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合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9 11:25:36

社会综合管理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实行综合治税旨就在于发动社会力量对偷逃税收、暴力抗税等涉税犯罪现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治理和打击,优化治税环境,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对所有税源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监控。

一、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税收征管新问题、新矛盾越来越突出,征管的难度越来越大,要从根本上堵塞零散税收的漏洞,仅仅依靠地税部门的力量已难以解决。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就是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以强化税源控管为核心,以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领导、地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使税务部门更加有效地控制税源、掌握税基,从根本上解决涉税信息不畅、涉税源头控管不严、征管不到位以及税务部门征管手段落后问题,实现税收征管方式由注重征收管理向税源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的转变。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具有明显的实践有效性:一是税源控管显著加强;二是治税环境显著改善;三是税收增幅显著提高。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具有很大的内在潜力:一是税种覆盖的延伸潜力;二是行业领域的拓展潜力;三是大征管体制的管理潜力。面对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税源呈现多样性、流动性、隐蔽性的趋势,税源控管难度也不断增加,造成了相当数额的税收流失。挖掘税务系统与社会各界的管理潜力,加强有效税源控管,摸清税源底数和税基,只有依靠部门有机配合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尽最大可能地消除盲区、突破,才能有效地控管税源、堵漏增收。

二、构建三个体系,夯实综合治税工作协作基础

1.构建社会综合治税组织领导体系。社会综合治税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仅靠地税部门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各级政府部门要逐步完善相应的办事机构,明确部门综合治税的权利和义务,实现部门配合协作形式由人为协调到制度规范的转变,由单纯靠协商沟通向受责任义务关系约束的转变。地税部门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签订协议书,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立体网络,推动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开展。

2.构建内部管理体系。一是要构建信息采集人员管理体系。重点是抓好信息采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定期汇报交流制度,促使信息采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实行严格的检查考核,落实奖励政策,充分调动采集涉税信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构建内部组织结构体系。重点是根据社会综合治税的进展情况,建立各级地税机关的社会综合治税专门机构,做到有专人领导、专人负责,重点做好信息采集人员的管理。三是要构建职能科室配合体系。注重加强与机关内部各科室的联系、衔接,做到社会综合治税业务流程、日常管理与相关业务科室的业务职能相结合,真正使这项工作变成全系统的一项共同任务。

3.构建社会综合治税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实行社会综合治税,长远的发展方向是依托信息技术,将涉税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征收反馈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初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使之成为涉税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

三、健全四个机制,强化综合治税工作的保障功能

1.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健全联席制度,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及时通报综合治税进展情况,积极开辟与各主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的沟通联系渠道。进一步落实部门配合制度,明确落实工作职责,做好

地方税收控管工作。完善涉税处理跟踪制度,地税部门要对有关部门、单位的涉税信息交流情况做好研究分析、统计通报和汇总评价,以增强部门对社会综合治税的关切度。

2.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要发挥社会综合治税网络的作用,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尽快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突出抓好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征收反馈等三个重点环节,尽快形成完整的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工作链条,通过建立、完善信息处理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构建综合治税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信息效用的最大化。

3.建立健全税源监管机制。通过网络互联、合署办公或联席会议等途径,加强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完善税源监管机制。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2篇

针对传统机制的创新,由于当前的社会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以及社会转型的全面进行,我国社会的运行机制以及综合管理的方式正在逐步的处于转变的进程之中,随着当前政治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变,与之相对应的,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政府监督和指导服务机制,确立起正确的民众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去了解实际的情况,并且广泛的推动相关民主机制的创新,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发展。最后,社会管理综合管理创新性工作还体现在方法的创新之上,当前我国的社会治安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且以刚柔并进的方式,促进整个社会治安工作的转变,通过社会暗示以及舆论等形式,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一种良性的氛围同时加强内部的组织和控制,使得全社会都可以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当中,促进整个社会平衡性的增强。

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研究

当前我国全面的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有着多个方面的重大意义。首先,社会的安全面临着非传统以及传统性安全风险的威胁。当前的社会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种存在着高风险的社会,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各种类型的不确定因素都对社会的工作形成了影响。而要想转变当前的局面,就应当全面的推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以健全的政策和制度,加强社会对财务风险、金融风险、环境污染危机、能源危机以及社会治安危机的控制,加强人们生活的安全性。

另外,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对于突出政府的职能以及增强公民的自我安全意识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之内,不仅是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逐步凸显的时期,所以还应当加强对犯罪的控制、加强对各个行业的管控,同时还需要扩大社会管理管理和治理的范围,政府的工作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的发挥出执政为民的工作效应,合理的把控当前的局面,为今后社会的建设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根本途径综述

加强和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需要从明确职责权限、创造多种不同的工作形式、扩大公众参与程度以及加强监督指导等几个方面来同步的开展与进行。首先,对于政府的工作来讲,需要全面的明确基本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在当前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的大环境之下,需要对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进行转变,明确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对于公安机关来讲,也应当找准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与社会各界和相关组织建立起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加强不同模式的运作,进而将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社会各界共同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还应当加强社会管理综合之列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各方面之间的协作,广泛的吸纳社会各界的成员和民众参与至社会管理工作当中,进而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多元化和社会安全性日趋个性化的根本需求,逐步的提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重点的对社会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同时,还应当夯实相关的基层工作,为公民的活动提供基本的保障,确定相关的危机指导方案、加强警察和民众之间的合作。另外,还应当强化相关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起社会责任为先的工作理念。

最后,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当中,还应当扩大民众的参与,努力的形成一种警察民众相互良性互动的局面,这一点对于当前形成良好的社会结构有着关键性的价值和意义,普及安全知识、加强社会团体建设、适应信息网络化发展的需求,为民众提供安全信息咨询、随时掌握民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工作的开展和组织形式进行探讨,旨在不断的促进工作的价值,促进综合治理水准的提升。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福利;档案;综合管理

1 社会福利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为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城市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对农村孤寡老人、符合供养条件的残疾人和孤儿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集中供养一般通过举办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儿童福利院等福利机构进行;对于残疾人,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来兴办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企业,帮助适合参加劳动的残疾人获得就业机会。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现金援助和直接服务。现金援助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收入补贴等形式实现;直接服务通过兴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实现。主要内容有: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住宅服务、孤老残幼服务、残疾康复服务、犯罪矫治及感化服务(见矫治社会工作)、(见感化教育)、心理卫生服务、公共福利服务等。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军人及其家属、贫困者,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和家庭等。服务的形式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收养、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个案服务、群体服务等。

2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的措施

2.1 统一的收发登记

对收到的文件和本级下发的文件,按上述分类标准归档录入。收文录入的内容包括收文时间、发文单位、文件标题、文号、目录号和案卷题名;发文录入的内容包括发文时间、文号、文件标题、签发人、目录号、案卷题名、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目录号就是分类中的大类,如直属单位,福利企业等,案卷题名就是大类下面的子类,如,直属单位中的**市殡葬管理所。收(发)文登记录入是录入到电脑的excel表中,保存在本科室的共享文件夹下面,科室的每位同志都可以通过excel程序提供的搜索功能,找到某文件的目录号和案卷号,从而快速地找到该文件。比如,拟找省民政厅下发的“关于召开全省救助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救助管理站站长培训班的通知”。通过搜索,查到了文件的目录号是“政策文件”,案卷号是“救助管理”,我们就知道了此文件在政策文件中的救助管理专卷中,马上就可以拿出这份文件。当然,还可以通过excel透视表做一些简单位的统计。比如,政策文件共发文多少,政策文件中关于殡葬管理的发文有多少,收到省民政厅的关于救助管理的文件有多少等。

2.2 统一的编制目录

对于收(发)文录入,按照年度进行录入的,即一个年度为一个文件名,每个大类(目录号)下面的子类(案卷题名)中保存有哪些文件。同时,还建立了一份“卷内文件目录”,卷内文件目录也是录入到excel表中,表格中的工作表标签按照分类中的大类命名,即标签名为直属单位、国办福利机构……,对于分类中的前8类表格中录入文件名、目录号(大类名)、案卷题名(子类名)、备注等内容。对于第9类即专项工作,立为专卷,录入内容有文号、责任者、题名、日期、页码和备注,专卷整理后装订成册,作为工作中的资料备查。如我们有某年度星光计划专卷、明天计划专卷、地震孤儿收养专卷等。卷内文件目录中录入了所有档案资料的目录内容,通过 excel表格提供的搜索功能,可找到需查找的文件。如, 在卷内文件目录中查找《**市民政局关于国家电网公司捐赠“爱心助老基金”专款使用情况的报告》,其搜索结果为在标签名为《“爱心助老基金”国家电网公司捐赠专款使用情况》专卷中的第一页,当然很容易找到这份文件。

另外,还可以制作了《报送资料登记表》,对科室发出去的文件的报送时间、题名、接收单位、签收人进行登记。《传真记录》和《重要电话记录》对接(打)传真和电话进行记载。

2.3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要实现社会福利档案信息化,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这就要求社会福利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素养,还要具备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社会福利要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才能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4 信息化档案安全防范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风险防范意识,联合社会福利信息中心部门,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防止电脑黑客的资取、篡改档案信息和破坏档案信息系统。同时,要给档案系统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电脑病毒入侵。同时,作好档案的保密工作。

3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的意义

3.1 社会福利档案是单位工作的查考凭据

档案是当时当事直接使用的文件资料转化来的,并非事后不使用另行编制的,档案记录了单位当时活动的状况,其中包括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律依据,处理行政事务的过程与结果,以及管理活动的经验,它可以成为使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它是任何单位连续工作必须查考的凭据。

3.2 防患社会福利信息外泄

档案无不涉及信息机密,如果没有统一管理,任凭管理人员个人处置,势必容易丢失,丢失就有泄密可能。档案不仅要统一管理,而且还有要保密意识。

3.3 提高了服务质量

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需接待大量咨询人员,此管理方法能迅速地查找到咨询人所需的资料;为同类单位提供资料借鉴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表现。如,我市各地都在兴建福利院,福利院的项目申报是大同小异,我们为后申报的单位提供借鉴先申报单位的资料。

3.4 有助于掌握政策

在政策文件中的每一个案卷题名(子类)卷宗中,保存的是一个专项工作的政策文件,即使是一个新手,只要掌握了该卷的文件,就基本掌握了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了政策文件下面的20多个子类也就掌握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的全部政策。

4 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服务对象是档案利用者,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即是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状况与社会利用档案要求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之间的矛盾。社会对档案需求的满足程度取决于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则要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二者处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不断矛盾过程中,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社会福利档案管理是由非独立系统到独立系统、由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由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由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而发展的。因此,综合管理对于社会福利档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沂滨;浅谈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管理体制与原则[J];办公室业务;2012年17期.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4篇

第一条根据中央、省、有关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等基层组织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工作。

第三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以下简称“领导责任制”)。各地各单位党政正职干部为本地、本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二章工作责任

第四条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应履行以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责任: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政策和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

(二)认真制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规划,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任期目标。

(三)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机构,配齐配强专职人员,并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或部门预算,确保工作需要。

(四)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督办考核、评比奖惩等制度,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五)对治安秩序混乱的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适时开展重点整治。

(六)积极开展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点进行合法性、可控性论证,并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抓好落实。

(七)经常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重特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民事纠纷一旦发生,迅速赶赴现场,依法果断处置。

(八)落实各项社会管理措施,加强服务管理和源头预防,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九)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确保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平衡发展。

(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激励机制和见义勇为社会保障机制。

(十一)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教育活动。

第三章检查与考核

第五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实行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第六条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对中央、省和在单位、市直单位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情况以及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完成《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第七条检查考核的主要形式是:定期收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各类资料,建立综治委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述职制度,开展暗访和督办,对重特大案(事)件和可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纠纷进行个案调查。

第八条检查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第四章奖励与惩处

第九条全面完成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任务,经年度考核达到优秀标准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市直单位、基层单位每年由市委、市政府发文分别表彰为“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乡镇”、“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其单位职工增发一个月全额工资。

第十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进行一票否决:

(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二)本地区治安秩序混乱,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低于70%的;

(三)重大决策事项未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开展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和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损失的;

(四)对不稳定因素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及时、处置不力,以致发生,影响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一年内发生2次死亡2人、1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发生1次死亡3人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发生危害国家安全重大案(事)件或严重泄密案(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发生等组织人员赴省进京滋事、冲击党政机关,或在要害部位、公共场所自杀、自残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八)存在发生治安问题的重大隐患,经上级和有关部门提出警告、整改建议,而拒不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

(九)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及灾害事故或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有意隐瞒不报或作虚假报告的;

(十)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第一、第二责任人或分管政法综治维稳领导违法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十一)其它需要予以否决的。

第十一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进行一票否决:

(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二)单位责任人对综合治理工作不重视,综合治理机构不健全、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得力,造成本单位治安秩序严重混乱,群众反映强烈的;

(三)重大决策事项未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开展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和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损失的;

(四)对不稳定因素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及时、处置不力,以致发生,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

(五)一年内单位内部发生一次死亡1人以上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一次死亡1人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

(六)发生危害国家安全重大案(事)件或严重泄密案(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发生等组织人员赴省进京滋事、冲击党政机关,或在要害部位、公共场所自杀、自残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八)单位发生重大案件,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刑事处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九)因安全监管不到位,发生公务用枪、弹药、雷管、炸药、黑火药、烟火药和剧毒、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被盗丢失;发生重大涉爆涉枪、涉毒、放射性物品案件、事故,死亡1人以上的;

(十)因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管理不严,导致分管行业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经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机构通知整改,而拒不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一)存在发生治安问题的重大隐患,经上级和有关部门提出警告、整改建议,而拒不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意隐瞒不报或作虚假报告的;

(十三)其它需要予以否决的。

第十二条对综治工作不力,治安环境差,存在重大隐患或发生案(事)件,但不够一票否决条件的,应发整改或督办通知书,实行重点督查,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应进行约谈、黄牌警告和问责。

第十三条一票否决的内容包括取消被否决地区、部门和单位评选综合性荣誉称号,取消有关单项奖励的资格及其第一、第二责任人评先受奖、晋职晋级资格,并在整改期间内不得易地易岗担任同级领导职务。连续两年被一票否决的地区和单位,对其综合治理工作第一、第二责任人降职使用或就地免职。

第十四条涉及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已构成严重失职的,经市级以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核准,对责任人提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建议后,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被否决单位应积极整改,从否决决定生效之日起,每三个月向作出否决决定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书面报告一次整改情况。

第五章执行程序

第十六条一票否决权由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综治委)行使。

否决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要征求相关市直部门意见;否决市直部门、机关、事业单位,中央、省属在企事业单位,要征求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综治委和相关市直部门意见;否决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辖区内基层企事业单位,要征求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综治委意见。

否决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市直部门,中央、省属在企事业单位,由市综治委提交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否决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辖区内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由市综治委作出决定。

第十七条一票否决权一般在年终结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检查考核一并行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行使。

市综治委作出一票否决决定后,应将否决通知书送达被否决的单位和个人。被否决对象对否决决定不服,应在收到否决通知书后7日内向同级党委、政府提出申诉。党委、政府收到申诉文书后在30日内指定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并作出复核决定。对复核决定仍然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决定后15日内向上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提出申诉,上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

否决决定生效后,作出否决决定的机构应及时将否决通知书送交同级纪检、组织、监察、人社及其他有关部门,同时报上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备案。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期限为12个月,从决定书下发之日起执行,经申请复议维持原决定的,从原决定书下发之日起执行。否决期满后,被否决单位应向作出否决决定的机构提出取消否决的书面申请,作出否决的机构应组织专班检查验收,作出是否取消否决的决定,同时报上一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备案。

第十八条一票否决与干部选拔工作紧密挂钩。组织、人社部门在考察考核、选拔任用第一、第二责任人时,要把干部本人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实绩作为一项重要考察内容,书面征求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意见。

第十九条实行垂直领导的上级主管部门在考察其下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能力和政绩时,应征求地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意见。地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对这些部门的下属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一票否决意见,上级主管部门应予支持采纳。有关部门在评定管辖部门综合性荣誉称号时,必须经同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审核、签署意见。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授予综合性荣誉称号,已授予的应予以撤销。

第二十条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与同级纪检、组织、监察、人社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领导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协商解决执行本办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矿区和综治责任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涵义及原则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在2011年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提出来的,主要是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在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并在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广泛的组织各种力量进行的综合管理,并对于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有效的打击,同时对于已经发生了犯罪活动的人员进行改造,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以及良好的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能够稳健的进行,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稳定进步。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总共有四条原则:(1)管理过程中,将政策性、预测性以及协调性相统一,在明确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确定相关的政策导向,同时对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制定能够满足客观需要的综合措施.(2)社会化、普遍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需要对党、政、工、学校以及企业、街道等相关的社会组织进行协调,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3)领导责任制,在各部门、单位、地区负责人之间,建立明确的负责制度,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约束力得到加强.(4)兼治标本,管理工作“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在工作中既要防范现实,也要促进长远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管理以及综合治理依然存在问题.我国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初是以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成立起来的,但是由于社会发生变化,青少年犯罪逐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社会中,一些犯罪团伙或犯罪嫌疑人潜入社区进行盗窃、抢劫,而且向青少年传播负面思想.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区工作人员观念未及时转变,部分职工价值观念落后,不愿意直接从事于保安以及绿化等基础性的岗位.由于社区的警务系统比较落后,难以及时对违法犯罪事件或违法的犯罪侵害进行防治;在现代社区中,工作人员老化问题严重,知识结构不合理,对社区青少年教育管理以及帮扶等工作难以胜任.尤其社区现有的非在职人员近万人,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其年龄结构复杂、家庭困难、利益诉求较高、群众工作的压力很大,相对而言,教育管理较为困难.因为社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帮扶救助能力相对较薄弱,同时,社区岗位饱和、资金不足、安置难度较大。

三、我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模式对策

我国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必须要双管齐下,从两方面着手:(1)从政府内部自身出发,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建设各种适合于时代的良好制度;(2)对于人民群众也要积极协作,从社区的角度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管理意识,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一)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 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

(1)作为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打击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前提条件;(2)加强防范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对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3)加强教育工作,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是维护社会管理的战略性方面的措施;(4)采用行政管理,能够有效的堵塞犯罪空隙,减少社会管理问题;(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综合治理施行的关键;(6)改造工作是对犯罪进行积极的教育改造,从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

上述六个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总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工作,需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完善社会管理,达到长治久安.

(二)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是解决我国社会管理问题的根本出路;它是坚持人民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民愿、深得人心的一件大好事;它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它是新形势下坚持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的新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新路子。

(三)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原则

(1)人民调解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基层单位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3)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4)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5)以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准绳,公平、公正的进行调解.(6)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经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7)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由当事人和调解人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四)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关键

以人为本,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是关键.各级党政领导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加强对综合治理的领导,认真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才能把综治和平安建设的各项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

但是,基层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力量薄弱,有限的力量如果不能整合起来发挥合力,仍然各自为战,很难完成日益艰巨繁重的基层平安建设任务.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发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势,建立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下,整合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办、人民法庭、人民武装、民政、社会保障等部门力量,形成基层综治和平安建设协作联动、协调高效的工作平台.健全领导体制,充实和加强办事机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共抓,办事机构具体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最重要的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真正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

参考文献:

[1]王莉.和谐社会下我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研究.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 (9)

[2] 陈谷霞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大陆桥视野(下半月) 2011, (4)

[3]黄奕蕾,林海星.试论高校“管理综合治理”的起源.管理观察.2012,(8)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 综合治理 必要性 实践意义 实践途径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主要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等政法部门骨干作用,同时也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利用多种手段加强教育、建设、改造、打击、管理、防范等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治理社会上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维护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关于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通知》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在2011年9月16日联合下发的,这一制度的实践有利于推进公民自治,改变政府一元管理格局,加强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也可有效减少公共开支,深入研究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相关问题,明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践意义,可为现代公安工作创新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1.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1.1社会面临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人们享受这些高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时,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增加社会安全的风险性。现阶段,我国不仅面临着金融风险、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非传统社会风险,同时也面临着不可抗的自然灾害以及各种传统等传统安全风险。传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控制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些社会风险问题,加上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如何加强社会各种风险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关注的重点,社会风险理论学者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将广大公民纳入社会管理行列,突出管理职能,以伙伴关系,加强信任,加强风险管理,实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社会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

1.2公民自治意识加强

目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种作案手段、行业分布、经济犯罪等手段都已经产生新的变化,各种跨国治安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知识领域犯罪、董事会犯罪等隐蔽化、专业化以及智能化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多,且层次越来越高。同时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民间组织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管理机构也逐渐发展成熟,因此实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措施,正确把握当前群众工作的新特点以及新变化,提高广大公民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1.3传统社会控制手段以及方式弱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传统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的社会控制体系显然与当前社会的发展显得格格不入,导致传统社会控制的效能越来越低,进而弱化了整个社会的控制功能。比如目前增加了大量的所有制经济组织以及生产经营企业,在私人所有权控制下的场所以及单位内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多。当发生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时,警察介入显失合理和科学性,而民间组织的管理机构也无法管理,导致管理缺位。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应注意维护社会控制主体的合法性,想要解决社会控制弱化问题,应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重新建立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管理控制的动态平衡。

2.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实践意义

2.1打破传统政府的一元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

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控制制度,主要由政府决策并执行各种社会问题,并没有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等社会维稳资源。基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社会管理任务非常艰巨,仅仅依靠政府完全独立承担所有社会管理任务的难度较大。为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应动员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建立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政府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号召力以及凝聚力,引导各方组织加强互动与合作,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2有利于加强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会管理资源,重点工作任务是预防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打击各种犯罪行为,其中“预防”是工作的重心。通常情况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采用的犯罪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①鼓励社会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针对性、特殊性、个体化的治安服务,虽然会加大犯罪管理成本,但可有效预防或减少犯罪行为,形成一种政府防范、社会防范、公民防范的多元化治安防范体系。②可多鼓励民间各种非营利性的公共组织、社区组织以及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可及时觉察到各种违法犯罪的苗头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初步处理。③可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管理。通过与公民的接触,可及时了解社会公民的新动向以及公民存在的不安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尽可能将矛盾扼杀在摇篮之中,进而预防犯罪行为发生。

2.3有利于改善民生,节省社会管理公共开支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满足社会安全需求,有利于维护公民的良好生活秩序,维护群众的基本权益以及权利,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保障民众安全。同时传统的政府一元管理格局,社会力量较小,大大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且收益较低,通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措施可减轻政府的负担,将部分公共事务直接交由社会组织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

3.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路径

3.1创造多种形式,扩大公众参与。应加强城乡社区的基层警务建设,多吸收志愿者团体、中介机构、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组织参加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让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安全服务工作,指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自防自治活动。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介手段倾听群众内心的声音,比如像电话热线、QQ群、警务微博等,尽可能多给群众表达的平台和机会,加强警民的互动,拓展社会、民间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范围以及途径。

3.2指导监督,促进合作。公安机关应积极引导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服务基础,促进警民合作,比如可定期指导一些危机处置预案以及防卫技能,指导保安业积极预防、处置中心以及周边地区各种发案,满足公民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安全需求。同时应对保安业等社会组织权力行驶进行严格限制,加强监督力度,应自觉接受群众、舆论、政府等各种形式的监督,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自律意识,避免出现组织诶成员,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综上所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理念,更强调发挥社会组织、社会以及社区的作用,更多的倾听广大群体的呼声,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共同建立了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全社会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机制,加深入了解民意、民情,有利于加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以及科学化。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殷星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J].治安学论丛(第五卷),2010(1).

[3]弗朗索瓦一格扎维尔・梅里安.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J].国际社会科学,2012(2).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县域作为中国经济脉络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障县域社会的安定有序,加强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县域社会存在一些旧有和新发问题,导致了县域社会成为了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矛盾多发地带。

一、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来看,我国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理念落后: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县域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各地 “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陈旧观念仍普遍存在。加之不正确的政绩观,导致了一些县域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忽视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落后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理念,导致了县域综治工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

(2)县域基层综治力量薄弱:由于县级政府可支配财力有限等原因,目前我国县域社会普遍存在综治基层基础力量薄弱问题。虽然各地县政府在财政资金上提供了大力支持,但对庞大复杂的社会管理系统工程来说,仍显不足。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和办公室建设不到位,设施不齐全,综治工作人员编制有限,素质参差不齐,基层调解力量软弱,群防群治力量薄弱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县域基层综治力量薄弱,不能有效应对日益繁杂的社会问题,不能满足综治形势发展需要,给县域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3)群众诉求表达机制不健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县域社会的广大群众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相较于以往的息事宁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在遇到问题时更注重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多元化民意表达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合理表达诉求,有助于化解群众心中的怨气,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突发事件、的发生。

(4)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不健全:对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及时有效的排查和化解,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方面,县域社会定期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完善,缺乏统一组织协调机构,各单位各部门矛盾排查仍较为松散和混乱,未能有效形成合力。且在进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县域各单位、各部门大多各自为战,未形成规范化机制,导致出现工作效率低、重复工作的尴尬局面。加上较为薄弱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导致很多矛盾隐患不能从源头上排查和化解。

二、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

(1)塑造新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理念:科学合理的思想观念对于做好县域社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打破陈旧思维模式,转变思想观念是进行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则作为推进县域社会管理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保证。二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地方政府切实转变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建设规模的落后观念,立足当前,用长远眼光规划地方发展,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推进。注重践行好群众路线,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是做到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安全稳定需求。通过打击违法犯罪,整顿社会治安等措施,保障县域社会安定和谐。

(2)整合综治力量,发挥综治合力:一是发挥政府部门在县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公共管理能力。加强县域政务公开,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加强综治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信息及时公布,资源及时共享。二是加强社区综治能力建设。加强社区的综治能力建设,使社区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基础上配合综治部门做好相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与领导。为社会组织提供有利的发展空间,从政策制定、资金支持、管理扶持等多方面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

(3)创新基层调解机制: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完善矛盾隐患动态监控调解机制,有助于社会矛盾的有效防范和化解。主动预测与预防矛盾纠纷,将化解矛盾纠纷的重点环节前移,将基础矛盾化解在基层有赖于基层调解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县域乡镇可以试点“三调联动”工作平台,完善“三调联动”办事机构和工作制度。以此为先行试点,进而普及推广,逐步建立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的无缝对接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机,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调解为主导、行政调解为补充的“大调解”格局。同时积极有效的进行工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流程创新和方式创新,开通“群众献策献计”通道,广开言路,让老百姓畅通的表达意见。从而增强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减少百姓怨气和矛盾隐患。

(4)加大社会治安综合管控力度: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管控,对于建设平安县城至关重要。鉴于此,有必要坚持贯彻群防群治、严防严治、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一是强化社会治安巡逻管控体系建设。二是推进社会运行态势综合研判,形成长效的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制度。三是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提高打击效能,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成果不断显现,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县域社会必将走上安定有序、稳定和谐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李景治:,.2010年第36期.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转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的综合治理工作,并始终坚持将社会综合治理作为全局性工作来抓,并且在实践工作中也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管理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中的主要困难及必要性

1、困难

1.1社会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转型期社会治理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体制机制层面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管理系统之间数据不能转换、信息不能共享,由于标准规范不一,势必造成资源浪费。

1.2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承接主体发育不足

当前我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本身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真正能够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仍然很少。

2、必要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用“社会治理”代替了原先的“社会管理”,而且直接将社会治理与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结合在一起,申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却不仅为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从根本上对国家与社会关系有了新的确认。

具体说来,在新的社会治理体制下,国家或政府不再是单一的社会管理主体,其他社会组织、私营机构也可以作为权力主体参与其间,这体现了“还权于民”的倾向;同原先社会管理体制强调国家(政府)对社会的强制性管理不同,新型社会治理体制强调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式的合作。

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特点分析

1、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力量参与

现在社会治理面对的问题很多,并且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要保持甚至提高管理的水平,必须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增强社会活力,依靠各种社会力量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思路应当随着管理内容的扩大作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社会治理”概念有助于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2、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的管束也发挥了社会管理的部分功能。当时,社会成员都是“单位人”,单位对成员的管理是“从摇篮到坟墓”式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几乎各个单位都要在与生产没直接关联的社会性事务上投入相当部分的精力、财力和物力。但是,这种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3、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后,社会成员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企业回归到以营利为宗旨的市场主体的定位,摆脱了许多应当由社会承担的职能,一般社会成员则更加注重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种状态增强了公众对政府提供就医、就学、社会治安、司法公正等公共产品的要求,他们对管理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公平性日益关注,社会参与意识也不断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沿用过去管理模式不足以解决当前城市运行中的问题。现在社会管理面对的问题很多,并且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而有限的公共财政,使政府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人力物力用于社会管理。

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转型的任务

转型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述及这一任务时,将“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视为改革之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复杂的改革重任归纳为转变政府职能和培育社会组织两大方面:

1、转变政府职能:具体说来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事情,包括与国家和社会安全、社会稳定相关的事宜,如立法和司法保障、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社会秩序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第二类涉及社会公平正义、民生实践、社会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卫生、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社会救济以及基本的公共物品供给和政府提供的行政类别的服务。这一类可以在政府主导或者“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或道德激励激发社会参与合作,既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

2、培育社会组织:首先,要尊重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及公众的社会参与权力的法律保护。关键是“加快实施政社分开”,让这些组织机构都能够真正与行政机关脱钩。其次,是能够为社会组织的治理运作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必须通过政府的“分权”,一方面将无限政府自身转变为有限政府,另一方面与获得政府“分权”的社会组织“合作治理”。再次是能够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资源供给。包括设立公益创投基金,为初创期和中小型的公益组织提供“种子资金”,以及管理或技术支持;实行政府外包与购买公共服务;还可以由公益组织自己争取获得政府、基金会或其他公益捐赠的支持。

四、加强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对策

1、提出社会治理,意在创新管理模式。

强调社会治理,必须客观评价以往的管理模式。目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但不能据此认为过去忽视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过去也有社会力量的参与,最典型的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但是,专项的和短期的经验要长效化,必须结合社会条件与时俱进。经济社会发展了,就会遇到发展带来的问题,出路是进一步发展。过去的经验不足以应对社会问题时,必须创新。

2、在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同时,大力推进基层社会自治。基层社会的网格化管理是一项有益尝试,但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进一步的实践应该由网格化管理向社区自治、居民自治过渡。

3、公众参与管理,对于抑制政府部门利益也是有益的。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应当运用掌握的权力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确保权为民所用。但是,由于制度设计以及实际运行中的因素,尤其是唯GDP论的影响,使政府部门往往也会形成一己私利。在立法中经常提到,要防止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所谓部门利益,就是政府部门的一己私利。民主立法的实践已经显示出公众参与对遏制部门利益倾向的作用。在城市日常管理中,公众参与也一定可以发挥类似作用。

4、实行社会治理,已经具备一定现实条件。一些社会组织在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时,已经在发挥政府机构不能替代的作用。公众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已经逐步接受并确立起公民意识。信息传播的便利,为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提供了便捷途径,对管理者而言,可以迅速知晓社情民意,也可以迅速做到上情下达。社会成员据此对社会事务形成独立评判的可能性有所提高,权利意识也有所增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给城市管理者带来挑战。

5、改革制度,通过司法中介对接法治轨道。尝试通过政府转移支付、专项招标、服务外包等方式,逐渐将部分乃至全部事件交由律师事务所、律师协会、司法工作室等各类专业法律机构、社会组织,或提供专业咨询,或提供民事与行政调解,再或提供司法帮助。一方面真正实现“涉法涉诉纳入法治轨道解决”的设想,另一方面有效增加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咨询和非诉业务。

6、建立第三方舆情调查中心与政府回应中心,不仅要及时处理突发的公共性事件,更要对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意见进行常规性的及时、负责的回应。可以尝试将舆情调查交由高校或民营研究机构等第三方来完成,基层政府的办公室、局等相关部门成立舆情民情回应会办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处理、回应比较重大或频繁出现的舆情信息或民众诉求。

7、社会治理要重视“软法”

管理应该进一步发挥社区公约、村规民约、道德规范等的作用。这些规范往往被称作“软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起作用。比如宠物管理,有的小区里,居民相互约定规则,实施效果很好。实行社会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需要恰当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社会规范。美国学者埃利克森经过长期研究,认识到民间自发形成的规范的重要性。他指出,至少在交织密集的群体中,没有正式的法律仍然可能有秩序,甚至有“无需法律的秩序”。我国学者也在努力发掘法治的本土资源。

结束语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中国新经济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的升级,是政府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表现,对该项工作的研究不仅仅要从其内涵着手,更要能够将其具体化、可操作化。社会管理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的综合性问题,是系统工程。社会综合管理中的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我们强调综合治理社会,也只是想动员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的确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学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探讨[J].化工管理.2013(12):169-171.

[2]杨健欣.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启示――以济南市市中区兴隆街道社会管理电子化办公平台为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05):112-113.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9篇

工 作 总 结

__年前半年,我乡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围绕党的十胜利召开和社会管理创新这两大中心任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按照市、县综治委要求,我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时更名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并且及时调整和充实了综治委和各专项工作领导组;二是乡里为综治办配备了1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专职人员专抓综治工作;三是乡综治经费按人均2元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四是乡综治办坚持每月召开例会,不断提高例会质量,同时实行村村综治例会轮值制度;五是全乡7个村全部达到了有场所、有牌子、有版面、有办公设施、有专人、有档案资料的“六有”标准。

二、 不断深化平安创建工作

一是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__乡“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铁路”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二是加大对平安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文艺节目、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平安创建中来,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大大提高;三是大力加强人防、技防、物防。村村建立健全了“两会一队”,校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门卫、保安等。四是组织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平安家庭””评选活动,全乡目前有98%的家庭达到了平安家庭创建标准。

三、 认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今年围绕党的十的胜利召开,我乡认真组织开展了“社会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和不稳定因素百日排查化解专项活动。通过采取乡领导包案、领导接访、干部下乡巡访等措施,今年,我乡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 起,成功调处 起,另有 起已走司法程序,排查和处置不稳定因素1起,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是整合乡国土、民政、劳保、计生、林业、经管、财政、司法、等站所资源建立了__乡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中心下设综治办、矛盾纠纷调解室2个办公室,中心由乡党委副书记担任主任,同时,建立健全了中心各项工作制度;二是村村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主任,治保、民调、理财小组长等为成员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下设矛盾纠纷调解室、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等,全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三是在全乡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居住区域,将全乡划分为 个大网格, 个小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了一名网格长,组建了网格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精细化、多元化的服务。

五、扎实开展各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四项战役”专项整治,乡里及时制定了整治方案,成立了“四项战役”领导组,共张贴通告100余张,召开座谈会2次,组织工作组2个,发动干部干警排查40余次,我乡未排查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二是联合派出所、计生、劳保等部门共登记辖区内流动人口767人,出租房屋142户。三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认真落实乡村户三级帮教措施,建立健全每个人员的档案,实行不定期回访和定期报到制度,确保做到不漏管,不脱管。四是组织开展了“平安铁路、平安 公路、平安车站”创建工作和铁路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与铁路沿线的五残人员、两养户、刑释解教人员以及7所学校签订了铁路爱路护路安全责任书,今年全乡未发生一起涉路治安案件和路外伤亡事故,进一步净化了铁路沿线治安环境。

社会综合管理范文第10篇

一、组织领导

1、各基层党政领导要把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在议事日程,明确写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内部管理范围,并作为本人年度述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向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

2、党支部书记(指导员)是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综治工作,要定期组织研究分析内部治安状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要结合内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治保、普法、帮教、调解、巡逻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持内部稳定。

4、党支部要经常检查、督促、支持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在内部治安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二、基层基础工作

1、认真落实公司综合治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内部治安管理的需要,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按时参加公司治安综合治理会议,及时汇报情况。

2、结合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做到月度安排,季度小结,年终总结,要有记录,做到资料齐全、准确。

3、加强对职工队伍的管理,负责向每个职工签订年度个人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并监督实施。

4、充分利用黑板报、通讯报道、集体学习等形式,广泛深入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自觉维护治安稳定的自觉性。

5、加强对职工、家属子女的普法教育,完成年度普法教育任务,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6、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建、达标活动,争创先进单位。

7、积极做好调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调解率达95%,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8、认真做好后进和列管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做到对象、措施、效果三落实,帮教率达100%。

9、积极做好本单位内部治安防范工作,强化重点要害部位防范措施的落实。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加强防范力度,杜绝各类案件的发生。

10、认真开展四无(无重大刑事案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案件、无内部人员犯罪)为重点的创建活动,争创模范先进单位。

11、对可能发生的停工、停产、上访和械斗等突发事件,要及时发现报告,并采取稳妥措施处理,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恶劣影响。

三、目标与任务

1、保证内部职工无一人犯罪及劳动教养。

2、杜绝特大、重大治安案件发生,保证单位年度不出现重大刑事案件。

3、严禁酗酒闹事,打架斗殴,损坏公司财物的现象发生。

4、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办事,防止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5、强化管理,杜绝公司财产内盗和被盗案件发生。

6、发生违法违纪案件,按公司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对单位进行处罚。

四、奖罚规定

1、本责任书规定的本年度基础工作及目标任务,列入责任人的工作目标,作为考核政绩和晋级依据之一。

2、对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人和单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的不奖不罚。

3、对严重失职,管理不善,发生案件造成影响的,取消责任人和单位年度评先、受奖、晋职、晋级的资格,除按规定赔偿经济损失外,并给予罚款;情节严重的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五、其它

1、党政第一责任人如有变动,由接任者继续履行职责。

2、本责任书解释权在公司综治领导小组。

3、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公司责任人:

基层责任人:

上一篇:启蒙式教育范文 下一篇:儒家思想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