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4:16

科学发展研究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1篇

高端智库――致力于国家发展、进步的“思想库”

承担宏观分析,政策建议,学术研究,发展规划,会议论坛,教育培训,出版图书, 并设立了公益基金开展公益项目。

面向各级政府提供如下服务:智库产业区、科学发展观示范区、科学发展观评价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城区)发展战略规划、园区发展规划和省级新区升级部级的服务方案。

一流团队――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三届国务院参事、两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担任院长。

拥有百余位各领域、多学科的权威专家,为决策者在处理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政党建设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方法、思想。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

国务院参事、两院院士,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专家型领导干部;二是全国省区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三是国内外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

丰硕的成果――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储备

主持“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等多项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较早提出了一大批理论上刚刚破题,实践上刚刚探索的研究课题,发表了上百份有分析、有思想、有分量的政策建议,有些直接为中央决策所采纳,有些被用作制订政策的重要参考。

面向社会出版政策研究专(编)著近50 多部。其中《五个统筹丛书》2006 年荣获优秀学术著作奖,《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百问》一书作为2006 年“两会”代表、委员读物,《统筹城乡发展》一书作为2007 年“两会”政协委员读物,《城市更新》一书作为2012 年“两会”政协委员读物,《科学发展观丛书》(10 册)作为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读本。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公学网)http:// 的点击总和达亿万人次, 已成为集资料下载、远程教育、视频授课等功能为一体的超航母级学习平台。培训全国各地基层干部、企业家学员5万多人次。

具有完成中央部委和全国近20 个省市100 余项政府战略咨询服务课题的经验积累。

部分案例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2篇

他以年轻学者少有的战略眼光、民族责任和深邃的洞察力,游弋于多个领域和学科之间,不遗余力地做着有利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事情――他为我国民族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受命起草的2008年《关于汶川震区抢救羌族等民族文物倡议书》、2010年《关于玉树震区民族文物抢救和修复的倡议书》和2009年《关于圆明园被掠夺文物在法拍卖的声明》三份倡议和声明,在国内外引起广大反响,被专家学者称为近百年以来第一次由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出声音,认为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个事件。

2009年,他赴25个省市区107个市县区旗镇乡村调研,深入基层贯彻宣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倡议与宗教等部门密切配合,将文化遗产调研与宗教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保护和利用好少数民族文物,推动宗教寺庙在文物保护中发挥其作用。

他关心公益领域,服务社会。2010年他只身L赴震后玉树灾区深入调研,每天行驶在海拔4000米、往返300多公里被震毁的山路上,5天的时间里三次遭遇了高原反映、车状事故、山体滑坡等生命危险;现场用短信倡议抢救震毁寺庙,募集捐赠物资现金132万元;所撰写的“玉树震区专项调研报告”,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以及有关部委、青海省的重视。

他倡议发起创办的“百人科学奖励专项基金、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发展百人奖学金、主人翁资助计划、百仁公益基金、大学生假期基层挂职”等公益项目,六年来始终倡导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做“为人民服务”的学问,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教育扶贫、培养研究生、科研奖励公益品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本刊曾就科学发展观的主题专访过他,采访中,当记者问及他的信仰时,他略加沉思后说,成长环境和多年来理论研究工作,我已经对马哲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是如此矛盾,表面看来豪放粗犷如漠北冽冽风沙,却也会在不经意之间露出江南细雨般的丰富内敛――“我时常在想,和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前仆后继的先辈相比,我那么一点点磨难、委屈、痛苦、等待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成就斐然的“非专业”的青年学者用“政治型学者”的身份,见证了一名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格言,用他的笔,他的行动表达着对国家的拳拳真心。

责任编 辑陈晰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研究生;科学发展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一个研究生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研究生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也会导致研究生不同的发展结果。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研究生的科学发展也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一、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研究生的科学发展也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应是知识的全面发展,还应是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1.研究生知识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知识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专业知识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知识是研究生的立业之本。因此,研究生应首先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只有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研究生除了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研究生广泛涉猎其他学科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而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2.研究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研究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现能力的全面提高。研究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很多方面,这里着重强调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实践能力的发展是研究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最终归宿。研究生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研究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学以致用,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3.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还应拓展自身素质。研究生素质的发展包含很多的内容,这里着重强调研究生先进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

先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是研究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俗话说,学习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思想不好是危险品。要做好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不管你学历高低,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道德素质不好的研究生,他的学习再优秀、能力再强,也是无益于社会的,甚至对社会的危害越大。研究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增强尊师、敬业、进取、协作的品质,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振兴、科技进步及知识创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是研究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里的身体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双方面。对研究生来说,身体是学习、科研的本钱;心理是战胜困难的基本要素。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不辞辛劳的工作,它需要研究生长期的努力。没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研究生很难取得成就。

二、研究生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研究生的科学发展也要有协调性和均衡性,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首先,研究生要协调自我发展。研究生要协调好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素质的关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前提,能力是知识的转换,素质是能力的提升。这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因此,研究生要一边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一边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与人交往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先进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其次,研究生要协调自我发展与他人发展。研究生做到个人与他人协调发展是自身发展的保障。个人的发展有赖于与他人的团结、协作。自我封闭,自我孤立,只能导致落后。研究生要学会处理好个人与宿舍成员、班级同学、其他校友、导师以及其他老师的关系,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为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再次,研究生要协调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做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关键。

三、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研究生的科学发展也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要现在发展,而且要保持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

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生活不同于生存。生存只为了活命,而生活的目的是追求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研究生应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远离低俗的生活,保证生活持久的健康和活力。

学习方式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替不断加快,研究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研究生必须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习,注重建立自己可持续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学习掌握知识。

人生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研究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人生以后的路还很长,还很艰巨。研究生要作好人生长远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树立长远的目标,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作好人生定位。研究生还要有前瞻意识和超越意识,对自己的人生前途充满信心,正确看待人生中的一切困难、险阻。

总之,科学发展是研究生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生只有通过科学发展才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他人、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协调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4-11-21(3).

[2]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

[3] 中共重庆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4] 郑刚.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的必备素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4):52-56.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已三令五申,老百姓也有强烈愿望。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第三,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要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堵塞漏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要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五)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当前,有关方面正在拟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要成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五年规划,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5篇

1、研究基地进一步增多。国家高度重视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于民族地区的优势,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在民族院校挂牌成立了很多研究基地并划拨了大量研究经费,为民族院校得哲学社科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科研平台。如国家民委继2011年在民族院校设立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又于2014年设立了第二批19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8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等学校相继设立的151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设在民族地区院校和民族院校的共计12个。

2、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15所民族院校。随着民族院校的蓬勃发展,以民族学为特色学科的学科专业体系越来越健全,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由原来的学科发展体系不健全,小规模(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不多,学生人数不多)、单一专业(分支体系不完善)、培养模式断层(大部分民族院校本科、硕士、博士断层现象严重),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地改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员人数不断增多,科班出身的师资队伍所占比例提升。如大连民族学院通过设立自主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以项目为牵引组建了人文社会学科的12个科研团队,围绕中国文学、应用经济学、民族问题研究、宗教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民族院校集聚了一大批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队伍的壮大对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

3、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随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优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00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共承担部级项目200余项,省(部)级项目8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8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特别是在古典文学、民族文化研究(藏、彝、羌、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彝、藏、傣)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需要,更是民族院校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需要。民族院校优势和特色学科推出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国家在新形势下确定发展战略、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依据,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

4、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学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与相互启发。随着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国内的学术交流,还是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开放程度逐渐提升。如在广西民族大学的倡导下,2004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和东南亚举办六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不仅为国内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且也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国际学术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开放发展进程与繁荣发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扩展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思路。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民族院校哲学科学发展的因素:首先是学术研究中的浮躁之风。部分科研人员理论功底不扎实,田野调查不充分,在写作时多用二手材料,脱离实际做研究,这样的学术研究会对政策制定和实施形成误导。其次是对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系认识不清。表现在做学术研究时,把自己束缚在“纯理论”之中,脱离了民族地区实际,这样就失去了“学以致用”的研究初衷。再就是学者和决策者的链接不够。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思路体现,应该为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引导。但很多官员和学者的研究思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学者和官方在思想链接上的误差。

二、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努力

推进民族团结哲学社会科学一直以来是我国民族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民族学及其相关学科一直以来对于传承与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民族院校开设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民俗学、人类学等课程都大力宣传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形成了我国民族院校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民族团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学习。作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学习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平等是处理一切民族关系的首要条件。民族平等是不同民族在相互联系与交往中,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样权利;同时,民族平等也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力、利益的平等。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深刻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奋斗的重要思想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院校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融入民族团结教育,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3]

2、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我国的民族院校大都设立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哲学社会科学范畴内的很多学科诸如民族学、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正是我国民族院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这些院校的师生有很大部分来自民族地区,对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更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的民族院校本来就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重任,因此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该担负起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引导,更是一种接地气的实践上的操作。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可以激发起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为民族团结打牢基础。

3、为国家的民族问题决策提供咨询。我国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社会服务。民族院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通过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在民族地区的实地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贡献。民族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熟知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最能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获取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最新信息,洞悉民族关系和民族社会发展过中的困难与问题,为各级党政部门献言献策。同时,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为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赋予理论升华和鲜活的生命力。

4、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国家统一。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都地处中西部和边疆地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周边地区所面临的矛盾也很多,这也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民族院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从历史源流、族群关系、经济交流、文化互动等层面可以为当地民族关系和社会治理等提出参考建议,以供政府采纳,从而为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出谋划策。比如,广西民族大学近两年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就是关于中国边疆地区边民问题方面的研究,该项目成果对于研究如何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国家认同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个动态的历史的范畴,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其终极目标之一就是要高擎科学民族观的旗帜,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安排。

三、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科学民族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民族观,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观点和态度,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科学分析的产物,是长期以来人们了解认识民族及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我国的民族团结有着紧密的关系,而民族团结教育又要以科学的民族观教育为基础。具体到高校的层面上,则需要民族院校及其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致努力,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民族观教育,为我国的民族团结注入不竭的动力。

1、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我国的民族院校都普遍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这是学生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总体不容乐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大多数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课程属于指定选修课,学生从思想上认定了其“副课”性质,而且课时开设偏少,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困难。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广义的民族观教育并不仅仅包括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还包括对祖国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这是培养科学民族观的重要前提。同时,关于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相关的时事政策的学习也是民族观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课程学习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族问题进行讲解和介绍,为学生答疑解惑,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民族观教育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民族院校经常性举办民族文化周活动,在一些重要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观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大学生参与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益于充分展现我国多样性的民族文化风情,体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谐共融的精神风貌。现代大学生与网络接触频繁,他们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民族观的教育,如开辟专门的民族观教育网站、微博、微信,向同学们宣传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同时,宣传栏、广播、校报等媒体对大众也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在民族观的宣传教育上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民族观教育的熏陶。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着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可以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4]

3、以社会实践活动贯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大学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大学生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走向社会的前沿阵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锻炼和增加生活经历的重要课程,也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如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演讲、学术报告和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博物馆等。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深入民族地区切身体会和接受锻炼,并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当地群众。民族院校还可以支持学生成立民族文化研究团体,让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民族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中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开阔理论与实践视野,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如湖北民族学院学生社团“大学生瞭望社”就经常组织学生对武陵地区社会与文化进行调查,并定期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讲座,有效地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助力了学校科学民族观教育的开展。

4、通过院校交流合作为科学民族观教育提供动力民族观教育也不能陷入闭门造车之中,还要加强各个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互相了解与借鉴。不同的院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如果大家能在保留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采集他山之石,交流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则会进一步民族院校的民族观教育工作。西北民族大学与兰州大学的师生就经常进行民族社会与文化调查与研究方面的交流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两所院校之间民族观教育的优势互补。再如,利用每年寒暑假在武陵民族地区进行调研的机会,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吉首大学等院校的师生常常共聚一堂,就本地区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民族学教学与研究、民族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主题进行广泛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各自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观教育的发展。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发展观定位水利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区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省委第十一次全会提出了“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对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省水利厅是省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水利工作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论文百事通自担任厅长以来,我在深入调研和学习探讨的基础上,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江西水利事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先后在南昌市水利局、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和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近,厅党委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厅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厅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今天我想以“以科学发展观定位江西水利的发展”为题,谈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江西水利工作,如何实践人水和谐相处的治水新理念,如何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江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水利概说

(一)水利的定义

根据人与水的关系,目前我们一般将“水利”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统水利,二是现代水利。在传统水利阶段,人类主要是充分利用水资源为人类自身服务;在现代水利阶段,人类则是自觉地遵循人水和谐相处规律,注重以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二)水利的作用

1、保障人类现状的安全。

①饮水安全;

②防洪安全;

③工农业生产安全(或国民经济的安全)。

2、保障人类发展的安全。

①水资源是有限的。

(“水资源应该指可利用或有可能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够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②人类发展是无限的。

③地球上任何生命都有享用水资源的同等权力。

人类的发展实质上是不断利用地球上自然物质为人类服务的过程,而且是随着利用程度、手段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方面可以说,人类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其是水资源。最近,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有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来保障、来支撑。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水利上有两大要点:

①人水和谐;

②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有效支持。江西目前的水资源状况总体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至2003年底,全省总人口4254万,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343m3,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0%。而且还有10%的江河湖水水质受到较大污染。同时,水资源浪费也较大。2004年,我省GDP达到3500亿元,单位产值的耗水量是国际水平的10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到2050年,预计我省总人口将达到6027万人(以2003年为基数,年增长率8‰),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减少到2300立方米左右,届时水资源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加剧。这仅是从水量上来说,如考虑水质的恶化,更是令人担忧。因此,必须从现在起就高度重视水的问题,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切实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利的任务

①水利建设:包括工程建设和非工程建设。非工程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要任务,包括蓄滞洪区及防洪预警系统、水法律法规、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利队伍等。

②水利管理:包括工程管理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我们要更加关注的任务,包括流域管理,区域水务管理。

(四)水利工作的核心:水权

水权包括水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转让权等。

水资源的管理或者说保护、利用、开发水资源的核心在于水权的确定。只有树立了“水权”的概念,水的两重性(社会公益、经济效益)才能真正体现,才能真正地使“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命脉”作用。

水资源的管理应遵循“四个优先”原则:

即可持续利用优先、生态优先、人类共享优先、节约优先。但要实现这四优先的前提是明晰水权,通过强有力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地配置水资源。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调水量不得超过调出河流总水量的20%,河流本身的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40%。因为水资源有自身的承载力的限制。(水资源承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汪恕诚)

二、江西水资源的特点

(一)降水时空不匀

我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上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雨量较充沛,年均降雨量1341.4~1934.4mm,降水过程一般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雨量43~53%,一次性过程降雨量可达200~400mm,具有东多西少、山区多平原少的规律。全省最大24h暴雨多年平均值一般在100~140mm间,总趋势是赣北大于赣南,赣东大于赣西。

(二)水流域独立完整

我省是一个基本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流域,鄱阳湖水系流域的94.1%面积在江西省境内,汇入鄱阳湖的主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五河支流流域面积大于3000km2的有18条,大于1000km2的有43条,大于200km2的有191条。鄱阳湖水系流域是中华大地上一个中等规模的天、地、生系统。

(三)控制性工程少

建国以来,我省已兴建水库9440座(据2003年江西水利年鉴统计)其中大型水库25座、中型水库224座、小型水库9191座。

已建成堤防长度为9652.43km,其中30万亩以上堤防308.1km、10~30万亩堤防771.74km、1~10万亩堤防2461.53km、万亩以下为6111.06km。

已有排灌机械的装机总容量为141.98万千瓦,其中固定排灌站的装机容量为86.4万千瓦。

1、从防洪角度上看:

五大河流上仅在修河上有控制性水库柘林水库,赣江上的万安水库从当年的设计功能上有防洪库容10亿m3,但是仅建了一期工程。二期工程还没有上,从理论上说,目前该水库没设防洪库容。抚河上的廖坊水库尚在兴建之中,而信江、饶河的干流上尚无控制性水库。

2、从水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据1950年至1985年实测资料,湖口入长江的平均年径流量为1470亿m3。全省水库总库容为282.65亿m3,兴利库容157.83亿m3,其中大型水库总库容为170.06亿m3,兴利库容78.05亿m3。目前尚无跨流域调水的大型水库。

(四)管理水平低

1、已建工程管理水平低。

管理体制不顺,大多数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绝大多数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完全靠自收自支。运行机制不活,全省国有的水管单位基本上还是处在吃大锅饭、安置人员的状况,进人没有约束,内部没有竞争,资产管理薄弱。造成整个水利工程不能进入良好持续运行的局面,全省病险水库达3488座,占水库总数的37%;全省排灌站有2/3不能正常运行;全省万亩以上的灌区(387座)设计灌溉面积149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5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879万亩。

2、水资源管理才起步。

全省初始水权不论是理念上还是体系上都没有建立,赣、抚、信、饶、修五河的流域管理都没有起步,区域水务一体管理,11个设区市仅有萍乡市真正实施了。全省的水还没有真正当作资源来管理。因此,全省的工农业用水定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水污染在增加,农村面源水污染没明确主管部门,全省整个水污染在加剧。

(五)非工程建设弱

1、蓄滞洪区建设迟滞,观念更滞后。

2、实施作为洪水管理必要手段的防洪预警系统尚未建成;保证河流湖泊健康前提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尚未建立。

3、各类水事法律法规的建设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4、水利队伍专业素质低,主要表现在:

①水利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一是学历结构重心低。中专以上学历只占35%,比2001年全国职工平均水平的36%还低1个百分点;二是管理类、技术经济类结构比重低。水利专业设置单一,口径窄小,致使水利行业职工专业结构不合理,水利及其他工程技术类人才占大多数,管理类、技术经济类、自然、社科类比重偏小,外语、外经贸人才极缺,很不适应水利发展的需要;三是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可为学术带头人的年轻科技人才短缺;四是基层领导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全省96个县(市、区)水利(水务)局长中,学水利专业的仅12人,占12%,难以适应现代水利的发展需要。

②从人才总量分析,我省水利系统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1%,高级职称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2%。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仅占职工总量的6%,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职工却占65%,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明显偏少。水利系统高技能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9%,高技能人才总量偏少。根据调研情况显示,越往基层,人才越显紧缺,不能适应水利发展。

③水利系统难以引进人才,现有的人才难以留住。

④职工的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尤其是基层职工思想观念的不适应性更为明显。

⑤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尤其是厅机关公务员,35岁以下的人员仅7人,仅占厅机关公务员人数的8%。

⑥水利系统基层队伍的保障体系与水利发展不相适应。如基层水管单位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有的连基本养老保险都没有办理,较严重地影响了基层水利职工队伍的稳定。

⑦基层水利(水土保持)管理服务体系严重削弱,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

(六)水利工程设施薄弱,防洪保障体系仍不完善。

经过治理,目前鄱阳湖区的12座保护10万亩以上的堤防基本达到抵御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但是第一期工程尚未试验收,加之1998年大水又冲毁不少堤段,保护5万亩以上和县城的30座圩堤,仅有半数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非鄱阳湖区的7座五万亩以上的圩堤尚未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设区市的堤防仅有南昌、九江两市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其它设区市的堤防尚未达到设防标准,在五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上的县城均未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三、江西水利的任务

(一)我省水利的战略制高点

永远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下泄,这是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对我们的嘱托,是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定位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刚性约束。因此,我们现在及今后的水利工作都要站在这个制高点上来筹划。也就是说,我们水利人既要从水的水量上筹划,也要从水的水质上筹划。

(二)水利建设任务

1、工程建设。

由于我省尚属欠发达的省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水资源利用率约为17.1%。我省流入长江的年径流量约1470亿m3,而我省所有水库的总库容仅为282亿m3(含已淤积的库容,其中大中型水库已淤积1.3亿m3),占年总径流量19%左右。而总的兴利库容为158亿m3(不计重复利用),仅占年径流量11%,水电装机理论蕴藏量682万千瓦,可开发量610万千瓦,实际开发装机241万千瓦,也不到40%。全省五河干流有四条没有防洪控制性工程,干支流上还没有解决时空不均的跨流域配置水资源的大型水利枢纽。因此,工程建设还是第一位的。

①建设方针。

我认为8~10年内建设的方针应为“在开发中保护”,8~10年后再提“在保护中开发”。

②建设重点。

首先要把防洪工程置于第一位,防洪工程中的第一位任务是摘掉3488座病险水库的帽子(省厅准备今年5~6月份搞一次全省的考评)。再是鄱阳湖区防洪治理工程、五河治理工程、重点圩堤加固工程(如中潢、唱凯等圩堤)。

其次是农村水利工程。第一位的任务是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必须解决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次之为灌区改造、泵站改造、田间工程等。

第三要抓紧控制性工程的建设与前期工作,确保廖坊水利枢纽今年一台机组发电,争取“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峡江、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水利枢纽工程。

第四是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既要搞好农村的水土保持工作,也要搞好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

可以说,我省病险水库基本摘帽后,主要堤防得到加固后,廖坊、峡江、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五大枢纽建成后,全省水利的第一任务将不再是防洪(个别县市除外,如乐安河流域),而要转向水资源的保护、节约、配置上来。我省水资源配置的最重要工程是鄱阳湖控湖工程。

2、非工程建设。

①蓄滞洪区建设,如康山、珠湖、黄湖、方洲斜塘等分蓄洪区的建设。严格地说,分蓄滞洪区的建设也是防洪工程,是科学防洪组成体系,是人水和谐相处的必要手段。并且要认真研究和宣传国家已出

台的关于蓄滞区运用补偿政策。

②防洪预警系统及墒情预测报系统以及为维护健康河流建立科学指标和相关监测体系。

③水利队伍的自身建设。要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生活环境。

④水利法律、法规的建设等。当前要突出“水权”的地位,要努力在江西这个相对丰水的省份树立“水权”观念,今年要以抓初始水权入手,开始流域管理的试点。

关于“水权”的争议,近年我省已出现了实际的事例,如萍乡的山口岩水库建设曾引发的与有关地区的争议,柘林水库与柘林灌区在小水电站建设上的纠纷,婺源与浮梁在大塘坞水库(鸳鸯湖)的争执等。

(三)水利管理任务

1、工程管理。

要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关于印发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为动力,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健全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的作用,落实孟书记“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指示。大中型水库及大型泵站要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泵站改造的契机,推行国有水管单位的改革,小型水库及中小型泵站要推行农民用水户自治组织,探索建立符合江西农村实际的水管体系。

2、水资源管理。

核心是建立完善“水权”体系。要从流域管理着手,以城市水务管理为突破口,真正做到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生活水、生产水、生态水、环境水科学配置,上下游、左右岸、城市与农村合理协调分配。

目前,我省流域管理水资源尚未起步,但是城乡水务一体化已有了好的典型,如萍乡市水务局。另外,景德镇市、吉安市水务局已挂牌,新余、南昌两市正在做基础工作。

(四)水利改革任务

水行业是一个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两重性的行业,总体来说,整个行业的改革滞后,计划经济的痕迹还十分明显,按照危朝安副省长的要求,2005年的水利将是改革年,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改革。

1、今年全省水利行业改革的重点是国有水管单位的体制改革。上半年要结束18个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下半年全面铺开,年底全省要考评一次。另外,水利企事业单位改制要加快推进,水价改革要稳步推进。

2、大力推行依法治水、依法行政。要根据各项水利的法律法规,以行政许可为手段,增强水利行业的管理,年底厅里要对各设区市水行政执法全面评比。

3、贯彻黄省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着力推进水务一体化。2月4日,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要以萍乡市的成功经验为范本,逐步理顺已挂水务局牌子的有关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如条件成熟,下半年拟在萍乡市开一次现场会。

4、水利投融资的改革正在取得突破。

江西水利根据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快建设步伐,从2005年起,粗略算10年内必须完成的大项目,就超过200亿元,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须80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饮水工程需16亿、鄱阳湖区第五个单项20亿、泵站改造24亿、峡江水利枢纽50多亿、五河治理20亿元等等,还有山口岩、伦潭、浯溪口等水利枢纽。这些巨额资金从哪里来?必须要有新的办法。

省委孟建柱书记多次指出,要拓宽水利资金来源,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来搞水利。水利工程在保证防洪、灌溉的两项基本职能外,可以将产权或经营权拿出来置换资金。

目前我省已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争取社会资金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小(二)型水库上。如万安县百嘉镇通过拍卖6座小型水库经营权,筹集140万元资金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东乡县通过拍卖病险水库的经营权,再加上补贴5000~7000元/座,根据各个水库的实际情况,廉价租赁库尾的山地给承租户,2003年,全县39座病险库的任务,完成38座。德安县在总结2003年以水库经营权换建设权的经验,2004年又推出了“以奖代补、激发投入、放宽政策,民办公助”的办法推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每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平均补助2万元,工程量特别大的补助3万元。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德安县全面超额完成九江市当年下达的任务。

总之,江西水利的任务无非是建设与管理,但要加快建设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在改革上下功夫,一定要下最大的力气探索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作的体制与机制。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减灾防灾蓝皮书》

2、《2003年江西水利统计年鉴》

3、《江西省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4、《资源水利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汪恕诚

5、《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钱正英、张光斗主编

6、《中国水利发展战略文集》张岳

7、《鄱阳湖水文论文选集》第三辑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渊源

中图分类号:X-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70-02

科学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思想在当代的实践。从理论渊源上进一步研究科学发展思想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有利于人们从马克思主义渊源上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有利于人们在新形势下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可以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以科学发展为主线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和方法,为我党提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所谓科学发展,就是指能够体现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要求,遵循客观必然规律的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始终突出和体现着科学发展的主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通过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运动,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到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和本质特征。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遵循《共产党宣言》中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深刻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人们在考察和说明历史时必须要确立和遵循的一种科学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时,充分体现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美好目标的必然性,体现和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思想。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科学发展思想为我党实现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和宽广胸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善于把握世界局势,借鉴外国经验,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到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再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都是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是《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反映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这一实践有力地证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管用的。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就一定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阐述的人学思想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

自由的个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思想体现了社会制度发展与社会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表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我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这与《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人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概括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上的未来社会,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对这一思想也多次作过表述。1894年,瑞士准备出版《新纪元》周刊,请恩格斯找一段题词,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抄录了《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答复。从这里不难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是将“自然-人-社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而又精辟的研究和阐述。这个表述也是《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思想。

(二)我党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明确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自身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我党根本宗旨相一致的原则,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一脉相承的思想,因而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我党的执政理念。这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它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学基本思想,标志着我党从过去片面地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为自觉地重视人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是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二者密切相连,科学发展要求社会必须和谐,而社会和谐又能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体现着科学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社会和谐思想就包含和体现着科学发展的思想。《共产党宣言》不但描绘了未来和谐社会的情景,而且直接使用和肯定了社会和谐的命题。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和阐述了社会和谐的命题和目标

《共产党宣言》提出和阐述的社会和谐思想中,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与其他人的自由发展不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关系,和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当然这里所说的和谐并不是无矛盾的和谐,而是和谐存在于矛盾的共存与矛盾的有效解决之中,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这就是说,在未来的美好社会中,社会的和谐与科学发展,是通过社会矛盾的共存和矛盾的斗争而达到矛盾的融合,最终来实现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我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目标,正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和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共产党宣言》提出和阐述的社会和谐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伟大实践。

(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

社会和谐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二者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统一提供了依据。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久,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不仅将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六个必须”的指导原则之一,而且从七个方面作出了系统部署。这就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10-18.

[2] 王明贵.党的创新理论的地位作用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9.

[3]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五个重庆:发展

“五个重庆”建设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重庆未来发展的总体框架和目标任务。“宜居重庆”建设侧重于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的居所,增强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畅通重庆”建设侧重于改善交通条件,化解重庆地处西南内陆的不利因素,降低城市发展成本,提高城市营运效率,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重庆”建设侧重于推进城乡绿化,优化生态环境,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平安重庆”建设侧重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重庆”建设侧重于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充实、更快乐。

无论是“五个重庆”建设,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活动,目的都是一个,就是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五个重庆”建设正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然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绘制重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经济社会领域,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历史进程。“五个重庆”建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以居住状况、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市民健康水平五个方面为核心内容,制定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实现步骤,是把重庆从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向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举措,开创了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五个重庆”集中体现了这一核心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明确了“重庆的发展为了谁”。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一方面承载着国家战略需求,其发展必须以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另一方面,其发展又必须满足3200万重庆人的利益需求。“五个重庆”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根本利益和重庆人民切身利益的有机统一。其次,明确了“重庆发展的依靠对象”。重庆十分注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五个重庆”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五个重庆”建设所追求的是人的需求的全面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而且要实现各个方面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要保证当前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五个重庆”建设回答了“如何结合重庆实际,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问题:一是从战略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做出全面规划,推进重庆全面发展;二是从事物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观点出发,努力做到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推进重庆协调发展;三是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注重抓好三峡库区、渝东南山区生态功能区规划和建设,做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进重庆可持续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五个重庆”的建设坚持了这一方法,能够正确处理事关重庆改革发展全局的各种复杂问题。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上,以“宜居”、“平安”、“健康”等为重要目标,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高度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人的需要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培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以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五个重庆”政策具有化时代意义。“五个重庆”在概念上并无新奇之处。但是其背后却是重庆以改革的智慧逐步推行社会改革,提升重庆综合竞争力的发展路径。然而从大的格局来说,“五个重庆”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地方版。总之,“50年不落后、100年后更好”的“五个重庆”建设,克服了“一边解决问题、一边为将来制造潜在问题”的发展模式,利用了后发优势,努力推进重庆又好又快发展,这将使重庆越干越有底气,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将惠及广大的重庆人民!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熊义志;中国的长远未来与知识发展战略[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战略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3]陈靖怡;科学发展观生态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陈承红;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J];安徽广播电视学报2005年01期。

[5]王忠武;论科学发展观的结构与功能[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李明良,于保中;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南[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校; 科学发展; 财务治理; 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部分高校重发展规模轻质量管理;重经费投入轻办学绩效;盲目扩大基建规模,背负巨额债务,财务风险增大;经费短缺与浪费并存。这些现象严重阻碍着高校的科学发展。因此,完善高校财务治理对于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科学发展与财务治理的理论联系

高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办学经费的不断投入,因此,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财务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

(一)高校科学发展的内涵

高校科学发展是指高校在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和协调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既保证当前发展,又重视长远规划,推动高校公共目标的实现。高校科学发展要求高校突破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迎接未来的挑战,构建保障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高校财务治理的内容

高校财务治理是指高校治理主体对学校财权进行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配置财权,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进行相互制衡,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治理效率。财权的配置是高校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相互制衡是高校财务治理的基本状态。高校财务治理是从宏观上对学校财务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控制,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体内容包括拟定学校财务战略,决定财务管理的服务与发展方向,选择财务控制的途径与手段等。

(三)高校科学发展与财务治理的内在联系

财务治理作为高校治理结构的核心,其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高校的科学发展。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财务治理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用创新的理念加强财务治理,主要包括如何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建立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学校筹资、投资及分配行为,科学合理配置财力资源,建立财务约束与激励机制,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完善高校财务治理体系。

二、高校财务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高校财务状况并不乐观,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都直接阻碍着高校的科学发展。

(一)高校财务决策机制不完善

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意味着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相互协调与制衡。完善的财务决策机制是规范财务行为、维护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高校的财务决策机制并不完善,缺乏集体决策制度和控制监督制度,致使内部权力失衡。比如,一些高校盲目扩大基建规模、盲目增加银行贷款,使学校背负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有的高校领导者盲目决策投资,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等。诸如此类的现象,直接反映了高校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学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失灵。财务决策机制不完善,导致高校投资理财的盲目性和非理性,增加了财务风险,直接影响高校的科学发展。

(二)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随着高校自筹资金比重的增加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高校经费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其资金使用效益却不高,现有的办学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经费短缺与浪费并存。在大幅扩大招生规模过程中,部分高校多校区办学,学校资源缺乏有效配置,重复建设和设备闲置现象严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校舍等资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不同高校间及高校内部各院系之间缺乏资源共享机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使得学校物力与财力资源浪费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内涵提升。

(三)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者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的现象,高校的财务管理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虽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有些制度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形成,经济活动及财务工作均处于监督不力的状态,部分高校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近些年来,部分高校在基建投资、基本建设、设备采购等领域出现了重大的腐败案件,主要是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从而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高校财务风险凸显

高校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债务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及财务管理风险。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只有靠银行贷款来解决,由于政府并未对高校贷款规模进行有效控制,不少高校的贷款规模超过其偿还能力,面对到期的巨额贷款,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借新贷,还旧贷”。近年来,教育部和部分省市政府已实施了化解高校债务的措施,积极帮助高校偿还贷款,但是,从总体来看,高校负债发展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高校科学发展的财务治理策略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构建有效的高校财务治理体系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完善经济责任制

财务治理的实质是通过财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配置,建立相互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契约安排,高校财务治理必须首先解决财务决策权力配置这一核心问题,对内部的各种财权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权力的相互制衡。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作用,以有效约束领导者的权力。高校应组成学校财经委员会(或财经领导小组),主要职能是负责学校财经事务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拟订财务保障规划,编制资金分配计划,拟定财务管理制度,审议财务会计报告等。由财经委员会负责学校财经工作的同时,高校可成立投资咨询委员会、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共同发挥监督及决策职能,强化内部监督,实现学校财务决策的透明化与科学化。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建立的过程,也是对高校财务治理结构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权力和责任配置的过程。因此,高校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备的经济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及财会人员在财务工作中的权力与责任。通过实行责任追究制,健全惩处体系,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制度的制约功能。

(二)依法筹集办学资金,优化配置财力资源

稳定的经费来源与充足的办学经费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尚未完善的背景下,依法多渠道筹资,是高校财务治理的重点。面临经费短缺,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财政拨款有较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自身的人力资源与科研优势,有效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增加社会服务、校办产业、社会捐赠等收入,充分发挥高校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扩大社会资源,吸纳社会资金。这些举措不仅能够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经费支撑,而且能够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财力资源配置方式是影响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意味着高校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分配,优化支出结构,最大程度地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高校的财力资源配置,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实现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体内容包括加大教学投入,加强课程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重点支持科学研究、学科与学位点建设、优势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的经费投入等,推动学校产生显著的标志性成果,实现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建立财务绩效考核机制,建设节约型校园

高校财务绩效考核是指高校在一定时限内的经费支出与其所取得的绩效目标、效果等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对高等学校实行绩效考核,有利于高校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责任观,有利于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增强效益意识。科学的财务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方面,针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多校区办学,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浪费严重等现象,必须建设节约型校园。第一,加强资产管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图书资料等资源的共享,尽量减少重复购置与资产闲置现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第二,提倡节俭办学。努力减少“三公”经费支出。第三,鼓励节能降耗。将节能指标列入学校各部门的绩效考评体系,制定激励政策,降低能耗杜绝浪费。

(四)健全内控制度,规范财务管理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财产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内部控制包括在组织内部采用的,以保证资产的安全性、核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营能力、促进管理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为目的的计划,以及所有与之相协调的方法和措施。因此,高校要健立内控制度并保证其贯彻实施,对实物资产、货币资金、物品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控制。第一,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学校各职能部门处理经济业务的范围、权限及程序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个别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第二,强化预算控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严格规定预算的编制和调整程序,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的分析与控制,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第三,加强会计业务监督。高校在对财务会计事项进行处理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与完整。第四,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明确财务处、国资处等资产管理部门的责任分工,强化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五,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效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与监督职能,保证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明确化解债务责任,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形成与影响,直接威胁高校的科学发展及各项事业的有序开展。部分高校债务负担较重,债务规模超过还款能力,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要明确高校是化解债务的责任主体,必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在积极争取政府化债资金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大自筹资金力度,努力拓宽筹措化债资金的渠道,利用民办独立学院收入、校办产业利润、社会服务、土地置换、社会捐赠和争取优惠的金融政策等渠道筹措化债资金,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春华.大学经营的财务视角[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朱永良,王旭林.高校财务治理模式及其选择[J].财会研究,2010(12).

[3] 赵建军.我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5).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乒乓球;科学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85-03

40mm球、11分制、无遮挡式发球,这三项规则实施10年以来,的确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再次发展,从事乒乓球研究的专家、学者、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经历了接受、适应、探索、成熟,迄今从感性升华为理性,力求实效性,作者从竞技角度来理解积极主动,从宏观上评价技术全面,从深层次认识特长突出、从高层次看待战术多变,以及本项竞技运动特点所需的要素(专项体能、心理品质、文化素养)等来探究现代乒乓球运动科学发展特征,从而促进乒乓球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现代乒乓球科学发展特征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专业文献资料室、中国知网、互联网等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文章。

1.2.2观察法通过临场、电视、网络观看乒乓球项目的各种大赛。

1.2.3访谈法与现役和退役的高层次专家、教练员之间进行交流。

2讨论与分析

2.1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包含3个方面:(1)实现总目标“以我为主”为核心,展示打法技术风格,控制全盘,把握局面。(2)增加击球质量和制胜分量,在每一板击球时所达到的乒乓球击球5个物理竞技要素速度、力量、旋转、弧线、落点,即可单一又需结合,如:从单一要素,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旋转的强弱、弧线的高低、落点的准确性及变化;从结合要素,出手快、力量大、弧线低、落点刁钻等。(3)技战术运用:体现在进攻、控制、过度。进攻:是在产生机会的条件下或可行的状态下运用正反手进攻技术(攻、拉、冲、撕、反拉、弹等),它主要表现在进攻时的击球速度、击球力量,以及击球速度与旋转的结合(摩擦速度)。控制:在不能进攻时,为了防止对方的进攻,所采用的控制对方进攻的手段(摆短、搓转与不转球、劈长等),它主要表现于击球落点、击球线路、击球旋转、节奏变化的效果。过度:当受控于对方时,从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所采取的一种手段(正反手小提拉、正手带、推等),主要表现于击球弧线、击球旋转、击球落点、击球线路、节奏变化等方面的技巧性变化,也就是说,达到合理化实效性之目的,是现代积极主动科学发展特征的最佳体现。

2.2技术全面

评价技术全面,不仅是要求运动员技术规范,熟练地掌握各项技术的问题,还在于每次运用技术时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技术质量、技术转换、技术准确等标准来宏观评价技术全面。

2.2.1技术效果是指采取某一项技术处理球后的实效性特征,例如:回击近网短球时采取陕搓摆短技术后击球距离和击球弧线的效果,距离球网越近,弧线越低技术效果就越好,采取陕点技术后速度和落点的效果,不仅仅是加快速度的问题,而是要加快击球瞬间的爆发速度,加之落点的灵活运用和针对性,就会产生更好的技术效果等等,只有在每次击球时达到所使用该项技术的效果,自然的就达到了技术效果的目标。

2.2.2技术质量从狭义而言是指采取某一项技术击球后的特质的标志特征,例如:正手发力攻技术,击球力量的体现;正手快攻技术,击球速度的体现;正手拉前冲弧圈球技术,磨擦速度所产生的速度和旋转交融的体现;正手拉加转弧圈球技术,旋转强度和弧线高低融合一体的体现等等,这些体现构成技术质量,从广义而言,从重点突出“击球速度”,以击球速度为核心,现已逐步发展,突出“击球力量”,以彰显击球力量为旋律的技术质量。

2.2.3技术转换是指从本系列的某项技术在瞬间转换成另一项技术的特征,例如:从正手攻技术转换为正手拉技术,从反手发力推技术转换为借力挡技术等等。从某项系列转向另一种系列,例如:从反手技术转换为正手技术。从性质而言,从处理下旋技术转换为处理上旋技术,技术转换的速度的快慢,也就是技术转换的能力,是技术转换水平的标志。

2.2.4技术准确

这里所指的技术准确是指完成击球的整体过程,它包含判断能力、移动技术能力和技术动作结构三大体系。判断能力包含预判能力和判断的准确性;移动技术能力是指根据来球和回击球时所采用得移动路线和步法技术的正确性(单—步法或多种步法的组合);技术动作结构包括击球前、击球时、击球后三个部分。由于回合板数增多过程加长,回击的方式变数加大,因此对技术要求的准确度更高更严密。

2.3特长突出

随着乒乓球竞技运动的推进,对特长突出的认识更深刻,不仅表现在某一项技术的突出,而是体现在技术组合,乃至系列组合构成的特长突出,包含并贯穿于从发球——相持,从接发球——相持,形成一体化才能凸显其特长的作用,这是现代乒乓球运动科学发展的特征标志。

2.3.1发球——相持由于发球威力的降低,发球环节的特长突出主要表现在落点与旋转的组合、速度与线路的组合、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变换的组合,这些组合构成发球环节的特长,产生其效果,并为发球后抢攻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形成主动状态,使相持段更能充分发挥打法的“主导线”,技术风格的“灵魂”作用,以我为主,显示5个竞技要素的某一或结合要素,发挥其要素功效,从而达到特长突出的目的。

2.3.2接发球一相持

由于接发球难度降低,接发球环节的特长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性”:全面性和多变性,全面性在于技术含量的多形式使用,而多变性在于变化的能力,其“两性”构成接发球环节特长,产生其效果,从容进入相持,形成搏杀。

2.4战术多变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从单一化战术——组合战术———体化战术,发展为整体化战术,在整体化战术条件下的战术多变,这里所指的整体化战术,是指在全盘比赛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主动、控制、反控制的三点式组合因素在比赛环节中的个体作用和整体效果条件下的战术多变,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也反映了战术素养,战术素养包括正确地理解战术、选择战术、使用战术、管理战术、评价战术的能力,依据乒乓球项目的特点,战局变化快,打法种类多,技术风格千姿百态,每个运动员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因此,战术素养能力是战术多变的基础,这是现代乒乓球科学发展的又一大特征。

2.4.1前三板段

(1)发球。发球战术的多变,不仅仅是落点与旋转的组合变化,速度与线路的组合变化,旋转差异的组合变化,更重要的是,所采用的战术能启到什么作用,从整个战局更宏观的角度去透视,应把它归纳为,充分发挥主动作用、控制对方作用。主动的 作用是直接得分或为发球后的抢攻打下坚实的基础,控制对方的作用是控制对方接发球直接上手,以及限制对方连续进攻,避免连续被动挨打局面,现球战术是以发对方近网小球为主要战术的特征。

(2)发球抢攻。由于接发球进攻和控制战略战术的日益突出,使发球抢攻的难度曾大,一是要提升发球抢攻的能力,例如:抢攻对方正反手攻、拉、打等进攻性强技术,还要具备抢攻对方挑、摆、撇等不同形式的技巧性来球,二是在发球抢攻时,突出表现5个竞技要素之间单一或结合的灵活运用作用,例如:力量与落点的结合,速度与线路的结合,从而达到战术多变。

2.4.2接发球段是在主动和控制既分离又融合条件下的战术多变,即受对方发球时的牵制以及与对方的发球质量分不开的,又和自己的接发球技战术的全面性和特点分不开的,在积极主动中也包含着不同的思路和作用,在控制对方时产生不同的处理方式,形成战术多变战略。

2.4.3相持段由于相持段的过程加长,从宏观上而言,相持段的主动、控制、反控制状态已越演越烈,具体表现形式为进攻战术、控制战术、反控制战术、防守战术以及攻防转换战术,并且这些战术的多变性渗透在每一板球,贯穿在每一个回合里,尤其对连续进攻战术的变化,攻防转换的战术变化,要求的标准更高,从乒乓球击球5个竞技要素而言,更彰显了“力量’’的作用,尤其男子运动员表现的更为突出。

2.5竞技运动所需的基本条件

2.5.1专项体能专项体能是根据乒乓球运动特点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由于球速的减慢、旋转的降低,相持段在比赛中的突出,中远台回击球频率的增高,移动范畴大、线路多变,对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整体质量标准要求的也更高,以专项速度为基础,以专项力量为重点,同时对专项灵敏、柔韧、协调性等综合能力要求的也更显著,因此要求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更需合理调配,科学化。

2.5.2心理品质11分制是比赛进程缩短,进入状态快,比赛变化大,偶然性增多,因此对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秀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包含在5个方面:(1)超群的心理应激恢复能力,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一直保持优势,或在失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取决于他们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应激恢复能力,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能够做到自我进行精神上的快速调整。(2)超群的专项兴奋度唤醒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兴奋程度,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兴奋度的把握和调整也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3)超群的专项自我效能,比赛时在千变万化中进行的,尤其在比赛中遇到难题时,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时,自信心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增强运动员比赛中的自信心,成为重要的运动心理研究课题。(4)超群的专项运动智力,这项智力的特点是,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对不同的比赛场景要有准确的预测和预判能力。(5)超群的专项运动知觉技能这项智力的特点是,运动员在快速多变的竞技环境中,必须能够根据当时的运动目的和行动条件,从对手和球本身的运行隋况,快速而准确地搜寻到有用信息,增大技术含量。因此心理品质是现代乒乓球科学特征的重要元素。

2.5.3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着运动员是否能更准确地把握乒乓球竞技运动的内涵,是否能更强地领悟教练员的意图,是否能按照实施方案保持竞赛力度,坚定不移地贯彻技战术方案,以及为运动生涯的长度和宽度起到积极性作用,为此文化素养在现代乒乓球科学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

4结论

本文从高层次研究视角出发,以理性认识实效陛角度,对现代乒乓球科学发展特征进行讨论分析,归纳。

(1)实现总目标“以我为主”为核心,增加击球质量和制胜分量,合理化实效性运用技战术是现代积极主动科学发展的最佳体现。

(2)技术效果、技术质量、技术转换、技术准确等标准构成技术面,认识并进行宏观评价。

(3)特长突出必须形成一体化才能凸显其特长的作用。

(4)以整体战术为框架,战术素养能力是战术多变之基础,对发球、发球抢攻、接发球、相持等战术多变进行了剖析。

(5)本文将竞技运动所需的基本条件,专项体能、心理品质、文化素养三方面作为现代乒乓球科学发展特征之一加以讨论强调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焕群.中国乒乓球训练原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145-154.

[2]杨李丽.第48届世乒赛王励勤各项技术统计分析与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1):92-94.

[3]杨李丽.20年来国际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推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1):110-111.

[4]杨李丽.使用大球对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1):88-89.

[5]何敬堂,刘雅玲.论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4):30-31.

上一篇:茶艺培训知识范文 下一篇:呼吸疾病研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