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安全隐患范文

时间:2024-04-19 15:28:17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篇1

1、隐患排查治理是有效预防控制风险的关键

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排查治理,首先就是要全面、细致、认真地找出、发现隐患,从公司、矿井到区队直至班组,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层层发动、着手,做到“三全”。“三全”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范围要覆盖煤矿生产的所有环节、所有过程和所有人员,避免出现安全管理的死角和盲点。

班组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班长组织的对本班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所在的工作面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隐患排查,还包括工人自身安全行为及所处周围环境的自查。班前,班长在开班前会时,要对工人的思想状态进行隐患排查,精力不集中、没有休息好、安全意识不够,坚决不予入井作业,要确保当班每位职工都有较好的安全思想状态和安全意识;进入工作面作业之前。要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只有当工作面的隐患排除后方可带领工人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班中,要关注所在工作面的变化情况,出了隐患要及时处理;班后,要检查是否留下了安全隐患,若有,要及时处理完毕方可下班,来不及处理的要在现场向下一个班交接清楚。

区、队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区、队长组织的对本区、队范围内的工人不安全行为、工作面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矿井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矿长或井口主任组织的,更大范围的,对本矿范围内的职工不安全行为、作业场所及环境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公司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公司领导或公司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最大范围的,对公司范围内的所有职工不安全行为、作业场所及环境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2、隐患排查治理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是治理。

如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只停留在隐患排查阶段,不进行治理,那么所做的一切都等于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即隐患的治理。

一般隐患的治理。一般隐患就是指可能造成的危害很小,容易处理的隐患,一般在现场就能及时处理解决。当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或是安监员发现一般隐患时。应及时在现场予以处理解决,将隐患直接消灭在萌芽状态。

较大隐患的治理。较大隐患就是指可能造成的危害较大,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隐患。发现该类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通知隐患所在班组或区队,指定责任人和责任跟班安全员,在责任时间内进行整改落实。

重大隐患的治理。重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加强对重大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严格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国家局1 33号)进行认定,对该类隐患进行评估、组织管理和整改,按照“五定”制度处理,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责任人、定时间限期治理。

为了避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发生事故。应规定每一项安全隐患的治理要做到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安全培训措施四到位,并且在治理过程要由管理人员和安全检查员跟班作业,从而保证安全隐患治理过程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过程。

3、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是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保障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做到环环相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督一级,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层层传递,层层落实。

首先,公司成立以安全副总经理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副组长为公司安全监察室负责人,成员为公司各部室主要负责人;组长对全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副组长负责各矿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信息管理;各成员均有各自的职责,如生产部、技术部负责制定安全隐患认定标准以及安全隐患治理各项措施具体要求等。

其次,矿井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各矿矿长是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各副矿长,成员为各股室负责人,各专业副矿长对本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领导责任,安全副矿长对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监督检查责任。小组对公司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并及时反馈。

再次,区队成立以区队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各区队长是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的副区长,成员为各班组长。小组对矿井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并及时反馈。

第四,各班长是本班安全隐患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和职工对本班组和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对上级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

4、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应规范化

为确保隐患排查工作取得实效,邵武煤业有限公司编制了一系列的有关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规定,明确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工作程序,规范了安全隐患的认定标准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编写内容,基层管理人员人手一册,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隐患的分类和认定:公司根据各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矿井《隐患分类和认定手册》,把隐患分为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等6大类,各类隐患又再分成顶板、局部通风、爆破、粉尘防治、设备等若干项细的隐患,以便在隐患排查过程中予以认定;另外还把煤矿“三违”作为行为隐患纳入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范围,研究分析“三违”分布规律,将“三违”分为一般“三违”和严重“三违”两类,并采不同措施进行治理,从而逐步消除煤矿“三违”现象。

隐患未落实整改的处罚,公司制定了《矿井隐患排查治理处罚办法》,对各管理层所查出的安全隐患,各安全管理部门均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任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的,按照公司制定的《矿井隐患排查治理处罚办法》(其中包括“三违”处罚),进行处理。

隐患排查及信息管理。煤矿各生产区队和班组每天坚持对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结果报告矿安监站,安监站要确保每班有一名安监员对各工作面进行巡查;煤矿组织安监部门每周对本矿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上报公司安监室;各专业副矿长每旬组织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筛选后报告矿领导同时报告公司安监室;矿长每月组织1次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每季度由公司汇总并向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室和当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公司安监部每月组织1次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专项检查,每旬对各矿上报安全隐患信息筛选统计分析并向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篇2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推进、属地管理、行业负责”的原则,学习借鉴北京市顺义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经验,以建立企业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推进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政府实施动态监管为核心,以强化各级各部门职责、考核机制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逐步形成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筑牢安全生产基础,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切实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建立市、县(市)区两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平台;市和各县(市)区同步开展建设试点,市级试点地区安排在肥西县、瑶海区和新站区,积极完成省安委会赋予的试点工作任务。各地要选择1-2个乡(镇)街道和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试点。2013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平台逐步向县(市)区工业园区和乡(镇)街道推进。通过“平台”建设,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对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管,促进企业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排查转变,由行政执法推动向落实主体责任转变,由治标难治本向提升本质安全转变,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立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工作内容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企业分类分级,细化完善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责任主体等。

(一)开展调查摸底和企业分类分级

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调查、登记各类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规模、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掌握企业底数及其基本情况,建立监管监察对象数据库。

按照企业基本情况,结合企业的行业(领域)属性和安全监管工作的相似性,对企业进行分类,对同一类型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等级评定。确定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范围,建立“按类分级、依级监管”的安全监管模式。

(二)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开展自查自报。市级相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标准为基础,细化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做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行业和领域的企业按照标准和规定及时主动自查自报安全隐患,主动接受政府部门监督。

(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依托“金安”工程和市安监信息系统等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管理。通过该系统,企业对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隐患和接受监督指导等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自查自报隐患数据、日常执法检查数据、隐患整改和监管措施执行到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实施有效监管。

(四)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监管监察方式

按照《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皖政〔2008〕69号)和《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合政办〔2009〕4号)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强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督促指导有关行业和领域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依照企业的分类分级,在监管频次和内容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监管监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落实隐患治理程序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分级属地监管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1〕75号)和《关于加强中央和省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合安办〔2012〕2号)精神,通过全面调查摸底,确定分级管理企业名单,全面落实综合监管、专业监管、属地管理、行业管理等安全隐患监管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隐患治理程序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登记、检测监控、挂牌督办、整改、评价、销号、上报、统计、检查和考核等制度,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覆盖和无缝化管理。

(六)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结果量化,将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和分类分级、细化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以及加强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等推进体系建设的过程管理,纳入对有关地区、部门和企业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对未按要求自查自报隐患的企业,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的同时,要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挂牌公示,对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企业,优先安排重大隐患整治技改贴息(补助)资金。

四、工作步骤

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主要分为建设试点、推广普及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

(一)建设试点阶段(2012年5月至年底)

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试点单位。市将在肥西县、瑶海区和新站区全面铺开试点工作,同时,在全市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各选择2-3家大型企业开展试点,按时完成试点建设任务。

5-6月份,市安委办召开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和科(处)室负责人会议,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和《工作指南》进行宣贯,明确阶段任务、工作措施和宣贯要求,努力营造政府大力推动、企业积极响应的良好氛围。

7月份至年底,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同时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安全管理水平和危险有害因素等实际情况,选择条件较好的规模以上企业作为本地区、本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力争今年底前达标。

(二)推广普及阶段(2013年)

借鉴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工作制度和标准,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推广普及达标,在部分小微企业中开展试点工作,建立分级分层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

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小微企业中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逐步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为加强对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安委会成立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承办单位,明确专人负责,安排专项资金,紧密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科学组织实施。要充分调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积极性,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部署、同时推进、同时评定,确保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二)落实责任,强化目标考核。要按照安全生产职责规定,落实各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责任。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城乡建委、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旅游局、市农委、市林业和园林局等部门分别负责所监督管理行业(领域)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各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加强对有关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将开展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工作进展突出的地区和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进度迟缓、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责任追究。

(三)全面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行动员部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目的意义,引导各有关单位深刻认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排查事故隐患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和鼓励职工结合本职工作查找事故隐患。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使用的专题系列培训,使企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确保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四)统筹兼顾,构建长效机制。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以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为契机,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登记、上报、监控、整改、评价、销号、统计、检查和考核的全过程管理;要统筹兼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做到“六个结合”,即与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相结合,与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与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安全监管“基层基础”建设和安全生产信息化(金安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相结合,与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篇3

近年来,我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一些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且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我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__办[2015]8号文件精神,现就我乡2015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订如下计划:

以“十”、“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着力落实安全责任,整治安全隐患,创新监管手段,强化安全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及部门的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整治,有效防范、遏止事故发生,全面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是矿山、建筑施工、电力等工矿企业;道路交通等交通运输企业;渔业、农机、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等单位;医院、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地质灾害点以及烟花爆竹、食品药品等其他有关行业和领域。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站所办事处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安全隐患整治”活动。

1、矿山、危化品相关单位、烟花爆竹、食品药品等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乡安办牵头组织实施。

2、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地段排查整治工作由乡交管站牵头组织实施。

3、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村镇建设办牵头组织实施。

4、地质灾害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国土所牵头组织实施。

5、企业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供电所牵头组织实施。

6、农机和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乡农技牵头组织实施。

7、学校和医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实施。

8、人员密集场所由派出所牵头组织实施。

1、动员部署阶段(3月20日前):结合本乡实际,制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具体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将“安全隐患整治”活动的时间安排、隐患整治要求等向社会,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整改隐患的自觉性。

2、全面排查阶段(全年):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安全投入和风险抵押金缴纳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等。要根据不同时段安全生产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4月底前,重点要加强对交通运输、电力、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5月至9月,围绕汛期安全,做好矿山、水库、地质灾害点、学校、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夏季事故易发行业和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第四季度,针对赶任务、抢工期现象增多和恶劣天气多发的特点,深入推进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建筑工作、消防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通过排查,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台帐,并对安全隐患进行认定、分类梳理、建档,建立事故隐患库。

3、隐患整治阶段(全年):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各乡级有关部门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边查边改,对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予以整改;对一时难以治理的要排出计划,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订应急预案,加强监控,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充分运用经济、行政

和法律手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隐患排查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单位。对重大安全隐患单位,要逐级上报,及时上报市安委办和有关主管部门,实行分级挂牌督办,加大整改力度,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乡政府成立由乡长鲜军为组长,人大主席杜鹏程、副乡长于先钧为副组长,张国尧、秦天禹、冯长春、严云抒、王国洪、文成、邱志洪、吴泽迁、派出所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安办,杜鹏程同志兼办公室主任,张国尧同志为工作人员,联系电话:8764055。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紧紧依靠技术管理人员和职工,发挥他们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组织职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积极主动地参加隐患治理。

3、突出重点,强化督导。要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切实消除事故隐患。要强化安全生产执法,创新监管机制,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能力。要把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与落实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结合起来,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基础。

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为契机,既要治标,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注重治本,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

5、广泛宣传,舆论监督。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广泛宣传,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对排查治理走过场的单位要予以曝光。对举报的事故隐患要认真进行核查,督促落实整改,并对隐患举报人进行奖励。要大力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与经验,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篇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电〔*〕15号,以下简称《国办通知》)印发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按照“隐患治理年”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意见,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深入、有序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了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现将一季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总体情况

今年一季度,全国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已有105.4万家企业和单位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一般隐患138.5万项,已整改122.0万项,整改率88.1%;排大隐患2.5万项,已整改销号1.4万项,整改率54.8%。共掌握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生产经营单位49419个,已取缔35649个,正在打击12181个。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总结前一阶段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中央企业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国办通知》印发后,公安部、原交通部、铁道部、水利部、原建设部、农业部、原民航总局、电监会等有关部门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意见,各省(区、市)、中央企业及时转发了《国办通知》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印发的意见,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省(区、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和分管领导同志针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出批示,要求各市(地)、县(区)和相关部门精心组织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公司、宝钢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中国中化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中铁集团等中央企业也都做了专门部署。

(二)明确职责,合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在各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公安、交通、建设、铁路、民航、电力、煤炭、国土资源、国防科工、水利、农业、教育、质检等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山东省明确各相关部门在隐患排查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协调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文件,明确了省直25个部门单位和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建立隐患排查、分级监控治理和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三项机制”。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区、市)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明确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依靠各街镇、工业区、居委会的力量,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三)重点突出,联系实际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中央企业针对实际情况,确定了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设施和重点隐患,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江苏省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高危行业企业、中小企业、近年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和年“专项行动”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等四类企业作为工作的重点。上海市在全市各行业(系统)、市直接监察单位集中开展6个月的“反三违”专项整治活动,以推动隐患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安部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火灾隐患和涉爆安全隐患作为重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交通运输部以公路、水路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质检总局、民航局、电监会等部门联系本行业(领域)的实际,突出重点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一汽集团将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企业与隐患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将隐患排查治理与冰冻灾害后电网设施普查工作相结合。

(四)创新机制,积极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各地区、各中央企业在去年“专项行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设。黑龙江制定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省政府备案督办的重大隐患采取资金补助的方式,加大隐患治理力度。福建省出台了《重大事故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暂行办法》,要求所有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严格实行政府挂牌督办。江苏省推动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定期排查分析制度、重大事故隐患申报制度和重大事故隐患专家评估制度等三项制度,推动省内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公示制度、分级挂牌督办制度、举报奖励制度等五项制度。四川省在《四川日报》上公告重大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期限,责令有关地区、部门、单位限期整改完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印发了《事故隐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国中铁集团建立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规范了各级安全隐患排查的频次、控制管理原则、分级管理模式、分级管理内容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顺利,势态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少数地区和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视不够、进度较慢;(二)一些地方和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扎实、不认真,一些明显的重大隐患没有及时查出和治理,导致事故依然多发;(三)总体参加排查治理隐患的企业数量及查出的隐患数量少,平均每户企业查出1.36项隐患,且重大隐患整改率低,只达到54.8%;(四)部分中央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不及时、不规范。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按照《国办通知》的总体工作部署,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大力度,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对少数思想认识不到位、隐患严重、事故多发、工作进展迟缓的地方、单位的检查、监督、指导,督促他们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点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各类隐患尤其是重大隐患。要进一步扩大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广泛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留死角。

(二)把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是国务院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是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全面发动,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彻底排查隐患和问题,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又要重点检查事故频发、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特别是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消防、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把事故伤亡人数降下来。

(三)要根据季节特点,加强对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隐患点的排查治理工作。要针对暴雨、洪水、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排查治理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搞好危险库坝的除险加固等工作。要制定和完善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隐患点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加强救援物资设备装备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要继续做好隐患治理工作的督查指导,做好挂牌督办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国办通知》要求,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加强督促指导。要建立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制度。通过督查,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与监督。

(五)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宣传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的开展,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各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职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注意发现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加以总结推广,运用典型引路,要认真总结事故教训,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鼓励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举报“三非”行为,对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的行为,要予以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篇5

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一)召开会议,积极宣传、动员和部署

前阶段,我们分别召开相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3次,特别是4月14日,组织全体安委会成员单位和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召开专项动员会,对今年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上安委会办公室对实施方案作了认真细致地解释,并对隐患分类分级知识和对重大隐患逐级登记备案并上报、落实整改措施和督促整改责任等制度进行教育和培训。街道分管领导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级的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和经常化、制度化、长效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

(二)迅速行动,认真开展检查、排查和督查

1、认真开展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按照市、区有关阶段性和条线工作部署,今年以来我们分别发动安委会成员单位进行安全大检查3次、专项安全检查6次,主要对生产经营企业、人员密集场所、道路交通运输、山林防火、建筑拆迁工地、食品行业等单位和场所的安全管理情况和现场设施、设备的安全情况进行排查;另外,还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燃气行业、烟花爆竹销售点、化工企业、铸(锻)造行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消防安全等重点单位和场所进行专项安全检查。雪灾期间组织对建筑物质量特别是标房和市场的钢结构彩钢板顶和危旧设施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和整改;3-4月份,分别组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1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隐患专项排查2次,共发动344家单位和场所进行自查自改,各社区和条线排查企事业单位252家,共发现各类隐患462条,当场责令企业整改一般隐患452条,整改率97.3%,其中火灾隐患304条,当场责令企业整改一般隐患257条,整改率84.5%、特种设备事故隐患12条、当场整改7条,整改率58%。同时还进行化工生产专项整治检查1次,检查单位16家次;铸(锻)造行业专项整治检查1次,检查单位6家次,建筑行业专项整治检查1次,检查单位32家次。通过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我们从中发现了本级督办较大等级以上事故隐患24家(处),针对以上隐患,我们都开出了整改指令书,责令主体单位及时整改。

2、深入发动主体单位自查自改。为了进一步落实主体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的责任,我们于5月初,统一向生产经营单位印发了国家安全总局第16号令和文共900多份,就主体单位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三项制度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等级划分判断等知识进行发动和宣传教育。并要求企业每月执行自查自改行动结果报告制度。通过下基层召开专题宣讲会,实地积极指导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改,提高自身消除隐患的能力和本质安全。5月份,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171家,自查率65.7%,查出各类隐患260条,短期内整改到位242条,自改率93%。共投入整改资金17.497万元。

3、认真开展督查,确保排查工作质量和整改效果。我们制定了街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查制度,每月定期对社区和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促检查主体单位工作开展和措施落实,特别放在重大隐患的整改跟踪上,避免产生活动走过场、应付塞责、短期行为等不良现象,努力确保活动能顺利、有效、持久地开展。

(三)落实措施,加强隐患整改、督促和跟踪

针对危险等级较高的隐患,我们进行了备案登记,并积极组织和协调相关安委会成员单位进行联合执法,落实整改整治措施,督促主体单位和业主整改,及时消除各类隐患。目前,24条本级督办较大事故隐患已整改、整治到位15条,整改整治率为62.5%,它们分别是:整改销案易由自然灾害引发建筑物质量安全隐患10处、无证或超期年检特种设备隐患2条、电力设施隐患1条、门面房“三合一”场所2处。另有9条较大事故隐患正在继续整改中,它们分别是:“三合一”场所和消防设施隐患2家、化工企业专项整治隐患单位2家、无证或超期年检特种设备隐患5处。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主体企事业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意识普遍不够强、措施不够力。在5月份上报的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登记汇总表情况来看,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查率位65.7%;其中,有18.7%的企业排查结果无隐患;对于较大等级以上隐患企业自身不可能自报家门,主动接受上级执法部门的查处,只能靠执法检查来发现和整治。

2、各级条线相关工作组织行动欠统一,造成块上工作重复、无头绪。建议:在区安委会办公室统一协调下按区总体方案分条线实施,扎实推进。

3、本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行动速度和效果不一,影响街道安委会办公室统计和督查协调工作进度。

由此看来,要推进这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能把工作责任过分依赖于主体单位的“自查自改”上,而要依靠各级监管部门把工作重心集中在较大等级以上事故隐患的排查发现和督促整改整治上。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和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提高全社会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要性和责任感的认识。主要抓好三点:

1、继续深入社区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题宣讲活动,提高街道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2、建议区局在组织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的资格培训时,单独设置一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业知识课程。

3、通过“安全生产月”宣教活动,着重向全社会宣传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专业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参与隐患排查和整治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加大排查、督查力度:特别要针对“无隐患”条线和单位隐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检查。强化考核手段,使工作在广度和深度再向前推进一步。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篇6

从源头上杜绝重特大公共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事故发生,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为实现“争五冲百”宏伟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排点及职责分工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监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针对我区公共安全形势,本次公共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活动重点有五项:

一是工业公司负责对非煤矿山、工业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建材、铁路道口等行业和领域的隐患进行排查,主要包括非煤矿山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是否按设计开采;危险化学品是否按规程操作,电火源管理是否到位,是否按要求生产、储存,是否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冶金、建材等工业企业是否符合作业标准;铁路道口是否设置警示标志等。

二是公安派出所负责对爆炸物品、消防、治安、公共场所、交通车辆等隐患进行排查。主要包括危爆物品使用、储存、运输情况;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公共场所消防事故隐患情况;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等设施情况;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安全驾驶和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情况;生产经营、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个人的安全隐患情况;企业、金融系统、学校的安全隐患情况等。

三是教育办负责对学校、幼儿园校舍、教学设施、饮食卫生及周边环境等隐患进行排查。主要包括中小学校舍安全、危房整改与消防,在校学生的交通、消防、森林防火、防毒、饮食卫生等安全知识教育和监督管理情况;理化试验、化学危险品等安全管理及文化娱乐活动设施安全情况;校内学生饮食的卫生检疫情况;校办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情况。

四是土地办和林水站负责对建筑施工现场、房屋拆迁、城市供水、公共交通、液化石油气及防汛等隐患进行排查。城市供水水源防护及供水设施运行等情况;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资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设施设备安全技术性能等情况;城区防汛工作检修、防汛物资储备及防汛队伍组建等情况。

五是交通站负责对道路运输、水上交通、运输车辆等隐患进行排查,主要包括岭区、弯道、险工险段、病险桥梁和易发生水毁路段情况;司乘人员持证上岗、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超限、超载等情况;水上驾驶员持证上岗、渡口设施、渡船安全技术性能及救生设施配套情况。其它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搞好本行业管理范围内的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三、排查时限

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筹备动员阶段:召开全区大会,部署公共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活动;制定方案;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宣传活动。

(二)排查整改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主要任务是各部门将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情况上报区政府,区政府抽调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四、排查方式

(一)区领导亲自领导,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开展地毯式检查,不留一处死角,不漏一个隐患,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跟踪督促隐患整改情况,直至隐患彻底整改完毕。

(二)对难以确认和不能立即排除的事故隐患,按省有关事故隐患评估的规定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制定整改方案。

(三)对排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能整改的要责令相关单位立即整改,对一时不能整改的事故隐患,在整改期间,要采取死看死守,制定防护措施和落实隐患监护责任人的方式,督促其在短时间内予以彻底整改。

(四)对历史形成的事故隐患,要采取边报告、边防范和边治理的方式,对隐患实施有效监控,防止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二)深入排查隐患,坚决防止走过场或查而不实和整改不彻底等问题发生,区政府及时协调解决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篇7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的前夕,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经验交流会暨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交流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经验,部署奥运会期间暨第三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刚才,河源、肇庆两市政府以及省公安厅、省建设厅分别介绍了今年以来本地区、本部门在“隐患治理年”活动中结合实际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经验做法,都讲得很好。建辉同志代表省安委会通报分析了今年以来全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百日督查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做好北京奥运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了很好的建议,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年是国务院安委会确定的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隐患治理,扎实开展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有效地消除了一批事故隐患,确保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继续稳定好转。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安委办根据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在今年2月印发了《广东省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方案》。省、市、县三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成立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和推动“隐患治理年”各项活动的开展。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把隐患排查治理与本地区、本系统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周密部署,特别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使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得以扎实推进。二是密切协调配合。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的总体目标,省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突出重点,明确措施,各负其责、分口把关,同时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整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安委办牵头、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各地、各相关部门在动员部署的基础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方式,开展了“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的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活动,营造排查整改隐患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安委会的“4个百分百”(即:“省督查市达到100%,市督查县达到100%,县对乡镇(街道)督查达到100%,企业自查隐患达到100%”)的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在隐患排查治理期间,一些地区和企业主动进行隐患排查,自觉落实整改措施。四是严格执法。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做到严格执法,特别是对公众聚集场所、“三小”场所、废品回收加工所、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等重点行业的无证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对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群众反映强烈的无照经营行为坚决予以取缔。五是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总结经验,建章立制,推动我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这些措施确保了“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趋好。上半年,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22169起,死亡3835人,受伤23276人,直接经济损失17356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8.6%、16.0%、19.0%和18.4%,继续保持我省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的抓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措施是得力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事故隐患仍大量存在,安全生产状况还不够稳定。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区事故死亡人数和较大以上事故出现了较大反弹。今年1—6月份,全省共发生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79起,死亡297人,同比多发生14起,多死亡68人,分别上升21.5%和29.7%。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共发生2起,死亡27人,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多4人,同比上升17.4%。从较大以上事故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看,全省有12个市超出较大以上事故控制指标进度,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完成全年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作,事关民生、事关发展、事关和谐。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国务院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同时还派出督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握新形势、新情况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对我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特别是当前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确保北京奥运会安全顺利举办的重要保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在即。最近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把安全生产工作与维稳、反恐、等工作同时研究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在7月4日召开的全省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坚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件;做好关系民生的重要设施的安全防范,防患于未然,确保万无一失;广泛开展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应对能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当务之急就是继续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做好北京奥运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二、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

针对当前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重要抓手,采取更有力措施控制事故总量,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巩固成果,继续将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推向深入。我省前一阶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近4个月的时间内,全省共排查出一般隐患742754项,已整改680022项,整改率为91.6%;排查出重大隐患2113项,已整改1310项,整改率为62%;列入治理计划的515项重大隐患已落实整改资金14508.7万元。实践证明,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不断减少事故总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实际和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再认识,再部署,再落实,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一是要总结分析,对症下药。近期各地、各部门要结合第三季度防范重特大事故召开专题会议,对前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百日督查行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部署,狠抓落实。二是要真督实查,扎实推进。按照我省“隐患治理年”和“百日督查”的有关活动方案,百日督查行动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但“隐患治理年”各项活动尚未结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组织好督查排查,不断提高督查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全省派出的综合督查组和专业督查组要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推进百日督查活动深入开展。省安委会组成的7个督查组7月底还要对所督查的市、县进行“回头看”,确保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整改到位。

(二)强化责任,继续在落实安生全产工作责任制上下功夫。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按照要求承担的主要监管任务是全面排查和整改在打击“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实施和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但是,从督查组反馈的意见看,目前还有部分地区和部门思想认识和工作措施还没真正到位,表现在“三非”问题排查不深入,打击取缔不彻底,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不得力。根据汇总的情况看,到目前为止,全省除深圳市外,大部分市掌握的“三非”现象普遍较少。同时,个别地方对去年以来发生的事故没有依法及时开展调查,责任追究落实也不到位。从检查企业的情况看,全省到目前已检查213万多家企业,发现隐患74万多起,其中重大隐患2113起,但检查的企业和发现的隐患一半以上都是深圳市上报的,这也说明其它地级以上市和部门没有按照“100%”的要求对企业进行检查,隐患排查不深入,特别是对重大隐患习以为常,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查自身履行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下半年,省要重点检查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打击“三非”、落实治本之策的情况。希望各地、各相关部门抓紧对照检查,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树好榜样,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

(三)强化整改,继续在提高隐患整改率上下功夫。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继续组织和督导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的同时,重点强化整改,提高隐患整改率。一是对已排查出来但尚未完成整改的一般隐患,要全部下达隐患整改指令书,限期完成整改。二是对所有尚未完成整改的重大隐患,必须全部挂牌督办,落实相关责任人跟踪督办,限期整改到位;对一些涉及面较宽,一时难以完成整改的重大隐患,如安全距离不足化工企业的搬迁、重大危桥路段整治等,各有关市县和省直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力争在有关政策上给予支持,促进这些隐患尽早根治。三是对确实无法整改的重大隐患要立即采取强力措施予以关闭。无法立即关闭的,所在地政府要研究对策,确定整改期限、整改责任和防范措施。此外,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前或整改中,对无法保证安全的事故隐患,要责令业主停产或停止使用,以确保安全。

(四)创新机制,继续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地推进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效能。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中除按照省的要求,建立重大隐患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制度外,还结合地方和行业实际,解放思想,致力于探索有效的安全监管模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深圳市建立了隐患排查网格化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安全管理网格化制度,分解细化全市各区、各部门网格化管理任务,实行包干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监管对象,实现了安全监管工作的无缝衔接。*市各镇(街道)都成立了镇长(街道办)主任亲自担任队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队和村(居)委会主任任队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巡查队,并在全省率先制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不力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这些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和机制卓有成效,值得肯定和推广,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综合运用好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三、加强监管监察,全力以赴做好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承办奥运是中华民族百年的梦想和期盼。随着北京奥运会脚步的临近,做好奥运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是摆在各级、各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做好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省不发生有严重影响的群死群伤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全省不发生有严重影响的群死群伤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的工作目标,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任务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办、亲自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分管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直接领导责任,结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认真总结分析前段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准薄弱环节,切实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要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作为检验干部政治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对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因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造成事故的,或者在所辖地区和行业发生严重影响的群死群伤安全事故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视情节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二是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继续发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好作风,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关键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解决问题的成效也体现在基层,把主要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基层,特别是要深入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场所,督促指导基层深入细致地排查治理隐患,解决突出问题;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要强化执法,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严格执法,严防死守。安全监管部门重点严控非煤矿山和危化品事故;公安部门要严防涉爆、交通和火灾事故;建设部门要加强以防高处坠落、防建筑起重机械事故、防火、防电及防雨季施工坍塌等为重点内容的建筑施工事故;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各类交通工具的安检,严防交通安全事故。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奥运和暑假期间,将会有大量的外省籍营运车辆进入广东,外省籍营运车辆在广东境内疲劳驾驶、超速驾驶等违章现象严重,且不服从处理,造成交通事故多发。对此交警和交通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外省籍运营车辆尤其是客运车辆的监管与防控,遏制违章行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其它部门也要按照职能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保证不发生事故。总之,无论那个地区、那个行业都要在重要环节、具体细节上抓落实,在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上抓落实,抓住关键,细之又细,一抓到底。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隐患整改。隐患不除,事故难绝。目前全省在前段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整改率虽然达到91.6%,但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只有62.7%。对此,各地、各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采取铁的手腕、铁的面孔、铁的标准整改事故隐患,要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对尚未整改的重大隐患,要逐条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落实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对正在整改过程中的隐患和问题,要采取严密的监控防范措施,严防隐患酿成事故。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许可工作,对存在事故隐患,尤其是重大事故隐患尚未完成整改验收的企业一律不予许可。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从现在开始到9月底,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信息渠道畅通。负责安全生产的同志更要坚守岗位,协调、指挥、处理好各项安全生产事务。对于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造成事故或者迟报、瞒报、漏报事故的,将坚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各级要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所有的应急装备器材完好率要达到100%,各种消耗器材配备充足,个体防护装备要按实战要求配齐、配全。奥运会前后,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一律不准休假,24小时值守待命,关键时刻立即拉得出、打得赢,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安全事故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篇8

第二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段。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是指在一条道路上,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或者特征与该道路其他正常位置相比明显突出的某些地点或者路段。

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段是指在山岭重丘区公路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临岩等危险点段以及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公路损毁,难以保证车辆正常通行,危及行车安全的某一地点和某一路段。

第三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属地监管、综合监管、专业监管、行业主管相结合的原则,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监管责任,以属地监管和专业监管、行业主管为主。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财政、交通运输、建设、安监、公路、公安交警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协调委员会(以下简称协调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相关事务。各县区也要成立协调委员会,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

第四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职责:

(一)县区人民政府是当地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责任主体,总体负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组织协调和资金筹措等工作,对重点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整治进行挂牌督办。

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县区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组织、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职责,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及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市、县区协调委员会负责组织成员单位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进行会审,研究制定整治方案,计划安排项目立项,落实责任部门,组织检查验收。

(三)县区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提出需整治的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并将详细资料按程序报同级协调委员会会审。

(四)市、县区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管辖道路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

(五)市、县区公路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管辖道路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

(六)市、县区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

(七)市、县区安监部门负责对本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督查,重点公路危险路段整治工作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进行挂牌督办。

(八)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乡村道路,应组织力量进行进行日常管理和养护,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

(九)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五条排查内容:

(一)低于规定标准或符合规定标准但叠加、连续使用极限值设计的公路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路段;

(二)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安全防护设施缺失以及设计、渠化不合理的道路平交路口;

(三)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特别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置及限速值设定,国、省道平交路口指示、让行标志,弯、坡及通村过镇等人口聚集区路段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四)农村公路特别是乡村道路线形未与路面同步改造、安全设施缺失以及事故多发点段;

(五)城市道路交通渠划、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以及行人过街设施缺失等点段。停车位等标线设置是否合理;机动车辆停车场是否配建到位等。

(六)新建、改建的道路投入使用后存在事故频发路段的排查以及道路配套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排查。

第六条县区协调委员会分年度制定整治计划,每年第一季度,由县区公安交警部门牵头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收集隐患路段交通事故数据、公路技术参数和道路基础设施资料,提出治理意见、建议,报同级协调委员会;协调委员会根据排查资料和提出的治理意见、建议,召集成员单位按照《危险路段排查指南》进行研究、论证,确定治理等级,制定整治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确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按照各行业或部门渠道逐级上报。

县区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应将收集的隐患路段交通事故数据、公路技术参数和道路基础设施资料、制定的整治计划报市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第七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筹措。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在每年的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专项用于非经营性公路危险路段的排查整治。按照公路管理权限,具体由交通运输、公路、建设部门提出具体整治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协调安排。

第八条经营性公路危险路段和安全隐患整治立项计划,由各级公路经营投资公司或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制定并出资整治。

第九条非经营性国道、省道公路危险路段和安全隐患整治立项计划由该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制定,并按照权限逐级上报审批、出资整治。

第十条城市道路危险路段和安全隐患整治立项计划由建设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

第十一条县乡及乡村公路危险路段和安全隐患整治立项计划由交通运输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各级协调委员会应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整治计划,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实用高效”的原则,由该道路安全隐患点段所在县区协调委员会分解落实整治任务,督促治理责任部门组织实施、限期治理。

第十三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责任单位或者公路经营管理机构应在整治项目完成后,及时报请同级协调委员会组织工程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整治工作完成情况、工程措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措施等。

验收合格后形成验收报告报同级人民政府并报上级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备案;验收不合格的责成该部门限期治理。

第十四条对不认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职责或者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单位,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道路交通安全协调机构将组成调查组,进行责任倒查;对查证属实并负有责任的领导和责任人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一)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不力、制度不落实,受到上级领导批评、新闻媒体曝光的;

(二)对应该排查出来的隐患没有排查出来,导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

(三)对排查出来的隐患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

(四)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其他严重失职、渎职问题的。

上一篇:防止校园欺凌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下一篇:扶贫工作个人年终总结范文