实政府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规定,自觉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及危机管理工作的主导地位。同时,树立全局观,加强社区与政府及其他社区的沟通协作,整合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资源要素共享、多方合作共赢的社区韧性共同体,形成应急管理合力[8]。另一方面受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要根据不同环境进行个性化社区应急管理方案的构建,并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保护和调动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社区自身应急管理效能。

3.3坚持紧迫性与渐进性相结合

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要坚持紧迫性与渐进性的原则,既要认识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推进应急工作快速发展,又要认识到应急管理的长期性与渐进性,要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管理。一方面,社区要加强动态评估,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排查问题与不足,尽快补短板、堵漏洞,提升社区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另一方面,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根据社区的现实情况,在不断探索、试错的基础上,按计划、分阶段推进。

4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路径选择

4.1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治理韧性

治理韧性是完善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职能。要加强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压实属地责任,激活社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一是发挥社区党组织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建立以党支部委员和卫生应急人才为核心的社区应急领导队伍,实现交叉任职、联合办公,确保党对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党建在示范社区创建中的作用,切实扭转应急管理工作的、形式主义等风气[9]。二是增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自治职能。社区居委会应制定应急工作事项准入清单,增强自治职能,防止行政依赖,重大应急事项由居委会成员集体讨论决定,提高应急处置效能。同时,转变社区应急检查考核机制,以具体的应急事项作为评价标准,引导社区管理人员做好应急准备,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明确基层政府作为社区应急工作指导者的定位。正确处理应急治理中的上下级关系,打破现有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厘清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权责边界[10],避免职责重叠、相互推诿,杜绝向社区推卸责任、随意问责,赋予社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更大权限,真正落实属地责任。

4.2以人文关怀为主导,提高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完善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内生动能。将人文关怀融入现代社区服务中,使社区治理内生于社会历史与现实,是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关键[11]。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居民公共卫生应急风险意识,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居民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将人文关怀注入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社区人文关怀,精准掌握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推进需求端和供给侧对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并通过抗疫故事宣讲、抗疫榜样表彰等活动,使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卫生防控与恢复工作中,形成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慰藉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发挥社区心理疏导服务队作用。成立社区志愿心理服务队,邀请心理专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向社区居民提供适时的心理辅导,缓解社区居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焦虑、烦闷等负面情绪。三是开展公共卫生应急教育宣讲活动。社区可定期印刷《社区公共卫生应急安全知识手册》等,向居民免费发放,并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加大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的普及,打造良好的社区应急氛围;还可将卫生应急与社区特有的文化相结合,将应急意识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当中,提升居民的应急思维和应急素养。

4.3以应急配置为支撑,夯实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物理韧性

物理韧性是完善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基础条件。要加大对社区公共卫生的财政投入,制定统一的设施建设标准,制定较为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提升社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是设立社区公共卫生应急专项基金账户。政府可以设立社区公共卫生应急专项基金,中央财政和基层政府每年增拨一定的事业经费到公共卫生应急专项账户,形成长久的滚动式可持续发展机制[12]。社区可以通过拓展筹资渠道、建立合作式健康保险制度等,共同为应急基础设施的完备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加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制定平时、战时社区公共卫生设施标准,明确规定公共卫生设施的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容纳人数等,推动社区卫生应急设备更新、改造,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立即启动卫生应急防控。三是建立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动态储备目录。加强应急物资检测监督,平时合理规划、按需供给、动态管理,确保一定时间内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和效用[13],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分配和调度。同时,探索社区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进行专业化管理,将卫生应急物资放置于第三方机构的储备仓库,逐步构建多元、完整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4.4以科技赋能为导向,优化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技术韧性

技术韧性是完善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强大动力。将智能化信息系统运用到应急信息的采集与上报、分析与利用,并分步构建适合社区特点的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实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监控预警”的应急信息共享交互,及时将卫生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也能避免因信息不足而导致的复合性社区危机。三是建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以服务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重点,强化社区居民公共卫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和规范,实现居民健康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推动社区居民健康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

4.5以制度设计为保障,完善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制度韧性

制度韧性是完善韧性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保障,要加快建立监督机制,探索完善应急志愿者制度及配套措施,落实社区应急预案制度。一是完善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监督制度。社区居民是最广泛的监督主体,社区要确保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公开透明,就要充分落实居民的监督权,利用群众意见箱、投诉电话等方式保证群众行使监督权。基层政府要定期加强巡视检查,听取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汇报,将工作成果纳入社区绩效考核。二是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制度。构建和谐的社区互助环境,建立志愿者服务评估机构,为志愿者升学、就业等提供助力,使公众有意愿、有信心参与应急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为应急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5],提供基本人身安全保障,降低应急志愿服务风险。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应急管理预案。基层政府应指导社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预案内容要符合社区的民情、社情,以信息披露、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突出问题为重点[16],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确保社区能够有条不紊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危机;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7日

社区作为现代城市公共治理系统末梢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单元。社区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越来越凸显,危机管理过程中社区功能的发挥,直接延伸和扩展着城市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

一、我国社区在危机管理中现状描述

目前,“减灾社区”和“安全社区”的这两个概念已被引入国内。安全社区是指针对所有人、环境和条件的积极的安全预防项目,具有包括政府、卫生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的地方社区。我国的城市区划结构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市―市辖区―街道结构;另一种是市―街道结构,在这两种结构中,街道俨然已经成为连接国家与社会的交点。

我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办都有自己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而街道行政办公室是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当危机事件爆发时,协调消防队、派出所、市容、环境卫生作业队、工商、食品、安监、人防、居委会等部门。街道办虽然有自己的应急领导小组,但日常的预警机制还不完善,针对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地震等,以及公共卫生疫情如非典、流感等一般都是在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后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反应滞后不及时。

随着公共安全知识的普及,相应的应急知识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许多社区会不定期的开展应急宣传教育以及培训,有条件的社区也会定期开展有关危机事件演练。但是从培训人员来看,一般都是长期居住在社区,年纪在50岁以上的居民,社区的危机知识宣传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张贴宣传兰为主,也会不定期发放应急知识小册子。宣讲内容主要有常见心肺复苏知识、常见的意外伤害救护、急性中毒救护、灾害逃生与救护、心理救助知识等。

社区在应急保障方面还不够完善,首先是社区应急救援队伍还不够壮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其次是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除了常见的灭火器材以及一般防汛器材外,没有更多的物资储备,在应对危机时往往不能保证物资的自我有效供给。在应急场所方面,一般社区都会设有紧急避险场所,主要是社区内的绿地公园、广场、操场,这是发生地震、火灾、爆炸时公众的应急避险场所。针对一些小规模的突发危机事件,社区应急领导小组还可以有效应对,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预案机制,在面对一些大灾大难时,社区的应急处置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二、社区在危机管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单纯依靠政府体制内的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对危机的需求,但是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又与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应对危机时在政府主导下,应该更多的由社区、公众自身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区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它是城市管理的末梢组织,是防治危机的重要基层组织自治力量,它不仅可以减弱行政执行的控制,而且可以灵活协调各方面力量,更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是一种多元的、灵活的社会自治机制。

社区紧贴基层群众的生活。它不仅掌握社区物质层面的状况,如地理位置、面积、土地、建筑物状况等,对社区内的经济活动、社会风气、常见的犯罪活动等信息能够清晰的掌握,可以分析出社区的潜在危机和风险,从而消除各种危机隐患。在资源动员方面,社区也有一定的优势,社区能调动的资源包括社区居民、社区内的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社区内的医疗服务、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等资源。社区内人与人的交往比较密切,在以人情、感情、互惠、信任基础上建立的社区能够有效地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

三、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缺陷及原因解析

(一)参与主体单一。在传统的行政区―社区模式下,社区运行的行政趋势太明显,社区组织的条块分割严重,大大阻碍了群众的参与热情,社区管理行政化,缺乏基层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危机事件中的主体往往是政府或公共部门这样的正式组织,一些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工商企业以及以公众个体组成的家庭小单元还都没有广泛的参与到应急体系中来。除政府之外的危机参与主体仅限于个体的零散行为,社区居民自我组织程度不高。

(二)危机意识淡薄。公众的危机预防意识不强,大多还是停留在以治为主的阶段,比较看重危机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对于危机事件的预防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民众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从已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来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所致。受我国传统的行政思想大政府小社会的影响,社区居民对政府形成严重的依赖,很多居民都是坐以待毙等待救援,而没有预防危机意识,同时也缺乏应对危机的技能。

(三)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对于公共服务的供给,经常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必须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制度条例加以规范。在社区层面也应同样如此,但是当前社区普遍缺乏相应的应急规划,取而代之的是上级的单项的危机防范和应对文件。在危机应对工程中相关人力物力的协调主要是通过科室人员的工作经验来实现,应急预警和评估依靠上级行政部门的文件转达。所涉及的危机应对中的各主体处于各自行动的状态,缺乏协同应对危机的制度条例。

四、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路径分析

(一)加强危机文化教育,培养社区公众的危机意识。动员社区公众广泛参与危机事件的前提是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教育,逐步树立起公众的危机意识,加大对安全教育的重视,通过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开展社区应急文化教育。危机意识的植入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活动及个人自我教育。在社区内主要利用社区活动室、宣传栏、应急手册等向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民间救援组织的志愿者、红十字会、消防队、NGO成员进入社区,开展培训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要编纂有关的应急教材,发放一些应急小册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急演练。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的危机意识。

(二)完善应急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但是在社区层面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首先,完善应急基本法,通过公法来为社区应急管理提供稳定的制度背景和制度保证;其次,通过部门法的修订,强化社区应急管理各主体之间的权责,明确对他们的监督与制约,为各主体在应对危机时的协同治理提供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

(三)充分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扩大参与主体。要加强社区与居民的互动,加强邻里之间的互动,社区要搭建平台,在危机发生时能够使社区、居民和政府有效互动,使每个居民能发自内心地为社区的危机防治贡献力量。培养居民的自治能力与危机参与热情。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危机领导小组就应培养居民的危机防范知识,加大公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使每个居民都产生社区共同体的意识。同时,社区掌握着大量的危机应对时所需的社会资源,如果能充分调动使用这些人力、物力、财力,一定能更有效地应对危机。

(四)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现阶段的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在应对危机中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和主体间协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构建城市社区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时,要重视资源与信息共享,要吸收居民、志愿者、企业以及第三部门组织、做到群防群治。很多社区都是在危机发生时临时来成立指挥领导小组,这就使得应急决策被延误。在多元主体系统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起综合协调作用的指挥机构,该机构应该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其他各个主体权责利明确分工,共同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松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23.

[2]姚传明.美国大城市区的治理:多中心体制与一体化改革[J].新视野,2010.17.

[3]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2.

[4]滕五晓.社区安全治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街区制; 城市社区; 城市管理; 公共安全治理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6.03.005

社区是基层政权和群众的链接点,上传民意,下行政令,其地位特殊而又重要。2014年,在福建调研时就曾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城市社区不但凝聚资源财富,也是城市居民安全、舒适、健康生活的重要寄托。城市社区的重要地位也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而日益凸显。就公共安全角度而言,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事关社会稳定。201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维护公共安全体系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2015 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城市发展,安全第一”的城市发展理念。会议不但对今后城市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也确立了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标尺。[1] 为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勾画“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路线图”,2016年2月6日,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一出台就刷爆了微博、微信朋友圈,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焦点。从2月21日20:15央视新闻联播微博发出《意见》新闻到22日上午10:00,有近15000条被转发。[2]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后台数据显示,2月21日至24日,封闭小区拆墙网页新闻多达13849条。单就城市住宅小区是封闭还是开放、小区原围墙是留是拆的争论而言,民众和网友多聚焦于社区公共安全议题。可见,系统分析和研究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既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任务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西方街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街区制社区及其特点

街区制社区是与传统封闭小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封闭小区一般都有明确的边界,大多以围墙或栅栏为“红线”,建有门禁系统或设立安保岗位,对社区居民及其车辆开放而对外来行人和车辆出入有一定限制。封闭式社区最大特点是界限分明,小区内外各有不同。就其弊端而言,对外封闭且功能单一,它像画在城市里的一个个规则不一大小不同的“闭环圈圈”,造成空间断裂,阻碍交通,对城市规划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构成“碎片化”威胁。相较于有形的空间封闭而言,居民交往的封闭更是杀伤城市活力。而街区制社区一般建在道路边,不设围墙而是由城市主干道围合、被中小街道分割、路网密度高的开放式社区。街区制旨在将社区与外界打通,促进小区与商业、服务业的结合,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就近配套,提升居民居住和生活品质,增加城市公共路网密集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促进社区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高度融合。街区制社区的最大特点是社区功能混合,资源能得到高效利用。

(二)西方街区制社区建设

街区制在西方早期社区建设中就已采用并且是土地私有制国家惯用形式。其中,美国是街区制发源地之一,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社区都以街区制为主。其中,成型于上世纪初的“纽约第五大道”堪称世界街区的典范。该街区位于曼哈顿群岛中心地带,建立以来历经数次改造,时下不但景点众多,艺术味道浓厚,而且名媛士绅聚集,商品货物齐全,车辆行人通行无阻,也是纽约市民庆祝活动的重要场所。英国不但建有成熟的街区还于上世纪中叶建立了街区保护制度。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伦敦牛津街是英国街区的代表。在这条不到两公里的街道上云集了300多家大型的国际商场,每年都吸引来自全球各地3000多万游客到此观光购物。牛津街交通便捷,到此游客不但尽情购买名牌商品、享受星级英式周到服务,也可以细细品味街区建筑特色。此外,德国柏林、意大利米兰、西班牙巴塞罗那、捷克布拉格等城市都在推广街区制。

在亚洲,韩国城市居民区基本上都是开放型的,低矮的常青树和条条马路等都会被当成社区分界线,呈现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美况;日本城市规划建设法规明确任何小区不得建围墙,城市住宅小区也多是直接和大路相连。[3] 东京社区的马路上都装有红绿灯,车辆可在社区穿梭行驶,市民你来我往,交流交往自由方便;在新加坡,80%的城市居民都居住在一种叫做“政府组屋”的非封闭式社区中。由此可见,街区制不但承载了人类城市规划经验,也是世界城市社区建设的常态。

(三)中国街区制社区探索

在中国,街区制同样不是新生事物,传统居民居就有开放的习惯。北京传统的胡同、“条”,上海的弄堂具有住宅开放意味。[4] 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部分大城市曾效仿前苏联城市规划模式建设了由城市主干道包围、具有配套文化生活设施的社区住宅,但这种住宅并未流行。在社会管理单位制和社区管理地区化等因素作用下,“单位圈大院”,集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封闭小区仍是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的主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出让行为,商品房又极力迎合消费者讲求产权与身份象征,期待安静、安全和私密等需求,封闭式住宅小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据不完全估计,1991-2000年,广东封闭小区覆盖了城乡80%以上的人口,上海则多达83%小区被封闭起来。[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大拆大建和违规建筑不断出现,“城市病”日益凸显,创新城市社区规划势在必行。很多城市开始探索街区制,较为成功的当属借鉴欧洲小城规划理念而建设的四川宜宾莱茵河畔小区。该小区占地500多亩,分七大“回”字形组团,是商业用房,组团内相对封闭,组团间主干道路和绿化景观对外开放,颇具活力。此外,广东佛山新城社区、上海古北一期住宅小区等都是中国街区制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开始针对街区制出台规定,加强引导。如,大连市2005年就提出:城市社区要拆除围墙实行组团封闭制,组团间以小街道分开,街道对外开放;广州市2005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封闭住宅小区内道路;成都市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小街区规划”理念,推行“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在借鉴国际城市治理理念、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反思我国城市规划教训的基础上,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意见》引发了社会担心和舆论关注。有调查显示,90.4%的民众担心居住安全会受到影响,在街区制社区配套措施需求选项中,85.33%的受访者选择保障公共安全选项。[2] 可见,街区制社区的公共安全保障问题是居民心中难以过去的一道坎。

二、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新考验

不可否认的是,封闭社区的“墙”和“门”圈出了民众心中的净土,赋予了社区居民相对安全的居住生活空间。尽管街区制顺应了城市发展趋势并似乎能为“城市病”开出一单药方,各地街区制探索也值得肯定。但街区制在给城市带来活力并方便交通的同时也赋予城市社区异质性、混杂性和开放性的复杂特点,社区公共安全将面临新考验,突出表现为三方面:

(一)城市社区治安将面临新考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矛盾危机和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基层社区本来就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集结地,社会治安案件大多发生于此。而社区治安状况又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也因此备受关注。在街区制诸多谈论议题中,“治安谁来负责”最受热议。诚然,社区治安不能仅靠封闭解决,封闭也不能完全解决治安问题。但街区制的开放会打破曾经封闭而又相对平静安逸的社区环境是不争的事实,也势必增加新的不安全因素。例如,街区制背景下,城市社区落户或入住居民将发生变化,人口流动加剧,增加了社区人口异质性和复杂度;住宅小区由封闭到开放,若防范不力也会增加封闭尚未解决的偷盗、抢劫和诈骗等治安事件发生几率;街区制也会加速物业行业重新洗牌和物业管理方式与行为的变革,[6] 社区物业保安有可能撤离大门退守楼内,大门门禁和保安守卫功能让位于楼宇门禁,社区治安将更加精细化,意味着由“外紧内松”的“院墙安全防范”进入“外松内紧”的“楼宇安全管控”时代,警察和保安的社区治安职责将面临新的调整。面对日益增长的民众公共安全需求,城市社区治安任务和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治理不善将会导致社区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

(二)城市社区应急能力的新考验

社区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和第一现场,日益频发、多发的各种突发事件让民众遭受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社区应急工作是整个社会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和 “最后一公里”。[7] 社区应急能力包括突发事件预防与准备能力、舆情监测与预警能力、应急救援与处置能力、事(灾)后恢复与重建能力等内容。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制约,我国城市社区应急能力欠缺。相对于传统社区,街区制社区将更加开放,社区居民异质性增强,社区结构发生变化,水、电、暖、油、气管线等公共设施超负荷,疫情传播速度加快且难以控制,暴力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概率增加等各种突发事件诱因需要重新评估和预判,考验城市社区安全预警及防控能力;社区人流、物流陡增,更多的街道将加速形成,对应急资源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大,社区应急力量需要重新整合,考验城市社区应急资源供给与调配能力;车辆直通小区且流量会明显加大,考验道路桥梁、沿街建筑、地下网线与综合管廊等硬件设施安全质量,[8] 对城市应急硬件设施的承受力和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带来挑战。此外,城市社区治理格局和机制的变化,也考验社区的应急指挥能力。

(三)对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新考验

公共安全意识是指公众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意识或态度。自古以来,中国特色的安全防御手段塑造着传统居住观和安全观。就传统城市社区而言,有围墙林立,有保安守门,有门禁,对小区外的陌生人、车辆等进出多少有所限制。居住在相对封闭社区的城市居民有一种自然的安全感,对风险的认知度明显低,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突出表现为:不但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弱,而且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意识欠缺。而街区制拆掉了小区围墙,也少了一道有形屏障,势必增加居民内心的不安全感;同时,传统与非传统公共安全问题也会涌现在社区民众和政府面前。无可置否,如果没有对待风险和危机的正确态度和认知,就很难保证自身安全。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居民身心不安,门难开,墙难拆,街区制也将难以顺利实施。可见,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是街区制的又一重要挑战。

三、街区制社区的公共安全治理应对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保障公共安全是街区制需要解决的现实任务。西方国家在推行街区制中十分注重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如美国充分发挥街区业主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作用,英国、日本则通过立法维护街区安宁,韩国则通过完善街区配套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等。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街区制开放了社区,也必将推动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理念的重塑和方式的转型。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

(一)坚持群防群治原则,加强社区治安防范

社区治安需要公安、社区、物业和非政府组织等主体间的协同,更离不开社区居民、管理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公众参与社区治安可以凝聚资源,实现社区治安多元化供给。

1. 要认真分析街区制对社区治安形势影响,围绕社会关注焦点,允许公众知晓社区治安状况并鼓励公众就社区治安政策制定和执行发表意见,挖掘公众智慧,加强公众监督,在共商共建中共享社区和谐稳定。

2. 应结合街区制特点构建公安干警、物业保安、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参与的社区治安联防队伍,重新界定和落实各方责任。其中,公安机关仍是城市社区治安的主导力量,要继续警力下沉,加强社区巡逻,严打社区犯罪,强化威慑力;街道社区是治安联防的基础力量,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活动,为社区治安提供有力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社区物业公司要继续在社区居民监督下,履行好服务职责,提供更专业的安全保障;社区社会组织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连通各方,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活动。

3. 要研发配备符合街区制特点的专业技防设施,结合街区制社区治安需要,开发或升级社区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巡逻考核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等并促进系统的集成,建立全程全面的防控体系,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结合。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

街区制社区将会改变社区应急环境,考验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水平。就街区制社区应急管理而言,一方面要结合街区制特点重建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机构,探讨构建专兼结合的社区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并提升其应急能力;要结合街区制需要修订和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构建符合街区制特点的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一是组织有关力量开展街区制社区各种突发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加强街区制社区新风险的评估和安全监管工作巡查,提高社区应急监测和预警能力;二是结合街区制需要为社区配备足够的应急基础设备,结合街区制规划建设好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建立专兼结合的社区应急队伍,提高社区应急准备能力;三是要针对街区制容易出现的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宣传与模拟演练,组织好家庭应急与防灾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三)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居民公共安全素质

公共安全教育是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对风险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必要途径。推广街区制必须重视提高居民公共安全意识。为此,一是要本着“风险永在、安全相对、事故可防、预防为先”的原则,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着力营造社区公共安全教育氛围,让居民充分认识到社区封闭不是保障安全的万全之策,安全源于自身重视和自我提高,需要居民自身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心安全、意识有,就不怕墙被拆。二是政府和社区要以节日和社区知识普及活动为契机,依托社区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宣传栏等场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结合街区制特点精选教育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形式推进公共安全教育;三是社区应当组织专家进社区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讲座,家庭、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也要积极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教育,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共建守望相助的温馨大家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将面临新的转型,街区制就是重要变革。《意见》出台意味着有关街区制及其治理的相关政策会陆续推出,但政策预期并不意味着结果优良,需要我们对新问题有理性的认知。街区制建设也绝非简单的“拆围墙,开大门”,更不是“一刀切,简单化”,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提高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打造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维护社区公共安全,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服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街区制顺利推行和运行质量,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林晓夕.听上去很美的“街区制”难点在哪儿[N].中国联合商报,2016-02-29(D01).

[2]吴晓琳.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J].江汉论坛,2016,(5):40,41-42.

[3]应琛,余静.日本开放的住宅区[J].新民周刊,2016,(9):97-98.

[4]郭晓红.探析街区制涉及的法律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236.

[5]缪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2004,(5):46.

[6]苏诗钰.街区制的实施将加速物业管理行业重新洗牌[N].证券日报,2016-02-25(A02).

[7]朱恪钧.论基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政策规范与评价标准――成都市应急能力建设实践[C]//洪毅.应急体系规划与应急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85.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6篇

一、工作目标

以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统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除患排查行动,继续督促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含公共安全)。突出“预防为主”重点,加大隐患治理力度,隐患整改做到责任、时限、措施、资金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严厉打击“三非”、“三违”和“三超”行为,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排查范围和内容

(一)排查范围。

各村、社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及公共领域。主要包括:

1.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备设施。(责任单位:应急办、经济发展办、派出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2.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站点、场所、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排查道路状况、桥梁涵洞、陡坡、急弯、临水、临崖、塌方滑坡地段、场镇过境路占道经营情况。(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派出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3.农机、水利、渔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场所及设施。(责任单位:农业服务中心、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4.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旅游景点。(责任单位:应急办、派出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5.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网吧、人员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责任单位:应急办、派出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责任单位:市场监管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7.易受暴风雨、洪水、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8.油气输送管线、涉燃爆粉尘场所。(责任单位:应急办、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9.公共领域居民区、高层建筑、老旧小区消防、电气火灾。(责任单位:应急办、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二)排点内容

1.重要设施、装备、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2.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3.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制度执行情况。

4.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

5.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

6.学校、教室、校舍、厕所、厨房、锅炉、防雷设施、围墙、堡坎等设备设施情况。

7.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落实情况。

8.房屋建筑和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风险。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排查阶段(3月11日前)各村(社区)、镇直相关部门在3月1日前全面动员,制订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和本单位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清责任,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台账,于3月11日前报送镇应急办。

(二)整改督查阶段(5-11月)各村(社区)、镇直相关部门要结合重点时段的工作要求和此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三)验收阶段(12月)镇应急办、经济发展办等相关部门对各村(社区)、镇直相关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验收。主要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否到位,是否出现反弹,是否闭环管理、监管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等。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社区)、镇直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总责,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组织检查,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完善检查记录,督促隐患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全面排查。做到企业自查与行业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在隐患排查治理中要突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地区,突出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企业等事故高发行业和场所。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区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智慧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163-03

1引言

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应对的效果。在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维护公共安全体系,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社区是应急管理至关重要的主体,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是一种防患于未然,为社会打造安全屏障的基础工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也强调要“加强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2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城市治理带来了众多难题,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公共管理体系的末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一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要经历预警准备、应急处置和善后修复三个阶段。社区作为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提升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对于突发事件的预警、减缓、处置和恢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2.1提升应急准备的针对性

社区的突发事件除少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多数是人为制造的灾害,或者说多半是社区内部的安全隐患未能排除所导致的人为灾害。提升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可以使社区更加科学理性地分析周围环境的不稳定因素,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结合实际开展应急培训和演习等来增强社区整体的应急预防预警能力,社区应急准备工作做得好,便可以达到很强的实效性,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2.2做到第一应急响应

社区居民是突发事件的第一知情人,大量的应急救援实践表明,社区能否积极参与、有效配合,直接关系到应急管理的效率乃至成败。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和专业救援队伍的应急管理和救援行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就能使社区居民意识到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与突发事件能否及时顺利处置息息相关。社区应该是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居民理应成为应急管理和救援的第一响应人,成为自救互救的一支主力军,在某些关键环节甚至要主导本辖区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而不能仅仅作为突发事件的当事人或被救助对象,更不能在应急第一响应中缺位。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政府组织的救援队伍到达前,由于社区掌握更加准确的救援信息,社区可以进行先期处置,迅速汇集并传递信息,第一时间组织动员本辖区居民进行自救互救、社会疏导,控制事态的发展蔓延,使生命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

2.3使恢复计划事半功倍

突发事件发生后,灾后恢复属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重建恢复工作千头万绪,同时政府资金有限,如果事无巨细都由政府来做,必然存在既做不了又做不好的问题,因此恢复工作不能由政府包揽包办[1]。参与恢复计划应属社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物资救援和心理疏导,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突发事件带来的压力与冲击,加快恢复和重建工作。提升社区灾后自我恢复能力,政府就可以改变大包大揽的救灾机制,社区自我恢复力强,社区在灾害恢复中的作用发挥得好,就能大大减轻政府的各种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

涪陵区崇义街道秋月门社区位于涪陵区江南主城滨江路,在涪陵城西,总面积0.3km2,社区办公用房位于黄金海岸小区,办公及活动场所1200m2,居住居民5608户,总人口16618人。辖15个行政小组,4条街道,4个居住小区。共有住宅楼39栋,商业网点198户。社区面积小、人口多、商业网点集中,从业人员多样、居住对象复杂是该社区的基本特点。社区坚持重点在预防,核心在基础设施健全,关键在平常的原则,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尝试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融入到社区建设之中,以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促社区建设上档升级,取得了良好效果。秋月门社区围绕“应急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组织机构,整合辖区Y源,积极探索创新,提高居民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转移安置演练和实际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重庆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涪陵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涪陵区消防工作先进集体”、“涪陵区平安社区”、“重庆市普法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无邪示范社区”、“重庆市环境友好型社区”等20余项荣誉称号。

3.1确立社区应急管理主体地位

社区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社区班子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在保障有人负责、有钱做事、有章办事、有地干事的前提下,充实社区应急管理自,释放社区活力,从而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的能力。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社区相关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应急管理工作。专门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建成了应急物资储备室,为抢险救援提供了物质保障。明确工作程序与职责,并根据社区自身特点制定了“十个有”的工作标准,即有一个应急管理工作计划、有一套健全管理制度、有一个应急物资储备室、有一支应急志愿者队伍和宣传队伍、有一个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室、有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有一个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有一支应急救援小分队、有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规划图、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台帐。

3.2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培训

社区建立了图书馆、网络书屋和科普体验室,让居民有学习应急方面的知识和体验科技的奥秘,开辟了固定的宣传专栏,落实了必要的宣传阵地。社区充分利用书写宣传标语、宣传栏、活动展板,QQ群、LED宣传屏、发放宣传资料、应急安全知识小册子、设宣传站等搞好宣传活动。特别在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唐山地震纪念日(7月28日)时段做好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举办了专题培训课6期,以会代训12次。社区还多次邀请区消防支队和科委的同志来给居民讲消防和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系列讲座,对社区幼儿园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达到宣传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作用。

3.3构建多元参与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

社区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成立了社区、社区警务室、医疗、物业、超市五联动机制。制定了社区、家庭应急救援预案、志愿者个人应急救援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实现预案的规范化管理,完善邻里救援的社区支持框架体系,建立健全15个网格管理、社区居委会联络卡。将姐妹超市设立为应急避难物资储备库,平时作为经营场所,遇有突发事件,可直接调用日常生活必备品。将社区康华门诊部设置为应急医疗救护点。制定了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实施方案,设立了滨江大道为应急避险场地,共有5000m2,能有效解决该社区居民应急避险。

3.4切实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坚持社区“应急救援人人有责、学好知识人人受益”理念,以“社区人”的安全需求为出发点,组织了由社区党员、居民、保安、医务人员组成的群众性应急救援120人的志愿者队伍,每年对志愿者队伍培训2次。社区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提高志愿者的应急救援能力,分别在黄金海岸、晶蓝江岸小区、三色幼儿园、社区办公场所组织应急演练4次。社区不断完善灾情上报系统,提升信息管理能力。成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小区负责人、网格管理员组成的24h轮流值班的应急管理速报员队伍,发现安全隐患和可疑问题立即上报办事处和区政府应急办公室。社区还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以不断适应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4进一步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

当前社区应急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底,所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极其有限,存在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社区应急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社区居民应急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4.1培育良好的社区应急文化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把社区作为基层应急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社区应急管理,推进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强化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与演练,使社区居民掌握一定的危机应对技能,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应对灾害的水平。其次要引导和指导社区居民家庭认真做好家庭应急准备工作,编制家庭应急计划、定期进行家庭安全隐患排查。最后,社区除建立专业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外还要整合社区已有资源成立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方面的应急管理专家库。

4.2畅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应急管理渠道

治理视角下的主体多元理论认为社区应急管理应重新定位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的角色,要充分运用各主体在危机治理中的资源优势,构建一个协作互补的治理网络。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管好“路灯”和“红绿灯”,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面对危机己无法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及时有效处理灾害和开展有效救助行动时,需要同一些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专业社会组织的作用,补充专业应急力量的不足。在应急管理实践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或者签订互助协议等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力和责任,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进而克服单一政府主导的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存在的专业性不足、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端,达到增强社区的预警能力、缓解社区应急资源短缺、缩短灾后恢复期的目的。

4.3构建与智慧社区相融合的应急管理新模式

当前各地正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建构和完善智慧型应急管理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智慧型应急管理新模式就是基于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2]。将智慧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是国际趋势,实现了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的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智慧社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顶层设计和各类已有信息资源的整合。着力建设社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和软硬件环境,通过构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社区应急管理的一体化和互动化。最终实现人防和技防有机结合的社区智慧应急管理,克服以人工为基础的传统应急管理的弊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恢复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

4.4完善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前提,是要对社区现有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现阶段对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还存在在能力考察指标中可量化的“硬”指标少,评价指标不具有操作性,动态评价较少等问题[3]。要探索建立一种将应急管理定量分析和模糊综合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通过组建专家团队,设计征询表,专家征询和信息反馈、确定指标集等步骤建立评价指标集,并计算指标权重,从而对事件发展趋势和应急工作效果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和判断,再以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为基础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促进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菲菲,庞素琳.基于治理理论视角的我国社区应急管理建设模式分析[J].管理评论,2015(2).

[2]齐恩乐,文晓灵.智慧型街道(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创新:以北京市两个街道的创新实践为例[J].新视野,2015(5).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坚持社会共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从安全价值、安全伦理、安全认同、安全意愿、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以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为抓手,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引导公众强化风险防范、安全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提升、学生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面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全面安全素质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

二、宣传重点

一是重点做好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二是重点做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方科学理性认识灾害事故,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重点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举措的宣传教育,推进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法手段创新运用,强化社会安全自觉,深化社会共治理念;四是重点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党委政府、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企业和从业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制以及安全权利、义务,提高安全法治意识、法治水平和法治素养;五是重点做好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营造良好安全舆论氛围,夯实社会安全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安全水平,筑牢安全管理防线。

一是督促企业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发动企业职工积组织参与安全知识竞赛;三是指导企业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宣传栏、岗位安全标示、张贴安全宣传标语、风险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应急处置措施等;四是督促企业开展安全隐患自查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此项工作由镇经济办牵头,各村、社区配合实施)

(二)安全宣传进农村

加强农村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将安全宣传纳入乡村建设工作之中,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支撑和保障。

一是利用村村通广播、村民微信群、QQ群以及下乡扶贫时机,广泛开展安全宣传,发放安全宣传资料;二是在各村、社区重点路段、场所等悬挂、张贴安全宣传标语;三是在各类安全隐患点设置相应安全警示标识。

(此项工作由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牵头,各村、社区配合实施)

(三)安全宣传进社区

加强社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

(此项工作由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牵头,幸福社区、坭金村配合实施,结合“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一并开展)

(四)安全宣传进学校

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面向广大师生普及安全知识技能,强化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宣传从早抓起、从小抓起,紧盯学校开学放假等关键时间节点,全方位强化校园安全。

一是把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二是组织师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提升应急避险能力;三是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建立事故灾害处置预案。

(此项工作由镇中心校牵头负责,辖区内其他学校配合实施)

(五)安全宣传进家庭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以家庭为单元的安全能力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发挥安全宣传走进家庭、影响社会的积极作用。

一是利用村村通广播、村民微信群、QQ群等广泛宣传家庭安全防范、家庭安全用火、用电等知识;二是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

(此项工作由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牵头,各村、社区配合实施,结合扶贫走访开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五进”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本辖区、本部门主管行业领域“五进”活动。

(二)认真总结,确保实效。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在开展“五进”活动中,要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9篇

一、工作目标

到2021年1月末,各村(社区)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做到有组织、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有装备,基本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上下联动、防救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和网格化治理格局,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加强。

二、重点任务

(一)组建应急指挥部。整合各村(社区)原有各类应急指挥机构(包括安全生产、消防、森防、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救灾等),组建以村(社区)书记为总指挥,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应急指挥部。负责辖区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森防和防灾减灾救灾的组织、指导、协调等工作,统筹协调村(社区)内事故灾害应急工作,统一指挥村(社区)内应急队伍和力量,统一调配村(社区)内抢险救援救助物资和应急装备,第一时间做好事故灾害的初期处置和救援等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责任制,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村(社区)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协调解决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大问题,组织指挥事故灾害应急救援等工作。

(二)应急管理工作。村(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在镇应急指挥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辖区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森防和防灾减灾等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应急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安排部署,面向村(居)民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负责村(社区)内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排查辨识村(社区)内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和数据库,制定风险隐患管控治理措施,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及时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及时报告重大风险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负责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使用、管理应急物资、救援装备;落实应急值守制度,第一时间报告灾害事故信息,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处置,第一时间组织自救互救和疏散群众;负责组织辖区内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等工作;协助镇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三)明确村(社区)应急管理职责。村(社区)“两委”在镇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协助做好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协助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宣传普及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内安全生产及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定期进行巡查检查,第一时间发现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对风险隐患进行监测预警和管控,第一时间报告重大风险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落实应急值守制度,第一时间报告事故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开展初期处置和救援,第一时间组织自救互救和疏散群众;协助做好辖区内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等工作。

(四)建立应急管理网格。村(社区)“两委”在乡镇应急管理部门(机构)的指导下,整合现有网格资源和力量,全镇基层管理体系按一级网格为社区、村(居)委会。二级网格村(居)委会的村民小组为单位划为一个网格,社区以现有7个片区划分为7个网格。三级网格村民小组以5户联保、10户联防为单位划分网格,7个片区以楼栋长为单位划分网格。三级网格长以微信群等方式掌握应急管理信息,发生应急事故实行层层报告制度,与平安建设网格制相结合,协助乡镇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森防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每个应急管理网格要明确网格员,按照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内容,结合网格内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实际,建立网格员应急管理工作卡制度,一个网格员一张工作内容卡(注明主要职责,上下级网格联系人、联系方式)。主要工作内容是: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救助、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定期排查网格内安全生产及水旱灾害、消防火灾、森林火灾、地震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向村(社区)报告风险隐患信息,督促整治隐患并对风险进行经常性的巡查监控;组织网格内各单位和村(居)民进行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演练,熟悉疏散逃生路线;第一时间报告网格内灾害事故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群众疏散逃生;承担网格内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等工作。

(五)加强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各村(社区)及应急管理相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动情况,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以及内外环境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预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资金的应急预案演练。要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六)有效提升应急队伍能力和水平。

1.加强人员配置。通过统筹使用村(社区)委会成员,把综合素质好、工作热情高、事业心责任心强的人员配备到应急管理工作岗位,保证应急管理工作队伍质量。

2.组建应急队伍。组建村(社区)综合性、松散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可与《工作意见》中明确的村屯志愿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站合并建设),队长由村(社区)主任兼任。村(社区)两级应急救援队伍要承担起辖区内灾害事故先期处置和救援、组织群众疏散等综合救援职能,并根据辖区内自然灾害和安全风险隐患情况,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3.提升人员素质。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实际开展应急业务培训。应急管理指挥部负责组织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队员和应急管理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施意见》所明确的相关内容。通过集中授课、网上培训、现场教学、参与应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使每名应急管理人员做到《实施意见》明确的“五知十会”(知道应急管理的相关法规,会排查隐患、会登记造册;知道防灾减灾的基本要求,会辨识风险、会监测预警;知道灾害救助的政策规定,会统计灾情、会核查灾情;知道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会初期处置、会组织疏散;知道信息处理的基本方式,会接报信息、会使用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月18日—1月21日)。深入学习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成立领导小组,研究落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明确具体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及责任措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来。

(二)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阶段(1月22日—1月31日)。全镇基层管理体系按一级网格为社区、村(居)委会。二级网格村(居)委会的村民小组为单位划为一个网格,社区以现有7个片区划分为7个网格。三级网格村民小组以5户联保、10户联防为单位划分网格,7个片区以楼栋长为单位划分网格。三级网格长以微信群等方式掌握应急管理信息,发生应急事故实行层层报告制度。整合原有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组建综合性的乡镇应急指挥部;组织乡镇普通民兵、医院、学校及所属单位、企业等人员,组建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村(居)民小组长、普通民兵、卫生所(室)、学校等人员,组建村(社区)综合性、松散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三)验收阶段(2月1日-2月5日)。组织对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成情况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逐级报送。针对验收提出的问题,认真组织整改,切实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四、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大网格化治理力度,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救助等工作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新应急管理格局。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村、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实行风险隐患和问题从发现到完成整改闭环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

(三)保障工作经费。将应急管理工作经费和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满足应急管理工作基本需求,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经费和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资金主要用于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宣传教育培训、配套设施建设、考核奖励等;用于为应急管理指挥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工作需要的装备设备,为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用于储备必要的抢险救灾物资。配套设施建设、装备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符合有关规定,不得重复建设重复配备。根据财政情况,可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的通知》有关规定。

(四)明确工作标准。应急管理指挥部门要严格落实《实施意见》提出的“十个一”标准,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即:一套应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应急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灾害风险辨识管控制度、事故灾害信息接报制度、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应急管理例会制度等)、一套应急工作机制(主要包括监测预警机制、研判会商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调查评估机制、应急指挥机制等)、一套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台账、一套应急管理基本情况数据库、一套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辖区突发灾害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以及生产安全事故、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消防火灾、森林火灾、自然灾害救助等专项预案)、一张重大风险隐患分布平面图、一张应急管理网格管理表、一张应急管理责任清单和网格长(员)责任卡、一张应急疏散路线图、一部公开举报电话(0435-8712417)。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西乡塘社区;治理;建议

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城市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休闲娱乐等功能。在危机管理的实践中,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政府建立了一整套社会参与机制, 构建了城市危机应急管理的应对网络, 特别是辅助警察、邻里街区守护者等社区组织的危机治理机制,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目前,社区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也逐渐为我国政府所重视。探讨城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工作。

1.城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对一个或连续多个突发性紧急性的灾难性事件的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的管理。危机管理是非常态化管理, 危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特点需要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决策者当机立断进行决策。目前,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由政府和各种社会主体共同构成,而基层往往是危机发生的第一现场,基层的责任感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将对政府的危机决策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将掌握信息动态的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纳入危机管理的体系之中, 并赋予相应的职责,能够比较好的处理危机问题。

城市社区是基层管理组织者,又是各类灾害危机事件的直接发生地。它能够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危机管理,也可以依靠行政组织网络延伸的力量, 协助基层政权实施危机中的社会动员。危机发生前, 社区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宣传、排查等工作来提升整个社区的风险意识和防灾能力,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危机发生时, 社区可以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决策者,并根据当时情况组织动员居民志愿者自救和互助来应对危机并等待救援,努力做到使生命和财产损失最小化;危机发生后, 社区的基层组织可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补充物质救援等工作,来缓解危机带来的破坏和冲击, 加速危机后重建和恢复。由此可见,社区的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

2.城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

2.1及时掌握信息

社区是居民生活居住的场所, 它掌握地理位置等物质状况, 也熟悉居民经济社会状况和人口状况。广西南宁市西乡塘社区东靠可利江,南接大学路,西毗广西区强制戒毒所,北邻南宁水电技校,面积约6平方公里。该社区范围包括广西民族学院等大小20个单位,有1950户,19323人。当发生危机的时候,西乡塘社区能够及时掌握情况发生的信息, 包括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2.2易于资源配置

社区所能调配的资源包括社区医疗服务、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等物质资源。危机时刻社区能够根据指示快速、有效地将各种物资集聚起来投入到危机应对的过程中去,易于达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如:2012年6月发生的西乡塘区坛洛镇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突发事件,西乡塘区党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进行部署,使得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22户共81名群众从之前住的帐篷搬进了政府安置的板房,吃上了暖饭,用上了自来水。

2.3强化危机沟通

危机中,社区工作者通过以感情、信任为基础的社区人脉,有秩序地组织起分散的居民,通过楼道党员代表、业主委员会等具有群众基础的代表告知真相,稳定秩序,避免非理。西乡塘区党组织一直推行“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带动了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也强化了沟通,为构建公共危机管理治理模式奠定了基层沟通基础。

2.4迅速作出反应

由于社区是危机发生的第一现场,居民是危机影响的直接对象, 社区是危机事件的第一应对者,必须在危机发生和政府救援到来之前控制危机于萌芽状态,对应对危机迅速作出反应。危机的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社区组织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正是在迅速作出反应的情况下,6月份发生的塌陷事件,坛洛村塌陷区域、安置点社会秩序良好,广大群众思想稳定,相关灾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城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社区缺乏危机管理的能力和公信力

不仅仅是西乡塘社区,基本上所有的城市社区及其中的居委会具有身份上的模糊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社区利益表达功能弱,缺乏公信力。就目前而言, 社区内部仅有社区警务站承担应急职能。大部分居民所反映的问题牵涉到的是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协作配合。

3.2信息互动渠道不畅

面对社区居民大量诉求,社区的协调能力显得比较滞后。社区的街道办属于协调部门,而解决居民问题主要是相关职能部门,如果协调部门和职能部门配合有力,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如果一方不作为,另一方没有直接约束力,会导致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成为不稳定因素诱发公共安全危机事件。

3.3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

有些部门为了完成上级指标而不顾本社区实际情况,导致出台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在执行中与社区居民发生冲突,引发社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如某些部门在没有充分调研和审核,为了消除“无主管小区”,盲目采取物业管理社会化,结果,由于部分物业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许多工作不作为,引起居民不满,产生不稳定因素。

4.构建西乡塘社区公共危机合作治理模式的建议

4.1加大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导和核心, 因此政府的指导与支持对构建西乡塘社区公共危机合作治理模式非常重要。政府应承担社区危机管理的指导工作, 给予社区强力的物质及人员支持, 加强应急能力培训, 并且鼓励社区的自主创新, 与时俱进, 吸收社区广大居民参与危机预案和应对政策的制定, 提出意见和建议,使预案更贴近民众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4.2加强社区的危机管理规划

从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统筹规划社区资源, 预防为主,系统防范,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 尽量做到社会参与,合作共享,使危机管理协调有序。建立相应的社区危机管理机构, 平时多做宣传,积极吸纳志愿者参与其中,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 使信息化管理适应社区遭遇危机的处理要求, 能够提供完整的系统灾害信息和应对信息。建立西乡塘社区网站, 实现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对接, 便于查询和调用, 并及时更新维护。另外,还可以与相邻的北湖社区等相互签订应急救援的协议, 当危机发生时建立危机管理和救济的合作圈。

4.3塑造良好的社区应急文化

运用各种渠道和机制, 加强危机知识的宣传和应急能力的教育、培训和演习, 比如:在西乡塘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广西民族大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相应的火灾消防知识培训和演习,让社区成员亲身参与操作,培养社区成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加强社区归属感的培养,借助危机事件的社会性以及与每位居民的利益相关性,使每位居民充分认识到,危机预防和危机应对是每一个社区成员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华楠.城市社区公的公共危机管理治理模式初探—以上海市华阳社区为例.上海交通大学,2009.0516.

[2]昌业云.完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对策性分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上一篇:工厂档案管理范文 下一篇:工程化学课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